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摇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060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3 18:00
一种自动化摇篮,包括睡篮,睡篮的一端通过固定吊绳固定于横轴上,另一端通过移动吊绳固定于滑块上,睡篮上位于婴儿枕部位置处设置有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的控制端接往复电机,往复电机接滑块,根据单片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带动滑块在横轴上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声音传感器采集婴儿啼哭声,带动摇篮晃动,电机带动摇晃的过程比较轻柔,也不会产生响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化摇篮,包括睡篮,睡篮的一端通过固定吊绳固定于横轴上,另一端通过移动吊绳固定于滑块上,睡篮上位于婴儿枕部位置处设置有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的控制端接往复电机,往复电机接滑块,根据单片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带动滑块在横轴上往复运动,本技术利用声音传感器采集婴儿啼哭声,带动摇篮晃动,电机带动摇晃的过程比较轻柔,也不会产生响声。【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化摇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摇篮。
技术介绍
摇篮是可摇动的婴儿卧具。婴儿睡在上面会很舒服。目前的摇篮多靠人工摇动,不够智能。中国专利201320017877.2公开了一种智能婴儿摇篮,利用电动方式来使摇篮摇动,其通过连接杆连接到轴套上,摇动过程比较硬,且轴套在转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不够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摇篮,摇动轻柔无声,非常实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摇篮,包括睡篮1,睡篮I的一端通过固定吊绳8固定于横轴5上,另一端通过移动吊绳2固定于滑块3上,睡篮I上位于婴儿枕部位置处设置有声音传感器7,声音传感器7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的控制端接往复电机,往复电机接滑块3,根据单片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带动滑块3在横轴5上往复运动。所述横轴5上设置有左挡块6和右挡块4,滑块3位于左挡块6和右挡块4之间,由左挡块6和右挡块4对其进行限位。本技术利用声音传感器采集婴儿啼哭声,带动摇篮晃动,电机带动摇晃的过程比较轻柔,也不会产生响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自动化摇篮,包括睡篮1,睡篮I的一端通过固定吊绳8固定于横轴5上,另一端通过移动吊绳2固定于滑块3上,滑块3能够在横轴5上往复运动。同时横轴5上设置有左挡块6和右挡块4,滑块3位于左挡块6和右挡块4之间,由左挡块6和右挡块4对其进行限位。在睡篮I上位于婴儿枕部位置处设置有声音传感器7,用于采集婴儿的啼哭声音信号。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婴儿在睡篮I中,当其入睡后,打开智能控制系统。如果其发出哭声,则声音传感器7采集到该声音信号,并传输至单片机中,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启动往复电机,带动其连接的滑块3在左挡块6和右挡块4之间做往复运动,使得摇篮I进行由节奏的晃动,给婴儿以安全感和舒适感。【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化摇篮,包括睡篮(1),其特征在于,睡篮(I)的一端通过固定吊绳(8)固定于横轴(5)上,另一端通过移动吊绳(2)固定于滑块(3)上,睡篮(I)上位于婴儿枕部位置处设置有声音传感器(7),声音传感器(7)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的控制端接往复电机,往复电机接滑块(3),根据单片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带动滑块(3)在横轴(5)上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5)上设置有左挡块(6)和右挡块(4),滑块(3)位于左挡块(6)和右挡块(4)之间,由左挡块(6)和右挡块(4)对其进行限位。【文档编号】A47D9/02GK203633851SQ201320703284【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0日 【专利技术者】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河南豫泰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摇篮,包括睡篮(1),其特征在于,睡篮(1)的一端通过固定吊绳(8)固定于横轴(5)上,另一端通过移动吊绳(2)固定于滑块(3)上,睡篮(1)上位于婴儿枕部位置处设置有声音传感器(7),声音传感器(7)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的控制端接往复电机,往复电机接滑块(3),根据单片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带动滑块(3)在横轴(5)上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泰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