高粱精量沟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169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3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粱精量沟播机,属于沟播机,其结构包括机架、集种箱、地轮和牵引架,集种箱内设置有多个隔离仓板,将集种箱分成多个种仓,每个种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种器,每个分种器分别通过分种器链轮与地轮链轮相连,多个地轮链轮分别设置在一根地轮轴上,地轮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地轮和右地轮相连,分种器的下部设置有开沟器,每个分种器的后部分别设置有镇压轮;每个分种器分别包括分种盒、隔离盘、分种转盘、转轴、播种管和送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高粱播种精度,而且能够完成一粒、两粒等间隔要求,每个分种器单独设置驱动,可以随时更换;开沟器把表层土壤推到两侧形成地垄,降低沟底的盐分含量,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高粱精量沟播机,属于沟播机,其结构包括机架、集种箱、地轮和牵引架,集种箱内设置有多个隔离仓板,将集种箱分成多个种仓,每个种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种器,每个分种器分别通过分种器链轮与地轮链轮相连,多个地轮链轮分别设置在一根地轮轴上,地轮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地轮和右地轮相连,分种器的下部设置有开沟器,每个分种器的后部分别设置有镇压轮;每个分种器分别包括分种盒、隔离盘、分种转盘、转轴、播种管和送种装置。本技术具有提高高粱播种精度,而且能够完成一粒、两粒等间隔要求,每个分种器单独设置驱动,可以随时更换;开沟器把表层土壤推到两侧形成地垄,降低沟底的盐分含量,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专利说明】高粱精量沟播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沟播机,尤其是一种盐碱地高粱精量沟播机。
技术介绍
目前高粱的播种大多采用通用机械进行播种,分种盘采用轴向空穴的方式,这种分种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是精度欠缺,有时会出现空缺现象,给播种的精度造成影响。目前的播种机由于是定穴或窝眼轮方式来完成的排种,虽然可以通过改变排种速度来提高播种密度,但不能改变播种粒数,播种盘是串接到一根轴上,不好随时进行更换。另外盐碱地由于水分的蒸腾作用土壤表层有返盐的特性,因此土壤表层的盐碱含量相对较高,降低了高粱的出苗率和出苗质量。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盐碱地高粱精量沟播机,该高粱精量沟播机具有提高高粱播种精度,而且能够根据播种需求,完成一粒、两粒等间隔要求,每个分种器单独设置驱动,可以随时进行更换;开沟器把表层土壤推到两侧形成地垄,从而降低沟底的盐分含量,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机架、集种箱、地轮和牵引架,所述的集种箱设置在机架的上部,牵引架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地轮设置在机架的下部,所述的地轮包括左地轮和右地轮,所述的集种箱内设置有多个隔离仓板,所述的多个隔离仓板将集种箱分成多个种仓,每个种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种器,所述的每个分种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种器链轮,所述的每个分种器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地轮链轮相连,所述的地轮链轮与分种器链轮个数相同,所述的多个地轮链轮分别设置在一根地轮轴上,所述的地轮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地轮和右地轮相连,所述的分种器的下部设置有开沟器,所述的每个分种器的后部分别设置有镇压轮;所述的每个分种器分别包括分种盒、隔离盘、分种转盘、转轴、播种管和送种装置,所述的分种盒设有横向的圆柱状内腔;所述的隔离盘固定设置在分种盒的内腔中,将分种盒的内腔沿轴向隔离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隔离盘的顶部设有连通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的送种通道;所述的分种转盘位于所述的第一空间内,分种转盘的一个端面与隔离盘端面贴合,分种转盘的另一个端面与分种盒内端面贴合;分种转盘上绕自身轴线圆周均布有多个分种部件;所述分种部件设有一种子通道;种子通道的一端为种子进端,另一端为种子出端;种子通道内由种子进端向种子出端连续的逐渐倾斜,且种子进端至分种转盘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种子出端至分种转盘轴线的垂直距离;且所述种子出端至分种转盘轴线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送种通道至隔离盘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的转轴与圆柱状内腔、分种转盘同轴线设置,分种转盘固装在所述转轴上,转轴与位于分种盒外的分种器链轮连接;所述分种盒内第二空间底部设有出种口且该出种口连接位于分种盒外的播种管;所述分种盒内第一空间底部设有进种口 ;所述进种口至分种盒轴线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分种部件的种子进端至分种转盘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分种盒外设有与所述进种口连通的送种装置。所述的第二空间内设有一储种盘;该储种盘固装在所述的转轴上;转轴穿过所述隔离盘;储种盘的一个端面与所述隔离盘端面贴合;储种盘绕自身轴线圆周均布有多个储种凹槽,储种凹槽至储种盘轴线的垂直距离等于隔离盘上送种通道至隔离盘轴线的垂直距离;储种凹槽在储种盘圆周方向上的外端设有出种开口,所述分种盒的出种口与该出种开口在圆柱状内腔轴向上的位置相同。所述分种转盘包括一种均距均孔式分种转盘和一种均距大小孔式分种转盘;所述均距均孔式分种转盘上所述种子通道的径向尺寸大小相等;所述均距大小孔式分种转盘上所述种子通道的径向尺寸大小设有两种规格,且两种规格的种子通道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送种装置包括集种盒、落种管,所述分种盒的进种口与落种管的底端连通,所述集种盒位于落种管的顶端且两者相通。所述的隔离仓板为3个,沿集种箱均匀设置;所述的分种器为4个。本技术的高粱精量沟播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提高高粱实验中播种精度准确,而且能够根据实验需求,完成一粒、两粒等间隔实验要求;每个分种器单独设置驱动,可以随时进行更换;实现在同速、同距播种机运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播种盘自身,实现不同的播种量、不同的播种间距,满足种子的对比试验要求;减少了种子在种盒中,分种器与种盒对种子的挤压和强力摩擦,增加了种子的品质,同时减少利用毛刷作为挡种器,有效解决了由于毛刷摩损对种子的分种产生的误差问题等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高粱精量沟播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高粱精量沟播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高粱精量沟播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分种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均距均孔式分种转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均距大小孔式分种转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分种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储种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分种转盘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隔离仓板,2、集种箱,3、分种器,4、牵引架,5、右地轮,6、开沟器,7、地轮轴,8、分种器链轮,9、链条,10、地轮链轮,11、镇压轮,12、左地轮,13、机架,14、集种盒,15、落种管,16、分种盒,17、进种口,18、出种口,19、分种转盘,20、分种部件,21、种子通道,22、种子进端,23、种子出端,24、隔离盘,25、送种通道,26、转轴,27、播种管,28、储种盘,29、储种凹槽,30、出种开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10对本技术的高粱精量沟播机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本技术的高粱精量沟播机,其结构包括机架13、集种箱2、地轮和牵引架4,所述的集种箱2设置在机架13的上部,牵引架4设置在机架13的前侧,地轮设置在机架13的下部,所述的地轮包括左地轮12和右地轮5,所述的集种箱2内设置有多个隔离仓板I,所述的多个隔离仓板I将集种箱2分成多个种仓,每个种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种器3,所述的每个分种器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种器链轮8,所述的每个分种器链轮8分别通过链条9与地轮链轮10相连,所述的地轮链轮10与分种器链轮8个数相同,所述的多个地轮链轮10分别设置在一根地轮轴7上,所述的地轮轴7的两端分别与左地轮12和右地轮5相连,所述的分种器3的下部设置有开沟器6,所述的每个分种器3的后部分别设置有镇压轮11 ;所述的每个分种器3分别包括分种盒16、隔离盘24、分种转盘19、转轴26、播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粱精量沟播机,包括机架、集种箱、地轮和牵引架,所述的集种箱设置在机架的上部,牵引架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地轮设置在机架的下部,所述的地轮包括左地轮和右地轮,其特征是:所述的集种箱内设置有多个隔离仓板,所述的多个隔离仓板将集种箱分成多个种仓,每个种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种器,所述的每个分种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种器链轮,所述的每个分种器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地轮链轮相连,所述的地轮链轮与分种器链轮个数相同,所述的多个地轮链轮分别设置在一根地轮轴上,所述的地轮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地轮和右地轮相连,所述的分种器的下部设置有开沟器,所述的每个分种器的后部分别设置有镇压轮;所述的每个分种器分别包括分种盒、隔离盘、分种转盘、转轴、播种管和送种装置,所述的分种盒设有横向的圆柱状内腔;所述的隔离盘固定设置在分种盒的内腔中,将分种盒的内腔沿轴向隔离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隔离盘的顶部设有连通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的送种通道;所述的分种转盘位于所述的第一空间内,分种转盘的一个端面与隔离盘端面贴合,分种转盘的另一个端面与分种盒内端面贴合;分种转盘上绕自身轴线圆周均布有多个分种部件;所述分种部件设有一种子通道;种子通道的一端为种子进端,另一端为种子出端;种子通道内由种子进端向种子出端连续的逐渐倾斜,且种子进端至分种转盘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种子出端至分种转盘轴线的垂直距离;且所述种子出端至分种转盘轴线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送种通道至隔离盘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的转轴与圆柱状内腔、分种转盘同轴线设置,分种转盘固装在所述转轴上,转轴与位于分种盒外的分种器链轮连接; 所述分种盒内第二空间底部设有出种口且该出种口连接位于分种盒外的播种管;所述分种盒内第一空间底部设有进种口;所述进种口至分种盒轴线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分种部件的种子进端至分种转盘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分种盒外设有与所述进种口连通的送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宾王海莲管延安张华文陈二影秦岭杨延兵刘灵艳汝医陈桂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