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岩破裂多参量复合测量装置及布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9960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0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煤岩破裂多参量复合测量装置及布置方法,属于煤矿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煤岩应力、煤岩声发射、煤岩电磁辐射、煤岩温度、煤体湿度传感器集成为一体,构成多参量测量复合传感器,将传感器连接数据采集器,可实现对五种监测数据的采集;复合测量装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屏蔽作用良好、稳定性好、可循环使用等特点;空心厚壁圆筒采用不锈钢材料,强度可靠、可回收再次使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传感器布置方法确保在开采过程中对预开采煤层不同断面进行监测,避免因井下构造或开采造成各断面受力不平衡导致监测数据缺失进而发生灾难性突发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岩破裂多参量复合测量装置及布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煤岩破裂多参量复合测量装置及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冲击地压是指煤岩体在受外界扰动瞬间失稳破坏时,释放出很大能量而引起的以猛烈震动和爆发式破坏为特征的矿山动力现象,是矿井的一大自然灾害;由于冲击地压灾害瞬时突发性、机理复杂性、分布广泛性以及破坏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冲击地压的预测工作变得复杂。目前,冲击地压灾害预测方法主要有煤岩应力监测、声发射监测、电磁辐射监测、煤岩温度监测、微震监测等,然而这些监测设备大多为单孔同一平面布置,只是针对单个因素或单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往的监测设备忽视了监测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缺乏监测信息的时空关系对比分析,可能会导致关键信息的丢失,给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带来困难;②多种传感器布置到同一钻孔,长期监测时塌孔导致传感器稳定性较差,同时回收困难,造成浪费;③多种传感器复合到一起不仅易受人工及周围噪音的干扰,测量信号本身之间也相互干扰,监测过程中甚至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监测结果,预测准确率降低。以上缺陷制约了灾害预测准确率的提高,此外现场研究发现冲击地压灾害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煤岩破裂多参量复合测量装置及布置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岩破裂多参量复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复合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微处理器、键盘和显示器,其中,所述的复合传感器包括一个空心厚壁圆筒、套管、第一煤岩应力传感器、第二煤岩应力传感器、煤岩声发射传感器、煤岩电磁辐射传感器、煤岩温度传感器和煤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的空心厚壁圆筒为一个无上端盖的空心圆柱体,其侧壁和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多个通孔;所述的煤岩电磁辐射传感器通过第一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底端;用于测量矿井水平方向应力的第一煤岩应力传感器通过第二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侧壁;用于测量矿井竖直方向应力的第二煤岩应力传感器通过第三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侧壁;煤岩温度传感器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岩破裂多参量复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复合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微处理器、键盘和显示器,其中,所述的复合传感器包括一个空心厚壁圆筒、套管、第一煤岩应力传感器、第二煤岩应力传感器、煤岩声发射传感器、煤岩电磁辐射传感器、煤岩温度传感器和煤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的空心厚壁圆筒为一个无上端盖的空心圆柱体,其侧壁和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多个通孔;所述的煤岩电磁辐射传感器通过第一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底端;用于测量矿井水平方向应力的第一煤岩应力传感器通过第二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侧壁;用于测量矿井竖直方向应力的第二煤岩应力传感器通过第三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侧壁;煤岩温度传感器通过第四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侧壁;煤岩湿度传感器通过第五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侧壁;煤岩声发射传感器通过第六通孔固定于空心厚壁圆筒的侧壁;空心厚壁圆筒外侧还套有一个套管;所述的空心厚壁圆筒和套管均采用具有屏蔽作用的不锈钢材料;所述的空心厚壁圆筒和套管之间还设置有滚轮;所述的复合传感器设置于被测矿井两侧孔的底端,其空心厚壁圆筒的底端朝向孔的底端;所述的信号调理器包括第一信号调理器、第二信号调理器、第三信号调理器、第四信号调理器、第五信号调理器和第六信号调理器;所述的第一煤岩应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第二煤岩应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煤岩声发射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信号调理器的输入端,煤岩电磁辐射传感器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浩关爱民尹万蕾祝兆和李忠华朱丽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