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346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穿过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连接电凝线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凝探头包括两个探头,两个探头枢轴连接;电凝探头上还设置操纵线,操纵线尾端连接控制手柄;电凝探头固定于基座上,基座中空,电凝线与操纵线均通过基座内孔。电凝探头可以绕连接点旋转,操纵线上下运动,其运动带动连接点,可以转化为探头的旋转运动,达到调节探头角度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圆柱形的电凝探头改为两个,可以增加灼烧范围;两个探头枢轴连接可绕连接点旋转,旋转角度通过操纵线的运动和探头、基座、操纵线的连接关系调整,通过拉动操纵线,可以调整两个探头的开口大小从而变更灼烧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一种良性气道狭窄治疗过程中,穿入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电凝的电凝探头。
技术介绍
良性气道狭窄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经常需要应用可弯曲支气管镜对狭窄部分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段之一是经可弯曲支气管镜对狭窄部分进行电凝,通过高频电流集中于与之接触的一个点上,对人体局部组织产生热量,烧灼病变部位够缓解气道狭窄。手术需要支气管镜、高频电烧灼仪及与之配套的电刀、电凝探头、圈套等器械。临床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将中心电极板绑在患者的下肢,按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操作,局部麻醉后经鼻进镜,确认病变部位后将镜尖端送至病灶附近,将电凝探头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孔插入,使其接触至病灶表面,开启治疗仪,选择最佳治疗模式,脚踏开关开始烧灼,当管腔通畅后停止操作。所述的电凝探头在本领域又称作高频电刀。由于可弯曲支气管镜活检孔道内径的限制,目前的电凝探头呈圆柱形,直径约2mm,有效电凝长度约2.5mm,灼烧范围比较小,效率较为低下。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609409U”、申请号“201020118429.8”、名称为“一种改良的医用高频电刀”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频电刀,包括电刀头和外壳,所述电刀头上套有一个耐高温绝缘套管,耐高温绝缘套管可根据手术野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长度。此专利技术增加了电凝轴向灼烧范围,但是在径向上仍然受到支气管镜活检孔道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灼烧范围较小这一不足,提供一种灼烧范围大,并且可调节径向范围的电凝探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穿过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连接电凝线和电极,所述的电凝探头包括两个电极,两个电极枢轴连接;电极上还设置操纵线,操纵线由卡口和钢丝组成,卡口控制两个电极转动,钢丝尾端连接控制手柄;电极固定于基座上,基座中空,电凝线与钢丝均通过基座内孔。电极可以绕连接点旋转,操纵线上下运动,其运动带动连接点,可以转化为电极的旋转运动,达到调节电极角度的作用。调节的角度可为0°~180°之间,优选设置0°、60°、120°、180°四档,在手柄上设置,钢丝尾端移动到四个档位上,控制两个电极开阖角度。电极、操纵线及基座的连接方式可为多种,优选的连接方式,电凝探头还包括两片连接片,两个电极枢轴连接,两端固定于基座;电极尾端与连接片相连,两个连接片相互连接;所述的操纵线连接在连接片的连接点上。较佳的连接方式是,所述的操纵线由卡口和钢丝组成,卡口卡接两个电极的连接轴上;两个电极尾端均设有滑道,所述的连接轴沿两个电极的滑道垂直移动;所述的两个电极外沿,铆接于基座异侧,连接点以基座中心为基准成中心对称,两个电极绕连接点旋转。这种连接方式使基座旁无凸出物体,基座可以陷入可弯曲的支气管镜中,加长了有效电凝长度,节省空间。所述的电凝线一端连接正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电极上。优选的,所述的两个电极为半圆柱形探头。所述的电极头端为圆弧形。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半圆电极直径为2mm,长度为3mm。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将圆柱形的电凝探头改为两个,可以增加灼烧范围;两个探头枢轴连接可绕连接点旋转,旋转角度通过操纵线的运动和电极、基座、操纵线的连接关系调整,通过拉动操纵线,可以调整两个电极的开口大小从而变更灼烧范围,有利于手术者的操作;电极连接方式选择用电极外沿铆接基座异侧的形式,连接点以基座中心为基准中心对称,操纵线卡口卡接于电极的连接轴上,电极尾端设有滑道,这种方式使基座旁无凸出物体,可以陷入支气管镜中,加长有效电凝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灼烧范围,提高术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操纵线和探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电极11-滑道2-操纵线21-卡口22-钢丝3-基座4-连接轴5-连接片6-控制手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穿过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连接电凝线和电极,所述的电凝探头包括两个电极1,两个电极枢轴连接;电极1上还设置操纵线2,操纵线由卡口21和钢丝22组成,卡口21控制两个探头转动,钢丝22尾端连接控制手柄;电极1固定于基座上,基座3中空,电凝线与钢丝均通过基座3内孔。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共有两个电极1,均为半圆柱体,电极1顶端用于电凝,底部用于连接,连接部分制作成片状方便连接。电极连接部分的外侧有孔,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于基座两侧,每个探头均可绕连接点旋转0°-180°,电极绕连接点旋转角度设置4个固定点,分别为0°、60°、120°和180°。电极连接部分的底端有滑道,滑道为曲线形,连接轴4穿过电极连接部分的滑道11形成枢轴连接。由于电极连接部分的外侧连接基座3,因此当拉动连接轴上下运动时,两个电极将同时绕连接点旋转。连接轴3上安装操纵线2,操纵线由卡口21和钢丝22组成,卡口21卡接与连接轴上,钢丝22连接手柄,通过远程手控制柄6的上下移动来控制电极的开阖角度,手柄控制采用绝缘材料。基座是中空的结构,操纵线2和电凝线均可通过基座3内部。两根电凝线一端分别连接两个电极1,另一端连接正极,通电后通过两个探头到点对气管内部进行电凝。实施例3:如图4所示的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其余同实施例2,其中电凝探头还包括两个连接片5,电极连接部分的顶部有孔,通过连接件连接两个电极1及基座3,电极绕中心支撑点转动。电极连接部分的底端与连接片相连,连接片再互相连接,形成一个菱形,操纵线2的卡口22卡接于连接片的部分。实施例4: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其余同实施例2,所述的两个半圆形探头的直径为2mm,长度为3mm,探头的头端为圆弧形。实施例5: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使用时,通过手柄6控制操纵线2,使电极1先处于闭合状态,以便通过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从支气管镜末端伸出,电凝探头上连接的电凝线和操纵线2通过基座3穿过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从支气管镜的开口处穿出,穿出的电凝线连接电凝发生器的正极,穿出的操纵线2连接手柄6以便操纵。手术过程中,根据烧灼部位的范围,调节手柄6到60°、120°、180°的范围,手柄6带动操纵线6前后拉伸,继而连接片5产生相对运动,使电极1绕连接轴4转动到指定的开阖角度,然后进行灼烧。灼烧完毕,手柄6控制操纵线2,使电极1再次处于闭合状态,以便从支气管镜活检孔道中退出。以上已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穿过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连接电凝线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凝探头包括两个探头(1),两个探头枢轴连接;电凝探头(1)上还设置操纵线(2),操纵线由卡口(21)和钢丝(22)组成,卡口(21)控制两个探头转动,钢丝(22)尾端连接控制手柄;电凝探头(1)固定于基座上,基座(3)中空,电凝线与钢丝均通过基座(3)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支气管镜的电凝探头,穿过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连接电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凝探头包括两个电极(1),两个电极枢轴连接;电极(1)上还设置操纵线(2),操纵线由卡口(21)和钢丝(22)组成,卡口(21)控制两个电极转动,钢丝(22)尾端连接控制手柄;电极(1)固定于基座上,基座(3)中空,电凝线与钢丝均通过基座(3)内孔,所述的电凝线一端连接正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电极上,操纵线与电极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卡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小蒙周国武张伟白冲李强王琴王湘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