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方法包括:初始化粒子群;测试路径,计算适应度函数值;在采用可行性规则进行约束求解的基础上,将粒子群分为可行粒子和不可行粒子并将其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基于冒泡排序法保留违反程度较低的不可行粒子并将其放入可行粒子群中,弥补全局最优点位于约束边界附近的问题;最终求解出缺陷代码最短路径,避免粒子群算法应用于面向路径的代码审计时易陷入早熟收敛等问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安全
,特别涉及路径搜索、粒子群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一般稍大规模的计算机程序通常包含数万到数十万行代码,单纯的人工评审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行的,因此多借助自动化工具来完成该工作。静态分析是代码评审工具的主要应用技术,它是指无需运行被测代码,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找出代码隐藏的错误和缺陷,如参数不匹配,有歧义的嵌套语句,错误的递归,非法计算,可能出现的空指针引用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类静态分析技术已比较成熟。用于静态缺陷检测的静态分析技术有很多,代表性的包括:抽象解释、自动定理证明、模型检查、约束求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云计算代码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初始化粒子群;测试路径,计算适应度函数值;在采用可行性规则进行约束求解的基础上,将粒子群分为可行粒子和不可行粒子并将其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基于冒泡排序法保留违反程度较低的不可行粒子并将其放入可行粒子群中;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最终求解出缺陷代码最短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康,王立进,张玲,李伟,李星,马艳彬,徐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