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2329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2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灯具,其包括光源、光源固定件及灯壳,光源包括发光部及灯座,发光部固定于灯座上,灯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极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两个电极及两个第一卡合部环绕灯座设置,且电极及第一卡合部交替设置,电极为圆形凸起或凹陷结构,第一卡合部为箭头形状的凸起或凹陷结构,光源固定件套设于灯座上,光源固定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连接触点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合部,两个电连接触点分别与两个电极相对应,且与两个电极相卡合,两个第二卡合部分别与两个第一卡合部相对应,且与两个第一卡合部相卡合。吊装灯具通过凸起及凹陷形式配合的电连接,连接可靠、方便,同时通过T型卡合结构,实现防松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灯具,其包括光源、光源固定件及灯壳,光源包括发光部及灯座,发光部固定于灯座上,灯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极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两个电极及两个第一卡合部环绕灯座设置,且电极及第一卡合部交替设置,电极为圆形凸起或凹陷结构,第一卡合部为箭头形状的凸起或凹陷结构,光源固定件套设于灯座上,光源固定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连接触点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合部,两个电连接触点分别与两个电极相对应,且与两个电极相卡合,两个第二卡合部分别与两个第一卡合部相对应,且与两个第一卡合部相卡合。吊装灯具通过凸起及凹陷形式配合的电连接,连接可靠、方便,同时通过T型卡合结构,实现防松脱。【专利说明】吊装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灯具。
技术介绍
现有光源的安装结构大部分贴合形式采用螺钉固定,维修的时候极为不方便,需要通过工具将固定的螺钉拧开然后拆卸,焊接导线,然后再固定螺丝,在维护的同时容易出现第二次故障,维护成本高,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连接结构简单的吊装灯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灯具,其包括光源、光源固定件及灯壳,所述光源包括发光部及灯座,所述发光部固定于所述灯座上,所述灯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极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所述两个电极及两个第一卡合部环绕所述灯座设置,且所述电极及第一卡合部交替设置,所述电极为圆形凸起或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卡合部为箭头形状的凸起或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引导部和两个卡勾,所述引导部沿所述灯座的插拔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卡勾位于所述引导部两侧,所述两个卡勾的卡合方向背离所述发光部,所述光源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灯壳内,所述光源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灯座上,所述光源固定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连接触点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合部,所述两个电连接触点分别与所述两个电极相对应,且与所述两个电极相卡合,所述两个第二卡合部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部相对应,且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部相卡合。其中,所述电极为圆形凸起,所述第一卡合部为箭头形状的凸起结构,所述两个电连接触点为与所述两个电极相配合的凹陷,所述第二卡合部为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配合的开口槽。其中,所述灯座为圆柱形,所述灯座包括四个两两相对切平面,所述两个电极及两个第一卡合部分别形成于各所述切平面上,所述光源固定件为与所述灯座相配合的矩形套,所述两个电连接触点及两个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形成于所述光源固定件的四个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卡合部两侧分别开设一缺口。其中,所述发光部为三棱柱形,所述发光部的三个侧面上排布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为贴片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吊装灯具包括至少三个所述光源及一个反光凸台,所述至少三个光源的发光部相互平行,所述反光凸台侧面设置反光面,所述反光凸台收容于所述灯壳内,所述反光凸台的小端朝向所述吊装灯具的出光口,所述至少三个光源环绕所述反光凸台排列于所述灯壳内。其中,所述反光凸台为圆台形。其中,所述吊装灯具包括顶盖、锥形罩、撑块及吊钩,所述灯壳固定于所述顶盖上,所述锥形罩由弹性材料制成,沿所述锥形罩母线开设至少一个开口槽,所述锥形罩两端开口,所述锥形罩小端的开口固定于所述顶盖上,所述撑块收容于所述锥形罩内,且所述撑块沿所述锥形罩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锥形罩小端的开口,小于所述锥形罩大端的开口,所述顶盖对应所述锥形罩小端的开口开设通孔,所述吊钩贯穿所述通孔,并螺接于所述撑块,所述灯壳包括锥形内壁,所述锥形内壁套于所述锥形罩大端的开口,当所述撑块抵靠所述锥形罩小端时,所述锥形罩大端抵靠所述灯壳的锥形内壁,所述灯壳抵靠于所述顶盖。其中,所述吊装灯具包括弹性件,所述吊钩包括吊环、拉杆及横梁,所述吊环固定于所述拉杆一端,所述横梁垂直所述拉杆轴向,所述拉杆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并螺接于所述撑块,所述横梁及所述锥形罩位于所述顶盖两侧,所述弹性件压缩于所述横梁及所述顶盖之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吊装灯具通过凸起及凹陷形式配合的电连接,连接可靠、方便,同时通过箭头形的卡合结构,实现防松脱。【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吊装灯具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吊装灯具的光源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吊装灯具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吊装灯具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5是图1的吊装灯具的光源固定件的示意图;图6是图3的吊装灯具的V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4的吊装灯具的V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吊装灯具100,所述吊装灯具100包括光源10、光源固定件11、灯罩20、灯壳30、固定螺钉40、电路板50、电源60、撑块70、锥形罩80、顶盖90、吊钩91及弹性件92。所述灯壳30固定于所述顶盖20上,所述光源10收容于所述灯壳30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壳30的两端均为锥形。所述灯壳30包括两端的第一开口端31、第二开口端32及反光凸台33。所述第一开口端31包括锥形内壁310,所述锥形内壁310套于所述锥形罩80大端81的开口 81a。所述锥形内壁310为圆锥形。所述灯壳30抵靠于所述顶盖20,所述灯壳30的第一开口端31抵靠于所述顶盖20。所述反光凸台33侧面设置反光面33a,所述反光凸台33收容于所述灯壳30内,所述反光凸台33的小端33b朝向所述吊装灯具100的出光口 100a。所述反光凸台33为圆台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内壁310也可以是棱锥形。所述灯罩20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端3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灯罩20的开口外缘20a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端32。所述光源10固定于所述灯壳30的第二开口端3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装灯具100包括三个所述光源10。所述光源10包括发光部101及灯座102,所述发光部101固定于所述灯座102上。所述发光部101为三棱柱形,所述发光部101的三个侧面上排布发光二极管12。所述发光二极管12为贴片发光二极管。三个所述光源10的发光部101相互平行,所述三个发光部101环绕所述反光凸台33排列于所述灯壳30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10也可以包括更多光源10,所述发光二极管12也可以是柱状发光二极管。通过三个所述光源10,可产生无盲区光源,从而减少了组装的零件,及安装的工作量。所述灯座10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极102a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102b,所述两个电极102a及两个第一卡合部102b环绕所述灯座102设置,且所述电极102a及第一卡合部102b交替设置,所述电极102a为圆形凸起结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座102为圆柱形,所述灯座102包括四个两两相对切平面102c,所述电极102a形成于所述切平面102c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座102也可以为长方体。所述电极102a也可以为圆形凹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装灯具,其包括光源、光源固定件及灯壳,所述光源包括发光部及灯座,所述发光部固定于所述灯座上,所述灯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极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所述两个电极及两个第一卡合部环绕所述灯座设置,且所述电极及第一卡合部交替设置,所述电极为圆形凸起或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卡合部为箭头形状的凸起或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引导部和两个卡勾,所述引导部沿所述灯座的插拔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卡勾位于所述引导部两侧,所述两个卡勾的卡合方向背离所述发光部,所述光源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灯壳内,所述光源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灯座上,所述光源固定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连接触点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合部,所述两个电连接触点分别与所述两个电极相对应,且与所述两个电极相卡合,所述两个第二卡合部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部相对应,且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部相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祝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