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4112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涉及铅酸蓄电池极板制作领域。该连体板栅的特点是每块板栅的侧边通过筋条与工艺边框连接,板栅与板栅之间相分离,每块板栅上的筋条有4~8条。工艺边框切开后回炉再用,其厚度不受板栅厚度限制,以增加强度,使极板不变形,分片时容易调整锯片位置,防止过切现象,从而减少报废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涉及铅酸蓄电池极板制作领域。该连体板栅的特点是每块板栅的侧边通过筋条与工艺边框连接,板栅与板栅之间相分离,每块板栅上的筋条有4~8条。工艺边框切开后回炉再用,其厚度不受板栅厚度限制,以增加强度,使极板不变形,分片时容易调整锯片位置,防止过切现象,从而减少报废率,降低成本。【专利说明】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属于铅酸蓄电池极板制作中的板栅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极板制作中所用板栅一般先作成连体结构,分片是连体设计板栅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目前铅酸蓄电池行业板栅连体一般采用多筋条连接相邻板栅,极板分离需要通过锯片方式将中间连接筋条锯断,从而分离极板。从中间进行切开分离,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极板的变形、极板的定位不准等原因在极板分离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离中间连接处。只要偏离中心,必然导致一片被过切报废,另一片未切到位。导致极板报废率较高,增加物料的消耗,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分片、减少报废,降低成本的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由多块板栅连接在一起,其改进之处是每块板栅的侧边通过筋条与工艺边框相连接,板栅与板栅之间相分离。每块板栅上的筋条为4?8条。本专利技术采用侧面工艺边框连接,使板栅成连体结构。工艺边框在分离后可回炉重新利用,不属于板栅的一部分,因此不受板栅的厚度参数限制,可根据需要增加工艺边框的厚度,增加强度,从而不易变形。分片时以工艺边框外侧为基准,根据工艺边框距离连体板栅边框的宽度,调整锯片机锯片齿轮位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锯片机锯片齿轮位置距离基准可稍许缩短(Imm?1.5mm),在分片过程中能有效减少极板边框被过切情况发生。只要分离工艺边框,极板自然分离。本专利技术在分片过程中可向一边调节,解决了现有连体板栅分片无法调节的问题,报废率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一半以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板栅I通过侧边的筋条2与工艺边框3相连接,板栅之间相分离,连接每块板栅的筋条为7条,工艺边框的厚度大于板栅厚度,以增加强度,使板栅涂膏固化后的极板不变形,分离时根据图中宽度L调节锯片齿轮位置,保证极板边框不被过切,减少报废率。【权利要求】1.一种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由多块板栅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每块板栅的侧边通过筋条与工艺边框相连接,板栅与板栅之间相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其特征在于:每块板栅上的筋条为4?8条。【文档编号】H01M4/73GK103840172SQ201210470871【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专利技术者】陈健, 赵凤翔 申请人:湖北润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蓄电池连体板栅,由多块板栅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每块板栅的侧边通过筋条与工艺边框相连接,板栅与板栅之间相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赵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润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