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绿化装置及其自动水循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283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绿化装置及其自动水循环系统,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底部的水槽、位于水槽内的水泵以及位于水槽上方的循环式供水管路,供水管路包括垂直设置的上水段和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内由上而下呈“S”形分布的灌溉段,灌溉段设置有向垂直绿化装置滴水的滴水孔;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的信息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以便能够根据湿度信息及时浇水,并且不过量浇水,在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量的同时充分地节约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障植物在生命周期内健康存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垂直绿化装置及其自动水循环系统,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底部的水槽、位于水槽内的水泵以及位于水槽上方的循环式供水管路,供水管路包括垂直设置的上水段和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内由上而下呈“S”形分布的灌溉段,灌溉段设置有向垂直绿化装置滴水的滴水孔;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的信息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以便能够根据湿度信息及时浇水,并且不过量浇水,在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量的同时充分地节约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障植物在生命周期内健康存活。【专利说明】一种垂直绿化装置及其自动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属于城市绿化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墙面垂直绿化的自动水循环系统以及采用所述自动水循环系统的垂直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日益显现。为了改善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和美观性,人们越来越注重周围生活环境的绿化,不但扩大了花草树木、绿色草坪的平面绿化,而且也出现了墙面的垂直绿化。墙面的垂直绿化不仅不占用城市平面公共空间,而且能够美化环境,保护建筑物墙体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轻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对大气影响,夏季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实现保暖效果必将成为一种绿化趋势。但是,现有的墙面垂直绿化装置一般采用常用的灌溉技术,在垂直绿化装置的上部安装有浇水装置,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浇水装置浇出的水从垂直绿化装置的上部一直渗透至底部。但是,此种浇水方式需要人工查看垂直绿化装置的湿度,控制浇水装置进行浇水,非常麻烦,而且此种灌溉方式存在浇灌不均匀、不全面的问题。若浇水装置浇水较慢,则不能够保证底部植物能够及时的获取充足的水分,若浇水较快,则大量水从出水口流出,不但对水资源造成浪费,还会对墙体和地面造成污染,如在北方的冬天甚至会造成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绿化装置的自动水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垂直绿化装置的自动水循环系统浇灌不均匀,不全面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种植介质流失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垂直绿化装置的自动水循环系统,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底部的水槽、位于水槽内的水泵以及位于水槽上方的循环式供水管路,供水管路包括垂直设置的上水段和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内由上而下呈“S”形分布的灌溉段,灌溉段设置有向垂直绿化装置滴水的滴水孔;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器,垂直绿化装置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与水泵电连接,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为了保证水槽内的水量,水槽通过调节阀与水源相接,所述水槽内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水位计,控制器接收水位计的信息并控制调节阀的状态。当水位低于限定水位线时,控制器控制调节阀开,水源向水槽内进水,达到一定水位时,控制器控制调节阀关闭。为了实现对自动水循环系统的统一管理,控制器通过网络与控制中心或用户终端通讯,从而能够实时对自动水循环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控,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检修。优选的,在水槽内安装有过滤装置,用于滤除杂质,避免杂质对水泵造成损害,同时避免堵塞滴水孔。为了防止水槽内的水过多外溢,在水槽内安装有排水管,当水槽内水位高于水位警戒线时,水从排水管流向指定地点,避免污染与浪费。优选的,在湿度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水泵定时启停。从而保证自动水循环系统能够定时定量浇水,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基于上述自动水循环系统的设计,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垂直绿化装置,绿化装置包括多组绿化模块,每组绿化模块包括承载架以及位于承载架内的插接块,承载架的横向搁板为倾斜状,插接块倾斜安装在承载架内,插接块内装有基质,垂直绿化装置包括自动水循环系统,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底部的水槽、位于水槽内的水泵以及位于水槽上方的循环式供水管路,供水管路包括垂直设置的上水段和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内由上而下呈“S”形分布的灌溉段,灌溉段设置有向垂直绿化装置滴水的滴水孔;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器,垂直绿化装置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与水泵电连接,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绿化装置的承载架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灌溉段穿过安装孔,插接块的顶部后端形成缺口,灌溉段位于缺口的上方,缺口内开设有进水口,灌溉段的水从进水口进入插接块。优选的,湿度传感器嵌装于任一插接块中的基质内。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插接块的底部装有存水介质,基质位于存水介质上面。其中,垂直绿化装置承载架的外侧面安装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为自动水循环系统供电。为了保证绿化装置内的植物用水均匀、透彻,在承载架的搁板上和插接块的顶部、底部均开设有漏水孔,漏水孔为横向细长条状,插接块内安装有水量调节隔片,水量调节隔片上开设有横向细长条状漏水孔。则移动插接块或搁板内的调节隔片进行针对性的水量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垂直绿化装置的自动水循环系统的灌溉段在垂直绿化装置内由上而下呈“S”形分布,能够对垂直绿化装置进行充分、全面、均匀的灌溉。自动水循环系统的控制器能够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垂直绿化装置的湿度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以便能够及时浇水,并且不过量浇水,在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量的同时充分地节约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障植物在生命周期内健康存活。在湿度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控制器依然保障对垂直绿化装置内的植物进行定时、定量浇水。真正做到自动按需按时浇水,在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量的同时充分地节约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比传统粗放式人工浇水方式可节约2/3用水量,降低了人工与时间成本。同时,多余的水以及在室外使用条件下的雨水可通过水槽进一步收集,以便重复利用,节约了能源。本技术的垂直绿化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模块化生产,能够快速组装,插接块可在承载架内自由更换,降低维护与使用成本,水量调节隔片可根据种植植物的喜水特性调节漏水孔的大小,增加或减少插接块的储存水量。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自动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绿化模块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插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垂直绿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垂直绿化装置的自动水循环系统,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器,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底部的水槽1、位于水槽I内的水泵2以及位于水槽I上方的循环式供水管路。其中,在水槽I内盛装有适量的水,水泵2将水槽I内的水抽取至供水管路中,供水管路为垂直绿化装置供水。垂直绿化装置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与水泵2电连接,控制水泵2的工作状态。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号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2工作,增大供水量;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号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2停止工作,减小供水量。供水管路包括垂直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绿化装置的自动水循环系统,所述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底部的水槽、位于水槽内的水泵以及位于水槽上方的循环式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包括垂直设置的上水段和位于垂直绿化装置内由上而下呈“S”形分布的灌溉段,所述灌溉段设置有向垂直绿化装置滴水的滴水孔;所述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垂直绿化装置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水泵电连接,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南唐正凯管政秦英斌张步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