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专利>正文

钢管的卸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645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1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的卸料机构,若干辊子组成主辊道,并依靠牵引链进行驱动旋转,带动辊子上方的钢管向前送进,翻板设置在两支辊子之间,翻板通过一端的旋转轴可枢转地安装在机架上;在机架外侧安装有集料架,内侧安装有翻转气缸,翻转气缸的一端枢接在机架上,另一端枢接在翻板的底部;气缸正常状态缩缸时,翻板的顶平面低于主辊道的顶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操作人员从主辊道上之间逐根卸料的劳动强度,实现在流水线不停止的状态下卸料,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与连续生产。采用柔软的缓冲层减少卸料时钢管与设备之间的碰撞,有效的保护钢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与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的卸料机构,若干辊子组成主辊道,并依靠牵引链进行驱动旋转,带动辊子上方的钢管向前送进,翻板设置在两支辊子之间,翻板通过一端的旋转轴可枢转地安装在机架上;在机架外侧安装有集料架,内侧安装有翻转气缸,翻转气缸的一端枢接在机架上,另一端枢接在翻板的底部;气缸正常状态缩缸时,翻板的顶平面低于主辊道的顶平面。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操作人员从主辊道上之间逐根卸料的劳动强度,实现在流水线不停止的状态下卸料,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与连续生产。采用柔软的缓冲层减少卸料时钢管与设备之间的碰撞,有效的保护钢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与成品率。【专利说明】钢管的卸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生产流水线设备领域,尤其是钢管的卸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钢管的生产流水线在卸料段进行人工卸料,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节奏太紧张,存在人身安全隐患;而且需要暂停流水线的持续送进,影响了生产的连续性与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钢管生产的卸料段操作人员工作量大,安全性差等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的钢管的卸料机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管的卸料机构,若干辊子组成主辊道,并依靠牵引链进行驱动旋转,带动辊子上方的钢管向前送进,翻板设置在两支辊子之间,翻板通过一端的旋转轴可枢转地安装在机架上;在机架外侧安装有集料架,内侧安装有翻转气缸,翻转气缸的一端枢接在机架上,另一端枢接在翻板的底部;气缸正常状态缩缸时,翻板的顶平面低于主辊道的顶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翻板为悬臂梁结构。翻板顶部与集料架内侧,设置有橡胶层或者缓冲材料。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操作人员从主辊道上之间逐根卸料的劳动强度,实现在流水线不停止的状态下卸料,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与连续生产。采用柔软的缓冲层减少卸料时钢管与设备之间的碰撞,有效的保护钢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与成品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1、集料架;2、旋转轴;3、滚轮;4、机架;5、气缸;6、辊子;7、翻板;8、牵引链;9、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钢管生产流水线的卸料段,若干辊子6依靠两端的滚轮3支撑在流水线的机架4上形成主辊道,并依靠辊子6 —端的牵引链8进行驱动旋转,带动辊子6上方的钢管9向前送进。本专利技术的翻板7设置在两支辊子6之间,如图2所示,悬臂结构的翻板7通过一端的旋转轴2可枢转地安装在机架4上,在机架4的安装有旋转轴2 —侧的外侧安装有集料架1,内侧安装有翻转气缸5,翻转气缸5的一端枢接在机架4上,另一端枢接在翻板7的底部。气缸5正常状态缩缸时,翻板7的顶平面低于主辊道的顶平面。翻板7顶部与集料架I内侧,设置有橡胶层或者缓冲材料。实际工作时,当一批钢管9在主辊道上输送到位之后,检测开关启动翻转气缸5,气缸5的顶杆伸出使翻板7围绕着旋转轴2翻转,当翻板7顶平面高于主辊道的顶平面时,主辊道上的钢管9被转移支承到翻板7上;当翻板7继续翻转至一定的角度时,例如15?30度,钢管9的重力分力克服了摩擦力,钢管9在翻板7上滚动并依次滑入集料架I内,可利用起吊设备等转移;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轨道代替集料架I以转移至下一个工序。此时气缸5的顶杆缩缸,使翻板7复位并等待下一批的钢管9的继续送入。在此过程中,后续的钢管9可以在主辊道上进行持续送进,不需要停止生产线来进行卸料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的卸料机构,若干辊子(6)组成主辊道,并依靠牵引链(8)进行驱动旋转,带动辊子(6)上方的钢管(9)向前送进,其特征在于:翻板(7)设置在两支辊子(6)之间,翻板(7)通过一端的旋转轴(2)可枢转地安装在机架(4)上;在机架(4)外侧安装有集料架(1),内侧安装有翻转气缸(5),翻转气缸(5)的一端枢接在机架(4)上,另一端枢接在翻板(7)的底部;气缸(5)正常状态缩缸时,翻板(7)的顶平面低于主辊道的顶平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翻板(7)为悬臂梁结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翻板(7)顶部与集料架(I)内侦U,设置有橡胶层或者缓冲材料。【文档编号】B65G47/46GK103818716SQ201210463179【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专利技术者】陈晓 申请人:陈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的卸料机构,若干辊子(6)组成主辊道,并依靠牵引链(8)进行驱动旋转,带动辊子(6)上方的钢管(9)向前送进,其特征在于:翻板(7)设置在两支辊子(6)之间,翻板(7)通过一端的旋转轴(2)可枢转地安装在机架(4)上;在机架(4)外侧安装有集料架(1),内侧安装有翻转气缸(5),翻转气缸(5)的一端枢接在机架(4)上,另一端枢接在翻板(7)的底部;气缸(5)正常状态缩缸时,翻板(7)的顶平面低于主辊道的顶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