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金雄专利>正文

印刷机贴版胴调整固定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10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机贴版胴调整固定器改良结构,属于印刷机械领域。特征是:在胴版中穿孔的两端分别形成锥孔部;在外杆一端设有外螺纹,有一固定环穿过内杆,以固定环之内螺纹与外杆相接,同时固定环内端形成锥面,以靠在版胴一端之锥孔处,在相对于版胴另一端锥孔处之外杆有一具锥面之突部抵住,即以外杆带动版胴转动。无需研磨加工,组装、装配及拆解均简易;降低成本与更替性,省时省工,促进生产,减少耗损。(*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特别是涉及印刷机贴版胴调整器改良结构,属于印刷机械领域。常见的轮转式商标印刷机贴版胴调整固定器,如图4、5所示,具有内杆4与外杆3及一版胴1,内杆长于外杆,内杆一端接传动装置,另一端接控制装置,内杆与外杆为同心轴,它们以键41相连,外杆穿于版胴1中直通孔17,版胴中有一穿孔,由于版胴中直通孔之内径相同于外杆3之外径,也系同心装置,其间无公差,方能紧密接合,于是必须实施版胴与外杆两者之精密研磨加工,要求相当高的精度,方能紧密配合,通常版胴都是铝合金,为求达成真园度,需要对版胴与外杆施以高精密之加工,浪费加工时间及制造成本,另外也增加整组装配与更替时之困难度,因为是无公差之配合,故外杆穿越困难,一般均控制让版胴的内径比外杆之外径大0.01mm,也就是俗称的一条,如此,已经很难组合,必需使用塑胶榔头敲锤入,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但是,一台商标印刷机之贴版胴依大小尺寸与规格至少有八十几种,而内外杆才配置有数套,必需更替使用。首先,经常拆装更替,会产生摩擦损失,而长久使用更会产生磨损,若外径公差大于0.01mm,外杆轴面与版胴间即有摇晃之情形,于是由版胴一端的数螺孔19相对锁入螺丝18固定于外杆轴面上,使版胴与外杆结合成一体,由内杆同时带动外杆与版胴转动,以贴于版胴表面之印刷版展开印刷工作,这种结构已被实施使用数年之久了,都无人进行改良,无形中加重了制造者与使用者的负担,除了成本高,更替、维修不易外,制造也相当困难,又需利用螺丝锁固,也不容易对正,必会产生公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贴版胴调整固定器改良结构,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各种缺点,达到解决加工装配、组装、拆解等各种现存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版胴中穿孔的两端分别形成向内缩的锥孔部,在外杆一端设有外螺纹,另设有一固定环,固定环穿过内杆,固定杆的内面设有内螺纹,以固定环内螺纹与外杆外螺纹相接,固定环内侧端形成向外缩的锥面,锥面的斜度相对于版胴之锥孔部,使锥面靠在版胴一端之锥孔处,在版胴另一端锥孔处相对应的外杆连设有一突部,该突部具一向固定环方向缩的锥面,让突部锥面抵靠于锥孔处,当版胴套于外杆上时,即借突部与固定环夹合版胴轴心。本技术的优点如下固定版胴以斜锥面解决两元件接合之公差问题,减少加工的范围,更无需研磨加工,组装更简单,装配更容易,拆解也很容易,既可保持原有的精度,又大大降低成本与更替性,省时、省工,可以促进生产,也减少机械元件的损耗。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A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1B为本技术的另一侧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组合示意图附图中标号的说明1---版胴11---穿孔12、13---锥孔部17--直通孔 18---螺丝19-------螺孔2---外杆21---外螺纹 22-------突部23--锥面3---固定环 31---内螺纹 32-------锥面4---内杆41---键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在版胴1中穿孔11之两端分别形成向内缩的锥孔部12、13,版胴1即很容易套入外杆2,在外杆2一端设有外螺纹21,另设有固定环3,固定环3穿过内杆4,固定环3的内面设有内螺纹31,以固定环内螺纹与外杆2之外螺纹21相接,另将固定环3内侧端形成向外缩的锥面32,锥面的斜度相对于版胴的锥孔部,使锥面32靠在版胴1一端的锥孔12处,在版胴1另一端锥孔13处相对应的外杆2连设有一具突部22,该突部具有一向固定环3方向缩的锥面,该突部锥面抵靠在锥孔13处,锥面23为向固定环3方向缩,组装时,先以突部22套于外杆上,抵住版胴1之一端,再锁入固定环3于版胴1另一端,固定环3于版胴另一端,当版胴套在外杆2上,即借突部与固定环3夹合版胴1轴心,以外杆2带动版胴1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机贴版胴调整固定器改良结构,具有内杆、外杆及一版胴,内杆长于外杆,内杆一端接传动装置,另一端接控制装置,内杆与外杆为同心轴两杆间以键相连,版胴中有一穿孔,外杆与版胴亦为同心设置,其特征在于在版胴中穿孔的两端分别形成向内缩的锥孔部,在外杆一端设有外螺纹,另设有一固定环,固定环穿过内杆,固定环的内面设有内螺纹,以固定环内螺纹与外杆外螺纹相接,固定环内侧端形成向外缩的锥面,锥面的斜度相对于版胴之锥孔部,使锥面靠在版胴一端之锥孔处,在版胴另一端锥孔处相对应的外杆连设有一突部,该突部具一向固定环方向缩的锥面,让突部锥面抵靠在锥孔处,当版胴套于外杆上时,即借突部与固定环夹合版胴轴心。专利摘要一种印刷机贴版胴调整固定器改良结构,属于印刷机械领域。特征是:在胴版中穿孔的两端分别形成锥孔部;在外杆一端设有外螺纹,有一固定环穿过内杆,以固定环之内螺纹与外杆相接,同时固定环内端形成锥面,以靠在版胴一端之锥孔处,在相对于版胴另一端锥孔处之外杆有一具锥面之突部抵住,即以外杆带动版胴转动。无需研磨加工,组装、装配及拆解均简易;降低成本与更替性,省时省工,促进生产,减少耗损。文档编号B41F27/06GK2309222SQ97235180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罗金雄 申请人:罗金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机贴版胴调整固定器改良结构,具有内杆、外杆及一版胴,内杆长于外杆,内杆一端接传动装置,另一端接控制装置,内杆与外杆为同心轴两杆间以键相连,版胴中有一穿孔,外杆与版胴亦为同心设置,其特征在于:在版胴中穿孔的两端分别形成向内缩的锥孔 部,在外杆一端设有外螺纹,另设有一固定环,固定环穿过内杆,固定环的内面设有内螺纹,以固定环内螺纹与外杆外螺纹相接,固定环内侧端形成向外缩的锥面,锥面的斜度相对于版胴之锥孔部,使锥面靠在版胴一端之锥孔处,在版胴另一端锥孔处相对应的外杆连设有一突部,该突部具一向固定环方向缩的锥面,让突部锥面抵靠在锥孔处,当版胴套于外杆上时,即借突部与固定环夹合版胴轴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雄
申请(专利权)人:罗金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