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58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旋转输送装置,它把所吸入的介质和/或压力介质输送到旋转支承部件中,特别是输送到印刷机滚筒中,它具有一静子和属于旋转部件的转子,在通路通入介质时,静子和转子密封,管路与在静止位置的转子转角位置无关,介质通过与密封支承元件配合作用的密封元件而进行控制,静子和转子相互轴向地从第一位置支承地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所述密封元件与密封支承元件接触,在第二位置所述密封元件和密封支承元件之间留有一段距离。(*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输送装置,它把所吸入的介质或压力介质输送到旋转支承部件中,特别是输送到印刷机滚筒中,它具有一静子和属于旋转部件的转子,为了互相耦合至少一条介质连接通路,在通路通入介质时,静子和转子密封,所述的管路与在静止位置的转子的转角位置无关,所述介质通过与密封支承元件配合作用的密封元件而进行控制。在许多领域的机械机构中需要把所吸入的介质或压力介质(如压缩空气)输入到旋转部件中。在欧洲专利申请0435164中公开了一种把压缩空气输入到印刷机旋转部件中的旋转输送装置,在其转子上有许多槽形滚珠轴承以支承所述部件。在每两槽形滚珠轴承之间形成压缩空气通道。槽形滚珠轴承支承在固定安装的、形成静子的壳套中,在静子和转子之间每两相邻的槽形滚珠轴承之间的区域内形成一环形腔,经过一孔向该环形腔内吹入压缩空气。密封垫圈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下侧向与槽形滚珠轴承的内外环接触,以形成密封。在转子中形成了与各环形腔连通的通道,该通道把压缩空气输入到部件的所需位置。输入压缩空气时优选在旋转支承部件静止状态下进行,以便使密封垫圈在此不受磨损。然而在旋转部件工作时,由于环形腔中无压力,密封垫圈疏松地保持在槽形滚珠轴承侧面和相应定位环之间,使得它们自转或使槽形滚珠轴承的内环在其上随之转动,以致于由于滑动摩擦产生磨损而产生颗粒物,该颗粒物可能导致密封问题。此外由于密封垫圈的磨损会需要附加的保养,另外为了每一环形腔以及每一压缩空气的连通需要相当贵的槽形滚珠轴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类型的在工作时无磨损的旋转输送装置,而且其结构紧凑,造价低廉。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静子和转子相互轴向地(即,在所述部件或转子旋转轴方向)从第一位置支承地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所述密封元件与密封支承元件接触,在第二位置所述密封元件和密封支承元件之间留有一段距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轴向移动的可能性在于,在所述部件处于静止状态时建立介质连接通路,因为处于静止状态不会对密封元件以及密封支承元件产生磨损。在该机械过程完成之后,部件旋转时,通过轴向的复位调节,密封元件相对于密封支承元件留有一段距离,在工作时同样无磨损。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输送装置特别可以张紧印刷机印版滚筒上的印版,通过输入的压缩空气,克服弹簧力,张紧装置打开,输入印版,切断压缩空气,该张紧过程完成。然而本专利技术不是限于该单一类型的驱动,而是可以借助相应数目的介质连接通路起到其它作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可以看到,静子具有一接触面,该接触面在移动运动时与属于转子的所述部件的端表面、特别是与联轴轴颈的端表面配合作用。所述的介质连接通路不仅通入所述端表面而且通入接触面,以使在连接通路的构件结构在一起时密封元件与密封支承元件接触(第一位置),借助轴向运动使构件之间留有一段距离,可以形成连接通路的断路(第二位置),最好是静子轴向移动但并不旋转,转子轴向固定且旋转,静子的移动与转轴共轴,并与旋转支承部件同心。为了使其结构特别简单,始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静子借助与输入到所述部件中的介质相同的介质面被移动,所述的介质例如就是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一方面输入到本专利技术旋转装置中的旋转支承部件中而完成相应的功能,另一方面产生移动运动,因此为完成其移动不需要另外分置的动力源。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为完成其移动采用外部介质,例如,与通入旋转支承部件中的介质不同的介质,但这需要高费用。静子最好由活塞构成或是它具有一活塞,活塞在一个固定安装的缸中轴向移动。该活塞具有一接触面,该接触面最好由活塞端侧构成。为了形成压力密封的介质连接通路,在接触面或端表面中通有通道,在端表面或接触面中通有环形通道,根据上述优选的替换实施例,其接触表面或是具有通道或是具有环形通道,若接触面上形成环形通道,相应的端表面上具有通道,如果端表面上具有通道,那么接触面上具有环形通道。总可以看出,环形通道的周围由环形密封围绕,而环形密封形成了上述的密封元件,而密封支承元件由所述的表面区域构成,在转子和静子接触时所述环形密封与表面区域相接触。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不限于一条介质连接通路,而是可形成多条连接通路,其介质连接通路最好在部件或转子的旋转轴上,以使介质连接通路与部件的旋转轴共轴,在其连接通路中一通道或是在端表面上形成或是在接触面上形成,其中至少一条在端表面或接触面上设置的通道口由一环形密封包围。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环形密封形成轴向密封。所述环形通道最好彼此共轴并与旋转轴共轴。特别可以看到,在活塞的外表面上通有通过通道或环形通道与接触面连通的环形槽,该环形槽在静子的第一位置与在缸的内表面上通有的介质通路连通。另外,还有一种替换的结构,在活塞的外表面上通有通过通道或环形通道与接触面连通的通道,该通道在静子的第一位置与在缸的内表面上通有的环形槽连通,通过该环形输入介质。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介质经过缸和活塞输入静子和转子之间的连通位置。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活塞上的环形槽开在与之对应的缸上,以提供与旋转位置无关的连通。为了使各介质连接通路互相不连通,在环形槽两侧最好设置密封环。活塞可以借助介质从第二位置移到第一位置,为了使活塞可以回到起始位置,最好设置复位弹簧,它对活塞的作用是朝着第二位置的方向。当然可选择另一种办法,活塞借助介质移到第二位置,而通过复位弹簧使其到第一位置。在该情况下例如介质就是吸入的介质(如吸入的空气)或压力介质(如压缩空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环形密封和/或密封环是喷射或硫化到活塞上的。按照该实施方案的另一可能是,喷射或硫化的密封元件位于转子的端表面或缸的内表面上。按照另一实施例,用于旋转部件的轴承设置在缸上,而该缸具有双重功能,其一是通过它使活塞轴向移动,其二是用于旋转部件的支承。通过一柔性管把介质输入静子,使其结构特别简单,其结果是可以取消通过缸壁(如上述实施例所设有的)而进行的输入,由此简化了结构。在该实施例中,介质连接通路经过缸壁,自然还要设置柔性管。还有一种可能是采用固定安装的管。通入介质的管随静子作轴向运动,这需要使用所述的柔性管。静子具有一用于柔性管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与环形通道或接触面通道连通。在此最好使活塞的部分长度突出于缸,柔性管与活塞的凸出部分的外表面连通。在该外表面上设有用柔性管的连接件。该连接件通过相应优选的分布于活塞内的通路而与接触面的通道或环形通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静子具有一用于转子或用于转子一部分的接收通道,并相对于转子轴向移动以产生第一或第二位置。在此静子可以移动地支承在转子上,或是静子具有一支承机构构件的支承件而把转子的一部分包住。为了构成介质连接通路,转子和/或接收通道的壁具有分布于移动方向(轴向)的表面,最好为密封表面,特别是锥形表面以形成环形槽,它们在第一位置抵住接收通道和/或转子壁上的密封环元件,在第二位置与密封环元件保持一段距离。术语“和/或”的意思是,按照该实施例,人们或是在接收通道的壁中设置密封环元件,在转子上设置圆锥表面,或是在接收通道的壁上设置圆锥表面,在转子上设置密封环元件。按照所设置的介质连接通路的数目,设置相应数目的装密封环元件的环形槽。在具有许多介质连接通路的实施例中最好将其环形槽互相轴向间隔地设置,但总要确保其密封功能是同步的,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输送装置,它把所吸入的介质和/或压力介质输送到旋转支承部件中,特别是输送到印刷机滚筒中,它具有一静子和属于旋转部件的转子,为了互相耦合至少一条介质连接通路,在通路通入介质时,静子和转子密封,所述管路与在静止位置的转子转角位置无关,所述介质通过与密封支承元件配合作用的密封元件而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静子(3)和转子(4)相互轴向地(即,在所述部件(2)或转子(4)的旋转轴(12)的方向上)从第一位置支承地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所述密封元件(43)与密封支承元件(48)接触,在第二位置所述密封元件(43)和密封支承元件(48)之间留有一段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利贝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