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蜂产卵蜂群为植物授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13395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1:33
一种用工蜂产卵蜂群为植物授粉的方法,首先从正常繁殖基础蜂群中提出青年蜂和幼年蜂,合在一起占繁殖蜂群的55%,做为无王蜂群的基础群,集中于空蜂箱内,到2天组成所需的无王蜂群;8~12天后,无王蜂群在无王、无子脾条件下,部分工蜂卵巢发育并开始产卵,形成工蜂产卵蜂群。然后,为工蜂产卵蜂群配置所需饲料,用于农田、保护地、果林、牧草等授粉地,父母本混种;授粉地植物开花前2~3天,将工蜂产卵蜂群放入授粉地;野外授粉农田、果林、牧草地每公顷4~10群,每群8-12框蜂;保护地每0.1亩放1000只蜜蜂左右。授粉花期长工蜂产卵群延长使用;授粉结束剩余产卵工蜂群併成能生存蜂群,每群引入一只处女蜂王促进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首先从正常繁殖基础蜂群中提出青年蜂和幼年蜂,合在一起占繁殖蜂群的55%,做为无王蜂群的基础群,集中于空蜂箱内,到2天组成所需的无王蜂群;8~12天后,无王蜂群在无王、无子脾条件下,部分工蜂卵巢发育并开始产卵,形成工蜂产卵蜂群。然后,为工蜂产卵蜂群配置所需饲料,用于农田、保护地、果林、牧草等授粉地,父母本混种;授粉地植物开花前2~3天,将工蜂产卵蜂群放入授粉地;野外授粉农田、果林、牧草地每公顷4~10群,每群8-12框蜂;保护地每0.1亩放1000只蜜蜂左右。授粉花期长工蜂产卵群延长使用;授粉结束剩余产卵工蜂群併成能生存蜂群,每群引入一只处女蜂王促进繁殖。【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蜜蜂系群居昆虫,一个正常蜂群有一只蜂王、几十只或几百只雄蜂,几千只或几万只工蜂,蜂王是母蜂,专司产卵工作;雄蜂在繁殖期出现,与发情的处女蜂王交配;工蜂在蜂群中数量最多,担负着蜂群的采集花蜜花粉、哺育、警卫等工作。工蜂是生殖机能退化的雌性蜂,蜂群内有蜂王时,蜂王分泌一种外激素能够控制工蜂卵巢的发育,工蜂不能产卵,但当蜂群内失去蜂王时,工蜂卵巢便发育并在巢房内产雄蜂卵,工蜂卵巢较小,产卵数量较少,且产的都是未受精卵。繁殖期蜂群失去蜂王8~12天,蜂群内没有子脾,便会出现工蜂产卵现象,无王蜂群工蜂产卵以后,工蜂也能育子,虽然育出来的都是雄蜂,但工蜂为了哺育幼虫,也积极采集花蜜花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依据蜜蜂上述的生物学特性,利用工蜂产卵蜂群为提高蜜蜂为田间作物、保护地作物、果树、林木、牧草等植物授粉增产,提供一种工蜂产卵蜂群为植物授粉的方法,扩大蜜蜂授粉的利用率,以适应各种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授粉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如下过程和步骤组成: (I)选择基础蜂群:根据需要选择以青年蜂和幼年蜂为主的正常繁殖蜂群,无传染性疾病,其中,青年蜂、幼年蜂占繁殖蜂群的55%,做为组织无王蜂群的基础蜂群。 (2)青年蜂、幼年蜂集中:从各个基础蜂群中提出有青年蜂、幼年蜂的巢脾抖入一个空蜂箱内,并根据蜂数,I框蜂装入I张巢脾和蜜糖饲料供蜜蜂栖息食用,傍晚开巢门放老蜂飞走,不要将基础群的蜂王带进集中群,继续保持无王群状态。(3)组织无王蜂群:当从基础蜂群提出的青年蜂、幼年蜂已达到2天时,开始组织无王蜂群,首先按需要准备好授粉所使用的蜂箱,然后把青年蜂和幼年蜂集中群蜂,按授粉需要分配到各个授粉箱中,形成无王蜂群。(4)饲料配置:无王蜂群饲喂炼糖、糖浆、蜂蜜,每5~7天配置一次,无王蜂群可以少喂花粉或不喂花粉,限制哺育少量幼虫,不浪费哺育力,保持采集积极性。(5)工蜂产卵蜂群的形成:繁殖期无王蜂群自失去蜂王、断子脾8~12天,部分工蜂卵巢发育并开始产卵,工蜂积极采蜜采粉育子,但工蜂产卵不规格,一个巢房产多个卵,多数产在巢房壁上,工蜂卵发育成雄蜂的不多,因此消耗饲料不大,哺育量低,工蜂寿命长于正常蜂;当无王蜂群出现工蜂产卵以后,便已成为工蜂产卵蜂群。(6)选定授粉地:授粉地包括农田、保护地、果林和牧草,地周围环境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水源充足,利于蜜蜂 生存繁殖,飞行授粉;授粉地植物要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父母本植物混种,布局合理,不干旱、不洪涝,方便管理,具备蜜蜂授粉条件。(7)工蜂产卵蜂群进入授粉地:授粉地植物开花前2~3天,将工蜂产卵蜂群放入授粉地,根据授粉地面积、植物品种、控制措施,确定放置蜂群,一般在野外放蜂授粉,农田、果林、牧草地每公顷4~10群,每群8-12框蜂;在保护地放蜂授粉,每0.1亩放1000只蜜蜂。在野外较大面积授粉地授粉时,使用标准蜂箱;在保护地较小面积授粉地授粉时,使用小型授粉专用蜂箱。(8)工蜂产卵蜂群延长使用期:授粉时遇到花期长的植物或保护地授粉,消耗授粉蜜蜂,可以补充产卵群工蜂,首先按上述(3)组织无王蜂群的方法,形成工蜂产卵蜂群,然后按需要将工蜂产卵蜂群的工蜂补充给授粉蜂群;补充前将葱捣碎分别置于授粉蜜蜂蜂箱、工蜂产卵蜂群蜂箱中;再将工蜂产卵蜂群的工蜂补充到授粉蜜蜂中,工蜂不互相咬杀,以保证安全补蜂。(9)工蜂产卵群最后处理:授粉结束时,将授粉蜂群内剩余的产卵工蜂群,合并成能够生存的蜂群,每群介绍引入一只处女蜂王,当处女蜂王交尾产卵后进入正常管理,促进繁殖。上述的一种用工蜂产卵蜂群为植物授粉方法,工蜂产卵蜂群经过无蜂王,无子脾8~12天后,部分工蜂卵巢开始发育,并开始产卵,工蜂产卵后的蜂群受哺育工蜂蜂儿的影响,仍具有采蜜采花粉的积极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效果: (I)本专利技术应用工蜂产卵蜂群`为植物授粉,其授粉效率与正常蜂群不相上下,应用工蜂产卵蜂群为网室杂交大豆授粉初步试验,结荚率为22.8~34.14个,对照组为25.57~26.4个。由于授粉蜂群不用蜂王,减少了培育大量蜂王的成本,节省了蜜粉饲料,节省了哺育力,延长了工蜂寿命,对蜜蜂为植物授粉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2)工蜂产卵蜂群能够为田间作物授粉,也能为保护地作物授粉,还能为果树林木、牧草以及各种植物授粉,大群小群根据需要组成,而且成本低、易于操作。能够大大提高蜜蜂授粉的整体效益。(3)利用工蜂产卵蜂群为植物授粉管理简便,容易掌握,消耗饲料较少,哺育负担减轻,工蜂寿命长于一般授粉蜂群,利用率高,可以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蜜蜂授粉的应用规模。(4)本技术特别适合于网室作物授粉和不育系植物繁殖、测交等授粉,未来对发展保护地蜜蜂授粉和不育系授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5)本专利技术用工蜂产卵蜂群为植物授粉,属于首次提出和成功试用,构思新颖,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显著进步和积极效果,具有逐步推广的重要意义和拓宽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由如下过程和步骤组成: (I)选择基础蜂群:根据需要选择以青年蜂和幼年蜂为主的正常繁殖蜂群,无传染性疾病,其中,青年蜂、幼年蜂合在一起占繁殖蜂群的55%,做为组织无王群的基础蜂群。(2)青年蜂、幼年蜂集中:从各个基础蜂群中提出有青年蜂、幼年蜂的巢脾抖入一个空蜂箱内,并根据蜂数,I框蜂装入I张巢脾和蜜糖饲料供蜜蜂栖息食用,傍晚开巢门放老蜂飞走,不要将基础蜂群的蜂王带进集中群,继续保持无王群状态。(3)组织无王蜂群:当从基础群提出的青年蜂、幼年蜂已达到2天时,开始组织无王蜂群,首先按需要准备好授粉所使用的蜂箱,然后把青年蜂和幼年蜂集中群蜂,按授粉需要分配到各个授粉箱中,形成无王蜂群。(4)饲料配置:无王群饲喂炼糖、糖浆、蜂蜜,每5~7天配置一次,无王蜂蜂群可以少喂花粉或不喂花粉,限制哺育少量幼虫,不浪费哺育力,保持采集积极性。(5)工蜂产卵蜂群的形成:繁殖期无王蜂群自失去蜂王、断子脾8~12天,部分工蜂卵巢发育并开始产卵,工蜂积极采蜜采粉育子,但工蜂产卵不规格,一个巢房产多个卵,多数产在巢房壁上,工蜂卵发育成雄蜂的不多,因此消耗饲料较少,哺育量低,工蜂寿命长于正常蜂;当无王蜂群出现工蜂产卵以后,便已成为工蜂产卵蜂群。(6)选定授粉地:授粉地包括农田、保护地、果林和牧草等,地周围环境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水源充足,利于蜜蜂生存繁殖,飞行授粉。授粉地植物要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父母本植物混种,布局合理,不干旱、不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工蜂产卵蜂群为植物授粉方法,由如下过程和步骤组成:(1)选择基础蜂群:根据需要选择以青年蜂和幼年蜂为主的正常繁殖蜂群,无传染性疾病,其中,青年蜂、幼年蜂占繁殖蜂群的55%,做为组织无王蜂群的基础蜂群;(2)青年蜂、幼年蜂集中:从各个基础蜂群中提出有青年蜂、幼年蜂的巢脾抖入一个空蜂箱内,并根据蜂数,1框蜂装入1张巢脾和蜜糖饲料供蜜蜂栖息食用,傍晚开巢门放老蜂飞走,不要将基础群的蜂王带进集中群,继续保持无王群状态;(3)组织无王蜂群:当从基础蜂群提出的青年蜂、幼年蜂已达到2天时,开始组织无王蜂群,首先按需要准备好授粉所使用的蜂箱,然后把青年蜂和幼年蜂集中群蜂,按授粉需要分配到各个授粉箱中,形成无王蜂蜂群:(4)饲料配置:无王蜂群饲喂炼糖、糖浆、蜂蜜,每5~7天配置一次,无王蜂群可以少喂花粉或不喂花粉,限制哺育少量幼虫,不浪费哺育力,保持采集积极性;(5)工蜂产卵蜂群的形成:繁殖期无王蜂群自失去蜂王、断子脾8~12天,部分工蜂卵巢发育并开始产卵,工蜂积极采蜜采粉育子,但工蜂产卵不规格,一个巢房产多个卵,多数产在巢房壁上,工蜂卵发育成雄蜂的不多,因此消耗饲料不大,哺育量低,工蜂寿命长于正常蜂;当无王蜂群出现工蜂产卵以后,便已成为工蜂产卵蜂群;(6)选定授粉地:授粉地包括农田、保护地、果林和牧草,地周围环境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水源充足,利于蜜蜂生存繁殖,飞行授粉;授粉地植物要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父母本植物混种,布局合理,不干旱、不洪涝,方便管理,具备蜜蜂授粉条件;(7)工蜂产卵蜂群进入授粉地:授粉地植物开花前2~3天,将工蜂产卵蜂群放入授粉地,根据授粉地面积、植物品种、控制措施,确定放置蜂群,一般在野外放蜂授粉农田、果林、牧草地每公顷4~10群,每群8?12框蜂;在保护地放蜂授粉,每0.1亩放1000只蜜蜂;在野外较大面积授粉地授粉时,使用标准蜂箱;在保护地较小面积授粉地授粉时,使用小型授粉专用蜂箱:(8)工蜂产卵蜂群延长使用期:授粉时遇到花期长的植物或保护地授粉,消耗授粉蜜蜂,可以补充产卵群工蜂,首先按上述(3)组织无王蜂群的方法,形成工蜂产卵蜂群,然后按需要将工蜂产卵蜂群的工蜂补充给授粉蜂群;补充前将葱捣碎分别置于授粉蜜蜂蜂箱、工蜂产卵蜂群蜂箱中;再将工蜂产卵蜂群的工蜂补充到授粉蜜蜂中,工蜂不互相咬杀,以保证安全补蜂;(9)工蜂产卵群最后处理:授粉结束时,将授粉蜂群内剩余的产卵工蜂群,合并成能够生存的蜂群,每群介绍引入一只处女蜂王,当处女蜂王交尾产卵后进入正常管理,促进繁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凤晨历延芳赵丽梅宋延明牛庆生王海全张伟龙闫昊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