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73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个用于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它具有油墨装置和润版装置以及至少两个送墨滚筒例如印刷滚筒和橡皮滚筒。这样一种印刷机组按本发明专利技术应该在几乎不用印加放纸的情况下就足以调节到适合正式印刷的状态。本解决方案在于,与一个或多个送墨滚筒相应安置一个可靠置以及可离开的油墨还原装置,该还原装置将油墨膜和润版药水膜的近似相同的部分从送墨滚筒上取下,否则这部分由所通过的纸张带走。(*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它具有至少一个油墨装置,至少一个送油墨滚筒,例如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还具有至少一个送纸滚筒,例如压印滚筒,其中,至少一个送油墨滚筒是可调节安置的。在胶印轮转印刷机中,在印刷机组内的正式印刷状态的调节,要求满足两个条件在油墨装置中,油墨量和整个印刷机组内的油墨润版药水-乳状液-必须达到正式印刷适合的稳定状态。这一点在下文中称为平衡。在书版印刷或干胶印方法中,不需要添加润版药水,水墨平衡的困难问题就不存在。这些在下边的文章中要描述的,在胶印印刷中由正式印刷所适合的油墨量调节而产生的问题,就会毫无例外地出现在书版印刷和干胶印印刷中。在公知的胶印轮转印刷机中的印刷机组中(广告样本,海德堡Speedmaster印刷机4/81),这种在新的印刷开始时对正式印刷状态的调节,是从一个空转的油墨装置开始,分多个步骤来实现的。首先,进行油墨装置予调节,此时着墨辊与印版滚筒脱开。西德专利DE-PS3338143描述了一个对此可能的方法,其中,首先在所有的油墨装置辊子上形成一个确定的底墨层厚度,在第二步骤中,将设置油墨量。如果油墨量的建立结束了,则润版装置和印版进行予湿润。此时,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及压印滚筒脱开。此后,着墨辊靠置到印版滚筒上。为了避免在印版上有油墨积滞,必须立即接着开始印刷。在DE-PS3338143中所描述的方法是有缺点的,即,总是必须从一个空转的油墨装置开始,并且,适合于正式印刷的油墨量的调节和油墨-润版药水-乳状液的调节在印刷开始时还没有实现。这种在印刷机组内对于稳定的正式印刷状态所必须的油墨-润版药水流是由此进行调节的,即,借助纸张将橡皮滚筒上的较大量的油墨带掉。这就要产生所谓的废纸。在胶印印刷中由于还不稳定的水墨平衡而产生废纸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印刷开始而且在墨量变化时也发生。在正式印刷中经常发生印刷中断问题。这些中断是可以事先予见的,例如为了清洗橡皮而发生的中断,大约每进行3000次印刷就必须进行一次橡皮的清洗。有些中断也可能是不能事先予见的,例如由于停车而导致的中断。每次的印刷中断都干扰这敏感的水墨平衡,其中,油墨和润版药水就在印刷机组中部分地相互发生分离,以及该乳状液的印刷特性发生变化。如果在印刷中断以后继续进行印刷的话,该油墨乳状液的正式印刷状态一般会因此而不再存在了。如果印刷工人由于出现的某一错误没有将全部机器停车,而是仅仅中断纸张的输送,那么着墨辊和着水辊就同时自动地与印版滚筒脱开,并且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及印版滚筒离压。此时该油墨装置继续工作,那么油墨也继续在印版滚筒的方向上输送,这就在油墨装置内限制了油墨量的调节。此外,该油墨-润版药水-乳状液发生变化。在一新的印刷开始之前,适合于正式印刷的油墨量和油墨-润版药水-乳状液必须重新建立。如果,印刷纸张没有足够的着墨,或者该印刷着墨发生了变化,那么,在墨斗辊上的油墨厚度通过剂量元件的新调节而发生改变。在印刷机组重新处于与新的对象相适应的正式印刷状态之前,在油墨装置内部必须要再建立一个确定的油墨层厚度,并在所有的辊子上调节出必需的油墨-润版药水-乳状液。每当这种情况下,在常规的印刷机组中就要印加放纸,直到所必需的平衡状态再建立为止。从这一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任务在于,在几乎不用印加放纸的情况下也能调节至适合正式印刷的状态。这一任务,在一种上述类型的机器中按本专利技术如此解决,即,相对一个或多个送油墨的滚筒安置一个可靠置以及可离开的油墨还原装置,而该油墨还原装置由一个或多个相互靠置的辊子,一个刮刀以及一个油墨接收槽组成,在印刷停止,但仍继续进行油墨和润版药水的输送,并且油墨装置和润版装置靠置在印版滚筒上的情况下,一个油墨还原装置的辊子总是贴紧在送油墨的滚筒上,同时,该油墨还原装置将油墨和润版药水膜的相同的部分或者接近相同的部分从送油墨的滚筒上取下,否则该油墨-润版药水膜就被纸张带走。通过应用本专利技术措施,就可使目前的150至200印张的加放纸的数量在印刷开始时或在较大的墨量变动的情况下减少到每次印刷中断时只用2-3张加放纸。由此,每次印刷着墨就可降低费用,因为用于纸张的费用被节约下来了。本专利技术一个有利的结构在于,靠置在橡皮滚筒或印版滚筒上的辊子通过磨擦接触由橡皮滚筒或印版滚筒所驱动。这就可以不用一种分开的驱动系统了。本专利技术的印刷机组的另一有利的设置是选择用于油墨还原装置的辊子的表面材料。一种非柔韧的辊子表面具有许多优点。它具有肯定的特性是,相对于刮刀具有高的耐磨性。这就使得用简单的弹簧钢刀作刮刀成为可能,应用这种刮刀可以使辊子表面刮整干净,此外,在刮整中产生的热量就小得可以忽略,否则该热量就传入印刷机组,并影响水墨平衡。作为用于辊子表面的材料,最好应用铬氧化物(Chromoxid)或铝氧化物。如果人们将一种柔韧的材料例橡胶应用于一个靠置到印版滚筒上的辊子,那么就能够防护印版使其不受磨损。如果油墨还原装置的一个辊子是分开驱动的,则它是如此被驱动的,即,当清洁溶剂被带到这个可旋转安置的辊子上时,它要自身清洗。此外,该油墨还原装置也可以作为滚筒清洗装置应用。在附图中以简图描述了4个实施例。它表示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具有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印刷机组的简2为一个按照图1实施例的变型图3和4是另一种变型图1表明本专利技术印刷机组的结构。为印版滚筒1提供油墨和润版药水是通过油墨装置2和润版装置3实现的。在印版滚筒1上靠置有橡皮滚筒4,它既可靠在压印滚筒5上又可靠置在辊子6上。该辊子6通过磨擦接触由橡皮滚筒4来驱动,它是油墨还原装置7a的一个组成组分,属于该还原装置的此外还有一个刮刀8和一个可取出的油墨接收槽9,所述刮刀8做一种横跨运动。此外,可属于该系统的还有一个溶剂输送装置10。该装置将溶剂送到辊子6的表面区域,从辊子6的旋转方向看,这一区域处于橡皮滚筒4和刮刀8之间。这样就使从辊子6上刮下油墨变得容易。为了将最后的油墨残余从辊子上去除,可以附加设置一个刷子11。这个刷子既可以在与辊子6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又可以沿与辊子6相同的方向以另外的转数旋转。为了避免刮刀痕迹,该刮刀实行一种横跨运动。在新的印刷开始时,首先在油墨装置内部实行墨量予调节,此时着墨辊12至15都与印版滚筒1脱开。然后,润版装置3和印版滚筒1进行予湿润,为此,将着水辊16和17靠置到印版滚筒1上。此后,着墨辊12至15为了印版的着色同样要靠置到印版滚筒1上。同时,溶剂的输送也开始,并且橡皮滚筒4靠置到印版滚筒1和辊子6上。从此,该油墨和润版药水组分要被刮下,否则它就被传递到纸张上去。这一刮墨工作直至调节出适合正式印刷的墨量和一个稳定的水墨平衡。此后,该橡皮滚筒4就靠置到压印滚筒5上,并开始输入纸张。而往辊子6上的溶剂输送则要停止。如果在印刷期间,墨量的稳定性由于油墨隙缝的厚度调节发生改变而不再保证时,或者发生停车而对水墨平衡产生干扰时,纸张的输送也要停止,并且该橡皮滚筒4与压印滚筒5脱开而靠置到辊子6上。该油墨还原装置7a就要一直工作到不仅将墨量调节到正式印刷状态,而且将水墨平衡调节到正式印刷状态。此后,橡皮滚筒4就与辊子6脱开并靠到压印滚筒5上。同时,重新开始输送纸张。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印刷中断,如过夜之后,再开机时要经过大约200次机器回转以后才能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至少各具有一个油墨装置(2)和一个润版装置(3),具有至少两个送墨的滚筒,例如,印版滚筒(1)和橡皮滚筒(4),其中,至少一个送墨滚筒是可调节地安置的,其特征在于:和一个或多个送墨滚筒相对应设置一个可靠置以及可 离开的油墨还原装置(7a;7b;7c),该油墨还原装置由一个或多个相互靠置的辊子(6;18;19;5)、一个刮刀(8)以及一个油墨接收槽(9)所组成,在印刷停止、但还在继续进行油墨输送和润版药水输送,且油墨装置(2)和润版装置(3)靠置在印版滚筒(1)上的情况下,一个油墨还原装置的辊子(6;18;5)总是紧贴在送墨的滚筒(1,4)上的,该油墨还原装置因此而将油墨膜和润版药水膜的相同部分或近似相同的部分从送墨滚筒上取下,否则它们就被纸张带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诺贝特弗赖尔诺贝特屯克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