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折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底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409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收折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卡合件及扭簧,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件的一端枢接,所述卡合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并可突伸出所述第二旋转件的端面,进而锁定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的枢转,所述扭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收折后能使底脚与其他物体进一步靠近的优点。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收折机构的底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折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底脚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折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桌椅底脚或床脚上,在收折后能与其他物体进一步靠近的收折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使幼儿睡眠更舒适安全,通常都会为其配备婴儿床。现有的婴儿床一般具有床体、支撑架及支撑脚,支撑架支撑床体,支撑脚沿床体的宽度方向设置,而为了使婴儿床更架平稳安全,防止翻侧,一般将支撑脚设计得较大,以便更好地支撑整个支撑架。初生婴儿还未能调节好睡眠时间,经常在深夜时候起来照料孩子,此时通常是成年人熟睡的时间,为了能在晚上更方便照顾婴儿,一般将婴儿床放置于成年人床边,形成床边床,这样,成年人在夜间无需起床就能照料到婴儿;但是,由于婴儿床较长的支撑脚占用了较多的地面空间,当婴儿床与成人床并排起来时,两者往往相隔得较远,不能紧靠成人床,这使得成年人在夜间趟在床上照料旁边的婴儿时极不方便,甚至婴儿翻身时有可能跌入两者之间的间隔中,使婴儿的安全上具有潜在的隐患。而较占空间的婴儿载具不能与一般家具紧凑的邻接而这个问题不但在婴儿床使用时表现明显,而且在其他具有支撑脚的餐桌及书桌等物件上也时有发生,因此,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收折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折并且在收折后能使桌椅或床架进一步靠近其他物体的底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收折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卡合件及扭簧,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件的一端枢接,所述卡合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并可突伸出所述第二旋转件的端面,进而锁定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的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折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较佳地,所述收折机构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卡合件及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并提供使所述卡合件突出于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弹性力。所述弹性元件可以使所述卡合件自动卡合于所述卡合孔上,从而使所述第一旋转件保持与所述第二旋转件锁定。较佳地,所述第一旋转件的端面开设有卡合孔,所述卡合件突伸出于所述第二旋转件的端面时插接于所述卡合孔中。通过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上开设卡合孔,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孔配合,从而使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有效锁定,两者的结合更紧凑,锁定更牢固稳定。具体地,所述卡合件包括滑接部,所述滑接部的一端延伸出插接部,所述第二旋转件具有阶梯槽,所述滑接部及插接部容置于所述阶梯槽中。通过设置所述阶梯槽,利用所述阶梯槽容纳所述滑接部及插接部,使所述第二旋转件的结构更紧凑,并且利用所述阶梯槽的阶梯面限制所述插接部伸出的长度,可有效防止所述插接部过度突出。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旋转件的侧壁开设有长形孔,所述长形孔与所述阶梯槽连通,所述滑接部的表面延伸出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向所述长形孔外突出。设置所述操作部可以在手动推动所述卡合件滑动时操作更容易,方便操作。更具体地,所述插接部的末端具有圆弧过渡面。由于所述扭簧的自动回复力的作用,所述第二旋转件可自动旋转而回复到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处于同一直线的状态,因此利用所述过渡面可以逼使所述卡合件退缩,从而使所述插接部自动卡合于所述卡合孔中具体地,所述收折机构还包括盖覆所述阶梯槽的安装盖。盖上所述安装盖可以防止外物进入到所述阶梯槽内部,影响所述卡合件的滑动,从而防止卡合件卡死的现象。较佳地,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延伸出枢接部,所述第二旋转件一端的中间部延伸出枢接头,所述枢接头置于两所述枢接部之间,且与所述枢接部枢接。具体地,所述枢接头的侧面开设具有出口的主容置槽,第一旋转件具有与所述出口连通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旋转件具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容置槽,所述扭簧容置于所述主容置槽中且与所述枢接头的枢接轴线同轴,所述扭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通过在所述枢接头上设置容置所述扭簧的主容置槽,且所述扭簧的中心轴与所述枢接头的枢接轴线同轴,一方面可使所述第一旋转件及第二旋转件受力更均匀,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损坏所述扭簧,使整个收折机构结构更加合理紧凑。由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所述第一旋转件及第二旋转件枢接在一起,并将卡合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利用所述卡合件可在第二旋转件上滑动伸缩,使其能伸出或缩进所述第二旋转件,当伸出所述第二旋转件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卡持,进而实现所述第一旋转件及第二旋转件之间的锁定或解锁,从而使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实现可收折,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之间设置扭簧,利用扭簧的自动回复力,使所述第二旋转件在不需要收折时,自动回弹到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呈直线的状态,无需再次操作,使用非常简单,方便。一种底脚,包括支撑架、支撑脚及所述收折机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套接固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旋转件套接固定。较佳地,所述支撑脚或所述支撑架的侧壁开设有可直接操作所述卡合件的开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底脚用于婴儿床上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收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收折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收折机构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收折机构收折时的状态图。图6是婴儿床靠近成人床后底脚收折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底脚100用于婴儿床200的床脚上。所述底脚100也可用于餐桌、餐椅、书桌的支撑脚或者其他带有支撑脚的物体上。所述底脚100包括所述收折机构1、支撑架2及支撑脚3,所述收折机构1包括第一旋转件11、第二旋转件12、卡合件13、扭簧14及弹性元件15,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第一旋转件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3与所述第二旋转件12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第一旋转件11为套接固定,所述支撑脚3与所述第二旋转件12套接固定;所述支撑脚3的侧壁开设有开口31,所述卡合件13露出所述开口31外,通过所述开口31可直接操作所述卡合件13。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第一旋转件11的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延伸出枢接部111,所述第二旋转件具有枢接头121,所述枢接头121置于两所述枢接部111之间,且与所述枢接部111枢接。所述枢接头121的侧面对称地开设有两个具有出口122a的主容置槽122,第一旋转件11具有与所述出口122a连通的第一容置槽112,所述第二旋转件12具有与所述主容置槽122连通的第二容置槽123;所述扭簧14呈对称结构,分别容置于两所述主容置槽122中且中心轴线同轴地设置于与所述枢接头121与所述枢接部111的枢接轴线,所述扭簧14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12内,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23内。通过在所述枢接头121上设置容置所述扭簧14的主容置槽122,一方面可使所述第一旋转件11及第二旋转件12受力更均匀,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损坏所述扭簧14,使整个收折机构1结构更加合理紧凑。所述第一旋转件11的端面开设有卡合孔113,所述卡合件13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件12上并可突伸出所述第二旋转件12的端面而插接于所述卡合孔113中;所述弹性元件15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卡合件13及所述第二旋转件12之间,并提供使所述卡合件12突出于所述第二旋转件12的弹性力,所述弹性元件15可以使所述卡合件13自动卡合于所述卡合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收折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底脚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折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及卡合件,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件的一端枢接,所述卡合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并可突伸出所述第二旋转件的端面,进而锁定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的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折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脚及收折机构,所述收折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及卡合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套接固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旋转件套接固定;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延伸出枢接部,所述第二旋转件一端的中间部延伸出枢接头,所述枢接头置于两所述枢接部之间且与所述枢接部在同一水平高度枢转,所述卡合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并可突伸出所述第二旋转件的端面,进而锁定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的枢转,使得所述支撑脚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所述收折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其中,所述支撑脚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皆支撑所述底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折机构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卡合件及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并提供使所述卡合件突出于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弹性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的端面开设有卡合孔,所述卡合件突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亮
申请(专利权)人: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