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卷筒纸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50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部件有两个滚筒(1,4),各滚筒具有由滚筒凹槽(3,6)隔开的印刷版鞍。通过印刷辊隙的卷筒纸纸幅(7)以皮尔格方式被输送,以便印上互相邻接的版面。两滚筒(1,4)可相对调整角度,它们之上的、在印刷辊隙里协同操作的印刷版鞍的位置互相偏移一个圆周距离,该圆周距离近似等于印刷版鞍的圆周长度(S)与印刷图象的圆周长度(B)之差。因此印刷区近似地等于印刷图象,而供收回卷筒纸纸幅用的未印刷区被相应地扩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卷筒纸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它具有两个协同操作的形成印刷辊隙的滚筒,如同在单张纸印刷部件那样,滚筒具有许多由滚筒凹槽隔开的印刷版鞍,以便采用互相邻接的不同的版面在通过印刷辊隙的卷筒纸上进行印刷,该卷筒纸纸幅在所谓的皮尔格方式(周期式)里以一可变速度被输送,而且在每次印刷操作结束后,当纸幅经过一滚筒凹槽时即相对于两滚筒的圆周面被拉回并再被加速,这样,连续的印刷图象就会排成行列而不留间隙。这种类型的印刷部件在美国专利5,062,360里已作了介绍。这些已知的印刷部件或是具有两个协同操作的橡皮布滚筒的胶版印刷部件,这两个橡皮布滚筒上均在上油墨的印刷图象,以便对纸张正反面进行印刷,或是具有与一压印滚筒协同操作的印版滚筒的凹版印刷部件。使用单张纸印刷部件在连续的卷筒纸纸幅上进行印刷的优点是,不再需要困难地和费时间地制造具有连续的无缝的圆周表面的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或橡皮布滚筒;而可使用以较简单方法制造的滚筒,它们具有互相隔开的印刷版鞍,且在各印刷版鞍上可以不很困难地单独地安装、调整和改变个别印版或印刷橡皮布。此外,以所谓皮尔格方式(周期式)输送卷筒纸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不会由于图象之间存在未印刷的间隙而浪费纸,还可制造出互相邻接的图象,因此,滚筒凹槽可使连续的印刷图象之间不会产生未印刷的空白带。为此,如美国专利5,062,360所介绍的,卷筒纸的输送是由一控制系统控制的,这样,在一次印刷操作结束后,当不再被夹住的纸幅经过两个滚筒相互对齐的滚筒凹槽时,卷筒纸首先被制动,然后向后运动,最后,在两个滚筒随后的配对的印刷版鞍之间被再一次夹住,以便在接着进行印刷操作之前再加速到运转速度。卷筒纸相对于两个滚筒的圆周面被拉回的距离是可选择的,从而实现印刷没有间隙的、连续的印刷图象。因此,为此目的,必须控制皮尔格运动方式,在这种方式里,在皮尔格步骤后,卷筒纸相对于在两个滚筒之间的印刷辊隙至少近似地位于同一位置,即是说如同在皮尔格步骤前机内相同的位置上。由于采用皮尔格步骤运动适当配合的结果,就可能利用一部和同一的印刷机,甚至在要印刷的图象是各种不同版面情况下,即是说在较短的版面情况下,也能使印刷图像互相邻接而不留间隙。通过安装带有较短印刷图象的相同大小的印版可改变印刷版面,而印刷区仍保持不变,且并未缩短。在已知的这种类型的卷筒纸印刷机里,两个滚筒总是互相相对安装,在这种方式里,其印刷版鞍的安装需使其在印刷辊隙里协同操作时能互相严格相对,如附图说明图1和2所示,两个滚筒1和4各有圆周长度为S的三个印刷版鞍2和5。因此,同时,印刷区的长度D(沿着它,卷筒纸7被夹在两个滚筒之间)总是严格地等同印刷版鞍的圆周长度S,准确地说与印刷图象(也即是说与版面)的圆周长度B无关。按照滚筒凹槽长度G而存在于两个印刷区之间的未印刷区和通过收回卷筒纸纸幅而获得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图1表示印刷操作的开始,而图2表示印刷操作的结束,也即是说在滚筒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经过一个对应于印刷区长度D的角度之后。如果最大的允许版面正在印刷,也即是说如果印刷图象的圆周长度实际上等于印刷版鞍的圆周长度,那么,在每次印刷操作后,卷筒纸纸幅7在以自由运动的方式经过滚筒凹槽3和6时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被制动,收回,以及再加速,即依靠印刷速度,可获得减速和加速,以及通过凹槽的时间,当印刷再开始时,它相对于印刷辊隙似乎仍在同一位置,就如同在皮尔格步骤之前所到达的位置一样。然而,如果要印刷较小的版面,如图1和2所示,印刷图象的圆周长度B小于印刷版鞍的圆周长度S,那么,在每次印刷操作后,卷筒纸纸幅7必须被收回,并再加速经过一个较大的距离,以便确保当印刷又开始时,卷筒纸的位置再被相对于滚筒压印线的位置向后进行调整(与运动方向相反),其距离为印刷区长度D和印刷图象长度B之差,也即是距离D-B。在按照图1和2的一个例子里,印刷起点A与图象起点重合,而印刷区的印刷终点E位于图象终点F的后面,它们的差距为D-B,这里用Z表示它们的差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又开始印刷,如果要在卷筒纸纸幅上获得互相连续而没有间隙的印刷图象,卷筒纸7必须相对于两滚筒间压印线沿着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后偏移长度Z的距离,如图1所示。事实上,印刷区的长度D总是不变的,甚至在制造使用较小版面的印刷图象时也是如此,因此,存在着下列种种缺点在每次印刷操作后,由于卷筒纸纸幅必须另外收回一段距离Z的长度,这意味着,为了较小的版面,也即是说为了多余部分Z,与最大印刷版面的印刷方式相比,卷筒纸要产生一个相当大的减速和加速运动。同时,必须考虑下述情况当卷筒纸纸幅经过印刷区之后被释放的时候,它首先按照印刷速度的大小和可获得的减速的大小再运动一段距离,直到它停止。这段距离卷筒纸已经走过是最最关键性的,因为在卷筒纸静止之后的加速期间,它必须被重新考虑进去。因此,卷筒纸纸幅必须收回2倍这个距离,这样,在接着发生的加速之后,它在皮尔格步骤前到达的同一点上又达到印刷速度。如果印刷版鞍的长度略大于印刷图象的长度,那么在印刷图象终点之后卷筒纸不能立即被减速,而是在皮尔格步骤可以开始前以印刷速度进一步被输送。如前所述,这段距离在皮尔格步骤里必须被另外包括进去。然而,由于受到卷筒纸减速和加速的限制,必须降低机器的速度。这样,生产率的这种损失具有双重作用,即在每次运转期间,一个较短的印刷图象产生了,此外,其速度必须降低。还有,特别是在凹版印刷中,卷筒纸经受高压压制,该压力在每米卷筒纸纸幅宽度上可高达80吨,并且还受到印版非常光滑的镀铬表面的压制,这样,在纸幅收回后,并且在接着进行的印刷操作期间,对纸幅上被压过但无油墨印刷的部分Z进行印刷时,其质量将比未压过的卷筒纸纸幅上的印刷质量要差。图1和2表示了过度受压的卷筒纸部分Z和双倍受压的部分P。图1中的部分Z的压制来自于在先的印刷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的缺点,并提供一种印刷部件,它在改用一较小的版面期间不会降低生产率,并且不会对卷筒纸纸幅进行二次压制。按照本专利技术,并利用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描述的手段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对一个示范的实施例的详细的描述来介绍本专利技术。图1和2表示一已知的单张纸印刷机在以皮尔格方式对送入的卷筒纸纸幅进行印刷时的印刷操作情况;图3和4表示一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印刷部件及其操作情况。图3表示一次印刷操作的开始,而图4表示该印刷操作的结束,也即使是说在两个滚筒已转动经过一个对应于印刷长度D的角度之后。图3和4中画出的两个滚筒1和4(例如)是凹版印刷部件中的印版滚筒4和压印滚筒1。滚筒的转动方向由弧形箭头表示。两个滚筒各具有三个相同尺寸的印刷版鞍2和5,它们的圆周长度为S,它们沿着它们的圆周面间隔相等地排列,并由圆周长度为G的滚筒凹槽3和6互相隔开。印刷橡皮布安装在压印滚筒1的印刷版鞍2上,而凹版印版安装在印版滚筒4的印刷版鞍5上。在印版上的印刷图象有一个圆周长度B,它小于各印刷版鞍5的长度S。在讨论的例子里,印版是这样安装的,印刷图象的终点E与印刷版鞍5在转动方向后面的终点重合,而印刷图象B的起点A相对于印刷版鞍5的起点略偏移。如图所示,压印滚筒1相对于印版滚筒4成角度地安装,这样,在滚筒之间压印线上协同操作的、并属于两个滚筒的印刷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卷筒纸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它具有两个协同操作的、形成印刷辊隙的滚筒(1,4),如同在一单张纸印刷部件里,它们具有许多由滚筒凹槽(3,6)隔开的印刷版鞍(2,5),以便在通过印刷辊隙的卷筒纸幅(7)上印上互相邻接的不同的版面,该卷筒纸幅在所谓的皮尔格方式(周期式)里以一可变速度被输送,在每次印刷操作结束后,当它经过一滚筒凹槽时即相对于两滚筒(1,4)的圆周面被拉回,并再被加速,这样,连续的印刷图象就被排成一列而不留间隙,其中,两个滚筒(1,4)互相成角度地安装,它们之上的、在印刷辊隙里协同操作的、印刷版鞍(2,5)的位置取决于版面大小)偏移一个圆周距离,该圆周距离至少等于印刷版鞍(2,5)的圆周长度(S)与印刷图象的圆周长度(B)之差,这样,利用经过印刷辊隙间的压印线的两个印刷版鞍夹住在它两之间的卷筒纸幅的印刷区的长度(D)等于印刷图象的圆周长度(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普约阿希姆阿尔弗雷德海因茨
申请(专利权)人:吉奥里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