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258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线器,其包含有整线装置,该整线装置设有一个平面部,又该平面部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柱,该绕线柱与平面部形成一个整线空间,该平面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又该每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具有一个弯折角度;借助该绕线柱可供线材绕设,并通过该顶抵部达到避免线材脱落,再借助该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达到弹性包覆线材的效果,而可减少线材有外漏摩擦造成损坏的情形,进而达到延长线材使用寿命的目的,又可达到随使用者自行调整线材绕线长度的功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整线器,其包含有整线装置,该整线装置设有一个平面部,又该平面部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柱,该绕线柱与平面部形成一个整线空间,该平面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又该每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具有一个弯折角度;借助该绕线柱可供线材绕设,并通过该顶抵部达到避免线材脱落,再借助该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达到弹性包覆线材的效果,而可减少线材有外漏摩擦造成损坏的情形,进而达到延长线材使用寿命的目的,又可达到随使用者自行调整线材绕线长度的功效。【专利说明】整线器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整线器,尤指一种可减少线材有外漏摩擦造成损坏的情形,进而达到延长线材使用寿命的目的,又可达到随使用者自行调整线材长度的功效的整线器。
技术介绍
按,一般收整架构,如图1所示,其包含:一整线管10,该整线管10内设有走线空间13,又该走线空间13前后两端形成一入线口 11与出线口 12,该整线管10其走线空间13设有一置线缺口 14,以便于将线材置入该整线管10的走线空间13中,而使线材的两端部可分别穿设整线管10的入线口 11与出线口 12,进而达到整线的功效;现有技术的收整架构,其虽可达到整线的功效,惟却因整线后仅可达到线材集中的功效,而使得大部分线材仍外漏于整线管10外,并造成该线材极易有摩擦的情形,进而使得该线材有损坏的缺失,导致该线材无法供使用者使用,又因线材长度过长,而造成使用者不方便整理放置,进而导致线材易受到拉扯而有损坏的缺失;是故,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欲解决技术困难点之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的收整架构,因该易有线材外漏而造成摩擦的情形,进而使得该线材有损坏、无法供使用者使用的缺失,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线器,可减少线材有外漏摩擦造成损坏的情形,进而达到延长线材使用寿命的目的,又可达到随使用者自行调整线材长度的功效;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整线器,其包含:整线装置,该整线装置设有一个平面部,又该平面部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柱,该绕线柱与平面部形成一个整线空间,该平面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其中,该每一个绕线柱设有顶抵部。其中,该每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具有一个弯折角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整线器,借助该绕线柱可供线材绕设,并通过该顶抵部达到避免线材脱落,再借助该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达到弹性包覆线材的效果,而可减少线材有外漏摩擦造成损坏的情形,进而达到延长线材使用寿命的目的,又可达到随使用者自行调整线材绕线长度的功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展开后供线材卷绕的立体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展开后供线材卷绕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供线材卷绕后包覆的立体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供线材卷绕后包覆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供各线材整线后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供各线材整线调整长度后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现有技术〕10…整线管11…入线口12…出线口13…走线空间 14…置线缺口〔本技术〕20…整线装置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1…平面部22…绕线柱23…顶抵部24…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241…弯折角度25…整线空间30…线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整线器,其包含:整线装置20,该整线装置20设有一个平面部21,又该平面部21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柱22,该绕线柱22设有顶抵部23,又该顶抵部23与平面部21的间形成一个整线空间25,该平面部21两侧各设有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24,又该每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24可为韧性,该每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24具一个弯折角度241 ;请参阅图4、图4A所示,当使用者欲使用本技术时,即可先行将平面部21两侧其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24由第一端201弯折至第二端202,并借助本技术其平面部21设有绕线柱22,即可通过该绕线柱22达到供线材30卷绕设置的功效,进而达到随使用者自行调整线材30的长度的效果,而如图7所示,并借助该绕线柱22设有顶抵部23,而可达到避免线材30绕设后脱落的功效,然,请参阅图5、图5A所示,当使用者将线材30卷绕设置并调整至所需长度后,即可将该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24由第二端202弯折至第一端201,并借助该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24的弯折角度241以达到弯折完整包覆,俾以达到线材30包覆保护的功效,而如图6所示,而可达到保护线材30以避免有刮伤的效果,进而降低线材30损坏的功效;请再参阅图8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借助本技术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柱22,而使得该每一个绕线柱22可设置于同一个平面部21上,又该每一个绕线柱22设有顶抵部23,即借助该每一个绕线柱22皆可供使用者自行选择线材30绕设的形状,而可供使用者于绕设线材30时达到更牢固卷绕的功效,并借助该每一个绕线柱22皆设有顶抵部23,而可避免线材30脱落,进而达到随使用者依所需的长度自行调整绕线柱22的线材30卷绕圈数,俾以达到线材30长度微调的目的,并可更方便供使用者整理线材30。为使本技术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兹与现有技术作一比较分析如下:现有技术:1、线材极易有摩擦的情形,进而使得该线材有损坏的缺失。2、因线材长度过长,而导致线材易受到拉扯而损坏的缺失。本技术优点:1、保护线材以避免有刮伤。2、降低线材损坏。3、随使用者自行调整线材绕线长度。4、线材长度微调。【权利要求】1.一种整线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整线装置,该整线装置设有一个平面部,又该平面部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柱,该绕线柱与平面部形成一个整线空间,又该平面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线器,其特征在于:该每一个绕线柱设有顶抵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线器,其特征在于:该每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具有一个弯折角度。【文档编号】H02G11/00GK203617663SQ201320783905【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专利技术者】何志峯 申请人:欧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线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整线装置,该整线装置设有一个平面部,又该平面部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柱,该绕线柱与平面部形成一个整线空间,又该平面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可弯折的韧性包覆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峯
申请(专利权)人:欧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