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1510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9:23
一种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涉及电加热煲的防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煲身上设置防溢检测装置;B、启动全功率加热;C、检测水温,若水温高于设定温度则进行降功率加热;D、检测控制器A/D1口的电压;E、若A/D1的电压小于等于设定值时,判断为溢出发生,发出保护动作指令;否则重复步骤D至加热工作结束;F、溢出发生,若A/D1的电压一直小于设定值并超过设定的失效时间,则判断为探针失效发生,发出探针失效动作指令;否则发出消除指令并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进入步骤C中的降功率加热状态;G、探针失效发生,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以固定小功率加热至加热工作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控制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煲的防溢方法,特别涉及养生煲的防溢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电加热煲,由于其煲身需要频繁拿放,结构上多采用煲身与电源线座分离的方式,即煲身与电源线座频繁分离和连接,电源线座上装配有下连接器、煲身上安装有上连接器。通过上、下连接器实现电连接和控制连接。受煲身内部空间及环境温度较高的制约,电子控制部分难以装配在煲身内部。所以将控制电路安装在电源线座上。为此,这种需要将煲身上的检测到的水温信息传递到电源线座上的控制电路上时,必须使用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5芯电连接器才能实现,这种5芯电连接器中的3个芯用于连接电网电压的L极、N极、E接地极三个电极,为煲身提供电网电压L极、N极、E接地极之外,另外2芯用于煲身内温度传感器(如NTC)的连接,用于煲身中的水温检测,检测到的水温信息必须通过上连接器与电源线座上的下连接器连接后,传送至电源线座上的控制电路,以实现对水温的控制。但这种结构的电加热煲存在如下缺陷:由于技术、空间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市面上的电加热煲的的电连接器最多的只有5芯连接器,为此,采用上述5芯电连接器的电路只能对水温进行处理;一旦煲中的食物溢出时,由于没有相应的溢出检测环节,无法予以控制,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液体溢出的检测和防溢出处理的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设计一种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煲身上设置防溢检测装置,防溢检测装置包括上探针和下探针,上探针设置在煲身容腔内上部,下探针设置在容腔内的下部或发热盘上;上探针通过滤波电路连接至控制器的A/D1口;下探针通过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的A/D端口上;B、启动全功率加热;C、检测水温,若水温小于设定温度,则重复上一步骤;若水温高于设定温度,则进行降功率加热;D、检测控制器A/D1口的电压;E、若A/D1的电压转换的数字量小于等于设定值时,判断为溢出发生,控制器发出保护动作指令,该指令包括停止加热;否则重复上一步骤,直至加热工作结束;F、若判断为溢出发生,控制器检测控制器A/D1口的电压,若A/D1的电压转换的数字量一直小于设定值并超过设定的失效时间,则判断为探针失效发生,控制器发出探针失效动作指令;否则控制器发出消除保护动作指令,并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进入步骤C中的降功率加热状态;所述溢出发生若是在工作周期的通电工作时间内,记录溢出时间,若通电时间和溢出时间之和小于等于通电工作时间,则继续按工作周期工作;若通电时间和溢出时间之和大于通电工作时间,则在溢出解除后先执行一个工作周期中的断电停止时间再继续按工作周期工作;所述溢出发生若是在工作周期的断电停止时间内,记录溢出时间,在溢出解除后先执行一个工作周期中的断电停止时间再继续按工作周期工作;G、若为探针失效发生,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以固定小功率加热,直至加热工作结束。进一步地,下探针通过温度传感器连接到电阻R1、R2、电容C1的一端连接后,通过电阻R2连接到控制器的A/D端口上,上探针与电阻R4、R5、R6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后通过电阻R4连接到控制器的A/D1端口上。优选地,所述设定值为200~240,设定温度为90~98℃。优选地,所述保护动作指令还包括溢出计算数值加1,在溢出计算数值加1后返回步骤D,溢出计算数值到达设定数值时判断为探针失效发生。进一步地,所述降功率加热为半功率加热,一个工作周期中通电工作时间与断电停止时间为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小功率为全功率的1/3~1/8。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实现对电加热煲水温、溢出的检测和控制,具有实用、使用方便、成本低,控制可靠等优点,有效地提升了电加热煲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煲身1上设置防溢检测装置,防溢检测装置包括上探针4和下探针5,上探针4设置在煲身容腔内上部,下探针5设置在容腔内的下部或发热盘2上;上探针4通过滤波电路连接至控制器10的A/D1口;下探针5通过温度传感器7连接到控制器10的A/D端口上;B、启动全功率加热;C、检测水温,若水温小于设定温度,则重复上一步骤;若水温高于设定温度,则进行降功率加热;设定温度为90~98℃;D、检测控制器10A/D1口的电压;E、若A/D1的电压转换的数字量小于等于设定值时,判断为溢出发生,控制器10发出保护动作指令,该指令包括停止加热;否则重复上一步骤,直至加热工作结束;设定值为200~240;F、若判断为溢出发生,控制器检测控制器10A/D1口的电压,若A/D1的电压转换的数字量一直小于设定值并超过设定的失效时间,则判断为探针失效发生,控制器10发出探针失效动作指令;否则控制器10发出消除保护动作指令,并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进入步骤C中的降功率加热状态;设定的失效时间为15~30秒;G、若为探针失效发生,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以固定小功率加热,直至加热工作结束。如图1所示,电源线座8上的电路连接(大虚线框内):电源线、电源电路、控制电路、5芯连接器6的下连接器位于电源线座上,将电源E线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后连接到下连接器的E接地极的1个芯上,将L极、N极分别连接在电源线座上的下连接器的相应端子的2个芯上,将要与煲身上的温度传感器7(NTC)一端连接的端子的一端连接在5芯连接器6的下连接器的1个芯上,另一端与电阻R1、R2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然后通过电阻R2连接到控制器10(MCU)的A/D端口上,将要与煲身1上的上探针4连接的端子的一端连接在下连接器的另1个芯上,另一端连接电阻R4、R5、R6和电容C2的一端后通过电阻R4连接到控制器10(MCU)的A/D1端口上。煲身1上的电路连接(小虚线框内):发热盘2、温度传感器7(NTC)、上探针4、下探针5及5芯连接器6的上连接器位于煲身1上,将发热盘2上的发热元件的一端连接在5芯连接器6的上连接器对应下连接器连接L极的1个芯上,将发热盘上的发热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在5芯连接器6的上连接器的对应下连接器N极的1个芯上,将温度传感器7(NTC)的一端连接到发热盘2的下表面上,然后再连接到上连接器的对应下连接器的电源E线连接的另1个芯上,形成检测液体防溢出的下探针5。将温度传感器7(NTC)的另一端连接到上连接器的对应下连接器连接到R1、R2、C1一端后,通过R2连接到控制器10(MCU)的A/D端口的上连接器的1个芯上。将位于煲身容腔内上部的上探针4通过导线连接到对应下连接器与电阻R4、R5、R6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后通过电阻R4连接到控制器10(MCU)的A/D1端口上的上连接器的1个芯上。由于5芯连接器6的上连接器固定在煲身1上,下连接器固定在线座8上,当煲身1放在电源线座8上时,各相应电极都是对应接触接通的,为此,就实现了将煲身上的温度传感器7(NTC)的一端与发热盘2下表面即下探针5连接后与电源线座8上的下连接器上的E线端连接,而温度传感器7(NTC)的另一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煲身(1)上设置防溢检测装置,防溢检测装置包括上探针(4)和下探针(5),上探针(4)设置在煲身容腔内上部,下探针(5)设置在容腔内的下部或发热盘(2)上;上探针(4)通过滤波电路连接至控制器(10)的A/D1口;下探针(5)通过温度传感器(7)连接到控制器(10)的A/D端口上;B、启动全功率加热;C、检测水温,若水温小于设定温度,则重复上一步骤;若水温高于设定温度,则进行降功率加热;D、检测控制器(10)A/D1口的电压;E、若A/D1的电压小于等于设定值时,判断为溢出发生,控制器(10)发出保护动作指令,该指令包括停止加热;否则重复上一步骤,直至加热工作结束;F、若判断为溢出发生,控制器检测控制器(10)A/D1口的电压,若A/D1的电压一直小于设定值并超过设定的失效时间,则判断为探针失效发生,控制器(10)发出探针失效动作指令;否则控制器(10)发出消除保护动作指令,并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进入步骤C中的降功率加热状态;G、若为探针失效发生,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以固定小功率加热,直至加热工作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煲的防溢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煲身(1)上设置防溢检测装置,防溢检测装置包括上探针(4)和下探针(5),上探针(4)设置在煲身容腔内上部,下探针(5)设置在容腔内的下部或发热盘(2)上;上探针(4)通过滤波电路连接至控制器(10)的A/D1口;下探针(5)通过温度传感器(7)连接到控制器(10)的A/D端口上;B、启动全功率加热;C、检测水温,若水温小于设定温度,则重复上一步骤;若水温高于设定温度,则进行降功率加热;D、检测控制器(10)A/D1口的电压;E、若A/D1的电压转换的数字量小于等于设定值时,判断为溢出发生,控制器(10)发出保护动作指令,该指令包括停止加热;否则重复上一步骤,直至加热工作结束;F、若判断为溢出发生,控制器检测控制器(10)A/D1口的电压,若A/D1的电压转换的数字量一直小于设定值并超过设定的失效时间,则判断为探针失效发生,控制器(10)发出探针失效动作指令;否则控制器(10)发出消除保护动作指令,并判断加热工作是否结束,未结束则进入步骤C中的降功率加热状态;所述溢出发生若是在工作周期的通电工作时间内,记录溢出时间,若通电时间和溢出时间之和小于等于通电工作时间,则继续按工作周期工作;若通电时间和溢出时间之和大于通电工作时间,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默晗方镇罗雁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鼎晶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