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141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反光单元包括六个外凸角单元,外凸角单元包括由三个结构面组成的凸出在底面的直角凸角,六个外凸角单元沿圆周方向排列,六个外凸角单元相邻的底边相接,六个外凸角单元的中心部形成一第一低谷区,相邻的外凸角单元的相邻结构面之间形成一第二低谷区。外凸角单元的底面形成一三角形底面,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为70°,另外两个内角为第二内角,第二内角的角度均为55°。对于不同的任意给定的入视光,其反光的光学性能差别较大,并且会损失亮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反光单元包括六个外凸角单元,外凸角单元包括由三个结构面组成的凸出在底面的直角凸角,六个外凸角单元沿圆周方向排列,六个外凸角单元相邻的底边相接,六个外凸角单元的中心部形成一第一低谷区,相邻的外凸角单元的相邻结构面之间形成一第二低谷区。外凸角单元的底面形成一三角形底面,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为70°,另外两个内角为第二内角,第二内角的角度均为55°。对于不同的任意给定的入视光,其反光的光学性能差别较大,并且会损失亮度。【专利说明】一种改进的反光片
本技术涉及反光片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反光片。
技术介绍
由立体角反光元件构成的反光片己经在交通和人身安全标志等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立体角反光片也已广泛地用于弱光条件下和夜晚时路标的可视度或醒目性。例如,在美国,政府的规定要求在双轮拖车上设置反光材料以提供这些车辆的醒目性。立体角反光片还应用于高能见度的服装。在反光
中底部立体角反光元件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元件一般是三面体结构的,具有基本上互相垂直的三个横面,它们相交于同一个相关点或顶角,还有一与该顶点相对的底部三角形。该元件的对称轴线或光学轴线是穿过立体角并且将立体角元件阵列的内部空间分成三等份。工作状态下,投射在立体角元件阵列底部上的光线在一个横面上反光且再朝向光源。由横向立体角表面的反光可由镜面反射实现,在此情况下,立体角元件阵列的横面涂有一层镜象反射物质,例如铝或银。然而,现有技术的反光片由于结构表面的设计问题,其反光效果人不理想,如局部存在反光盲区,对于不同的任意给定的入视角,其反光的光学性能差别较大,并且会损失亮度,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它对于不同的任意给定的入视光,其反光的光学性能差别较大,并且会损失亮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包括一底面和若干反光单元,反光单元成型于底面之上,反光单元包括六个外凸角单元,外凸角单元包括三个边缘相接并且相互垂直的结构面,三个结构面组成一凸出在底面的直角凸角,六个外凸角单元沿圆周方向排列,六个外凸角单元相邻的底边相接,六个外凸角单元的中心部形成一第一低谷区,相邻的外凸角单元的相邻结构面之间形成一第二低谷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凸角单元的底面形成一三角形底面,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为70° ,另外两个内角为第二内角,第二内角的角度均为5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凸角单元的底面形成一三角形底面,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的角度大于60°、另外两个内角为第二内角,第二内角相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光单元具有第一对称面,第一对称面垂直于底面,六个外凸角单元以第一对称面为对称平面对称分布;其中三个外凸角单元交错排列在第一对称面的一侧,中间的外凸角单元的第一内角的顶点重叠于第一对称面,与第一内角相对的底边平行于第一对称面,另外两个外凸角单元拼接在中间的外凸角单元的两侧,另外的两个外凸角单元中相对于第一内角的底边均重叠第一对称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光单元的每一个外凸角单元的其中一个顶点重叠于一点,相邻的外凸角单元的底边重叠,六个外凸角单元的三角形底面接装成一六边形,一个反光单元具有六个凸出的尖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别位于第一对称面的两侧、三角形底面的第二内角相邻的两个外凸角单元的相邻的结构面的夹角为98°,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和第二内角相邻的两个外凸角单元的相邻的结构面的夹角为8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凸角单元的最高点到底面的高度为0.04?0.05mm,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的顶点到对面底边的高度为0.10?0.15mm,三角形底面的第二内角的顶点到对面底边的高度为0.13?0.17mm。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凸角单元的最高点到底面的高度为0.048mm,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的顶点到对面底边的高度为0.13_,三角形底面的第二内角的顶点到对面底边的高度为0.15mm。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对于不同的任意给定的入视光,其反光的光学性能差别较大,并且会损失亮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反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E方向的投影图。图3是图1中F方向的投影图。图中:1、外凸角单元2、结构面3、第一对称面a、第一内角b、第二内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包括一底面和若干反光单元,反光单元成型于底面之上,反光单元包括六个外凸角单元1,外凸角单元I包括三个边缘相接并且相互垂直的结构面2,三个结构面2组成一凸出在底面的直角凸角,六个外凸角单元I沿圆周方向排列,六个外凸角单元I相邻的底边相接,六个外凸角单元I的中心部形成一第一低谷区,相邻的外凸角单元I的相邻结构面2之间形成一第二低谷区,第一低谷区和第二低谷区连通。外凸角单元I的底面形成一三角形底面,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a的角度大于60°、另外两个内角为第二内角b,第二内角b相等。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外凸角单元I的底面形成一三角形底面,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a为70°,另外两个内角为第二内角b,第二内角b的角度均为55°。本技术结构简单,对于不同的任意给定的入视光,其反光的光学性能差别较大,并且会损失亮度。反光单元的每一个外凸角单元I的其中一个顶点重叠于一点,相邻的外凸角单元I的底边重叠,六个外凸角单元I的三角形底面接装成一六边形,一个反光单元具有六个凸出的尖部。反光单元具有第一对称面3,第一对称面3垂直于底面,六个外凸角单元I以第一对称面3为对称平面对称分布;其中三个外凸角单兀I交错排列在第一对称面3的一侧,中间的外凸角单元I的第一内角a的顶点重叠于第一对称面3,与第一内角a相对的底边平行于第一对称面3,另外两个外凸角单元I拼接在中间的外凸角单元I的两侧,另外的两个外凸角单元I中相对于第一内角a的底边均重叠第一对称面3。分别位于第一对称面3的两侧、三角形底面的第二内角b相邻的两个外凸角单元I的相邻的结构面2的夹角d为98°,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a和第二内角b相邻的两个外凸角单元I的相邻的结构面2的夹角c为84°。外凸角单元I的最高点到底面的高度h3为0.04?0.05mm,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a的顶点到对面底边的高度hi为0.10?0.15mm,三角形底面的第二内角b的顶点到对面底边的高度h2为0.13?0.17_。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外凸角单元I的最高点到底面的高度h3为0.048mm,三角形底面的第一内角a的顶点到对面底边的高度hi为0.13mm,三角形底面的第二内角b的顶点到对面底边的高度h2为0.15mm。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包括一底面和若干反光单兀,反光单兀成型于底面之上,反光单元包括六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包括一底面和若干反光单元,反光单元成型于底面之上,反光单元包括六个外凸角单元(1),外凸角单元(1)包括三个边缘相接并且相互垂直的结构面(2),三个结构面(2)组成一凸出在底面的直角凸角,其特征在于:六个外凸角单元(1)沿圆周方向排列,六个外凸角单元(1)相邻的底边相接,六个外凸角单元(1)的中心部形成一第一低谷区,相邻的外凸角单元(1)的相邻结构面(2)之间形成一第二低谷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