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透视关系交互创建三维曲线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透视关系交互创建三维曲线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已成为当前工程应用领域的主流。它不仅拓展了设计创意的作用空间、超越了传统二维设计技术的表现局限,还缩短了产品设计、建模、欣赏与生产的空间间隔。现行的三维模型创建方法主要有两种:参数化建模与逆向工程。参数化建模是利用诸如Maya和AutoCAD等商业三维造型系统,通过设置和调整基本几何体的参数或变量模型来构造三维模型。这些系统的功能基本上是以大量预定义对象和指令按钮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详细设计的结果表达,其复杂而又专业化的操作流程对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设计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该方式将设计者流畅的设计思路打碎为一个个WIMP(Windows,Icon,Menu,Pointer)事件,使设计者的注意力经常要转移到控件的操作上面,不利于创新设计思想的产生和表达。逆向工程则是利用三维扫描设备来直接反求实物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但这种方式不仅代价昂贵又依赖于已存物体,其大量测试点需要进行复杂的后期处理,且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透视关系交互创建三维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设计意图绘制二维草图曲线;对所述二维草图曲线的轮廓笔画进行笔画规整,以获取规整后的二维草图曲线;对所述规整后的二维草图曲线进行意图识别;依据识别的结果创建所述规整后的二维草图曲线的三维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透视关系交互创建三维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设计意图先后绘制的两条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步骤2,去除所述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的轮廓笔画中重复的采样点,以获取单一的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的轮廓笔画;对所述单一的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的轮廓笔画进行平滑滤波,以获取平滑滤波后的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的轮廓笔画;重新对所述平滑滤波后的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的轮廓笔画进行采样,以获取采样点集,以获取规整后的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步骤3,对在同一视图下先后绘制的两条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按照采样点对所述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分别进行三次方贝塞尔曲线拟合,以获取拟合后的两条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步骤4,当先后绘制的两条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不重合时,包括:步骤41,连接所述两条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的起点形成一条直线,计算辅助立方体在该视图下各个消失点到所述直线的距离,取所述距离最小的消失点作为对称识别的辅助消失点;步骤42,顺次计算所述拟合后的所述二维草图曲线上S′1的采样点与所述辅助消失点之间的连线和所述拟合后的所述二维草图曲线S′2的交叉点,作为所述拟合后的两条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的对称点;步骤5,持续进行上述步骤3至步骤4,直至所述拟合后的二维草图曲线S′1上的所有采样点均获得相应的对称点;步骤6,当先后绘制的两条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重合时,包括:步骤61,连接一条所述二维草图曲线S1或者S2的起止点,形成一条直线;步骤62,计算辅助立方体在该视图下各个消失点到所述直线的距离,取距离最小的消失点作为对称识别的辅助消失点;步骤63,从所述辅助消失点向所述二维草图曲线S1或者S2做切线,切点作为所述二维草图曲线S1或者S2的分割点,将曲线分为两段;步骤64,按照顺序选择所述二维草图曲线S1上的采样点,连接所述采样点与所述对称识别的辅助消失点形成一条直线,所述直线与所述二维草图曲线S2的交点即为所述S1上的采样点对应的意图对称点;步骤7,依据识别的结果创建所述规整后的二维草图曲线的三维曲线,具体包括:对在同一视图下先后绘制的两条二维草图曲线S1和S2拟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