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大鹏专利>正文

立体爱心太极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340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7:22
立体爱心太极球,属产品发明专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易经太极球;其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堪称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的立体化,被分开的两部分相互合抱、对称、相切,每部分的每个曲面都是由无穷多条半圆弧构成,每条半圆弧都与相邻曲面上的对应的半圆弧内切或外切;球体表面是两个曲面太极图,同时又是两个曲面爱心图;相切和对称等基本原理更好地解释了有形物体及抽象事物更应具有的流畅、平滑、过渡等的关系,可更科学合理地解释和指导人们理解和处理几乎所有事物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作为工艺品、礼品和教具等,其流畅、美观、合理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也可使其更受人们喜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立体爱心太极球,属产品专利
,特别涉及易经太极球;其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堪称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的立体化,被分开的两部分相互合抱、对称、相切,每部分的每个曲面都是由无穷多条半圆弧构成,每条半圆弧都与相邻曲面上的对应的半圆弧内切或外切;球体表面是两个曲面太极图,同时又是两个曲面爱心图;相切和对称等基本原理更好地解释了有形物体及抽象事物更应具有的流畅、平滑、过渡等的关系,可更科学合理地解释和指导人们理解和处理几乎所有事物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作为工艺品、礼品和教具等,其流畅、美观、合理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也可使其更受人们喜爱。【专利说明】立体爱心太极球
本专利技术属产品专利技术
,特别涉及易经立体太极球。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传统平面太极图,不能更好地反映事物本应是立体的这一本质,因为任何平面都只是为解决问题而假设出来的,在其被放大后就都不再是平面,而现有的立体太极球虽然可对传统的平面太极图作一些弥补,但却未能解决立体太极球和平面太极图一样都必须遵守的一些最基本原理,即,整个球体被分成代表阴阳的两部分,该两部分必须相互对称,分开两部分的曲面与球面必须内切,曲面亦被分成两部分,该两部分亦必须相互对称且相互外切,每部分曲面都由无穷多条半圆弧共同组成,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平面太极图及现有立体太极球在上述最基本原理方面的不足,从而对抽象思维和哲学作出更准确更接近自然的解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爱心太极球。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通过球心作一辅助平面,切球现第一辅助性平面圆,在该第一辅助性平面圆上作一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即,在一平面圆中,过圆心作一辅助直线,与圆周相交于两点,以一交点到圆心之间直线的中点为圆心,以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在辅助直线的一侧作一半圆弧,以同样方式,以另一交点到圆心之间直线的中点为圆心,以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在辅助直线的另一侧作一半圆弧,外切于圆心的两条半圆弧分别与平面圆内切于两交点处并呈现一 “S”或反“S”形曲线,该曲线平分平面圆为相互环抱的两部分,即构成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过其中一鱼尾尖端点,在过该端点的第一辅助性平面圆的切线和两鱼尾尖端点之间,近切点的小半圆弧所在的一侧作无穷多个垂直于第一辅助性平面圆的辅助性平面,切球现无穷多个大小不等的辅助性平面圆,在每个辅助性平面圆上作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并使“S”或反“S”形曲线的扭转方向一致;用同样的方式,过点另一鱼尾尖端点作一切线,完成类似的步骤;所有无穷多个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中的“S”或反“S”形曲线共同构成的曲面平分球体为两部分,将两部分相合即完成立体爱心太极球的内部结构;第一辅助性平面圆中的“S”或反“S”形曲线在两侧半球球面上的投影又把整个立体爱心太极球的球面分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每一部分皆为一曲面爱心图,即完成立体爱心太极球的外部即球面形态;若把第一辅助性平面圆中阴阳鱼的分界线所呈现出的“S”或反“S”形曲线在两侧球面上的两条投影中无穷多对相互对称的点相连接,这些无穷多条连线所构成的曲面又可将整个球体分成与上述分法完全不同的阴阳鱼相互环抱的两部分,即另一类型的立体太极球;第一辅助性平面圆中阴阳二鱼的鱼眼,同时也是垂直于该平面且经过球心的另一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中阴阳二鱼的鱼眼,还是两种不同分割法中呈现的两种不同的立体阴阳鱼的鱼眼;立体爱心太极球内部结构及球面上的曲面爱心形图,除颜色外皆以球心为对称点而完全对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内切和外切的基本原理等更好地解释了有形物体及抽象事物更应具有的流畅、平滑、过渡等的衔接关系,可更科学合理地解释和指导人们理解和处理人与人、国与国等几乎所有事物之间及内部的关系。作为工艺品和礼品等,其流畅、美观、合理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的曲面爱心图形也可大大增加其附加值。【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立体爱心太极球的俯视图,同时亦是立体爱心太极球被分开的两部分中的上部分的俯视图。大圆:球体表面轮廓线,亦即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的外沿所形成的圆;“S”形曲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又被一“S”或反“S”形曲线平分为两部分,此即为该曲线在球体上部分球面上的投影,亦即两个曲面爱心图的分界线的一部分。图2——是立体爱心太极球的仰视图,同时亦是立体爱心太极球被分开的两部分中的下部分的仰视图。大圆:球体表面轮廓线,亦即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的外沿所形成的圆;反“3”形曲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又被一 “S”或反“S”形曲线平分为两部分,此即为该曲线在球体下部分的球面上的投影,亦即两个曲面爱心图的分界线的一部分。图3——是立体爱心太极球的前视图,同时亦是立体爱心太极球的后视图。大圆:球体表面轮廓线;中间的水平直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是由无穷多条半圆弧组成的,每条半圆弧都有一个端点与球面内切,无穷多个切点共同在球面上形成一个圆,从该圆所在的平面上圆周外面即可在球面上看到该条直线;“3”字形曲线:为球面上两个曲面爱心图的分界线的一部分。图4——是立体爱心太极球的左视图,同时亦是立体爱心太极球的右视图。大圆:球体表面轮廓线;中间的水平直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是由无穷多条半圆弧组成的,每条半圆弧都有一个端点与球面内切,无穷多个切点共同在球面上形成一个圆,从该圆所在的平面上圆周外面即可在球面上看到该条直线;左上和左下方的半圆弧:为球面上两个曲面爱心图分界线的一部分。图5——是立体爱心太极球被分开的两部分中的上部分的仰视图。大圆:球体表面轮廓线,亦即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的外沿所形成的圆;反“3”形曲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又被“S”或反“S”形曲线分为两部分,此即为平分曲面的曲线。图6—是立体爱心太极球被平分为两部分中的上部分的前视图。上面较大的半圆弧:球体表面轮廓线;右侧的水平直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的外沿为一圆,此直线为圆周的一部分,从该圆所在的平面上圆周外的前面即可看到该条直线;右上部较小的半圆弧:为球面上两个曲面爱心图分界线的一部分(四分之一);中下及左下的曲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中之一部分的轮廓线。图7—是立体爱心太极球被平分为两部分中的上部分的后视图。上面较大的半圆弧:球体表面轮廓线;左侧的水平直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的外沿为一圆,此直线为圆周的一部分,从该圆所在的平面上圆周外的后面即可看到该条直线;右上部较小的半圆弧:为球面上两个曲面爱心图分界线的一部分(四分之一);中下及右下的曲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中之一部分的轮廓线。图8——是立体爱心太极球被分开的两部分中上部分的左视图。上面较大的半圆弧:球体表面轮廓线;左上部较小的半圆弧:为球面上两个曲面爱心图的分界线的一部分(四分之一);下部曲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中之一部分的轮廓线。图9—是立体爱心太极球被分开的两部分中的上部分的右视图;上面较大的半圆弧:球体表面轮廓线;中间的水平直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的外沿为一圆,此直线为圆周的一部分,从该圆所在的平面上圆周外的右面即可看到该条直线;左上部较小的半圆弧:为球面上两个曲面爱心图的分界线的一部分(四分之一);下部曲线:平分球体为两部分的曲面中之一部分的轮廓线。图10—立体爱心太极球被分开的两部分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爱心太极球,其技术方案是:在通过球心的第一辅助性平面圆上作一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过其中一鱼的鱼尾尖端点作平面圆的切线;过切点,在切线和二鱼的鱼尾尖端点间的连线之间,近切点的鱼尾所在的一侧作无穷多个垂直于第一辅助性平面圆的辅助性平面,切球现无穷多个大小不等的辅助性平面圆,在每个辅助性平面圆上作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并使每个图中阴阳二鱼的分界线,即“S”或反“S”形曲线的扭转方向一致;用同样的方式,在另一鱼的尾端作切线,完成类似步骤;所有无穷多个传统标准平面太极图中的“S”或反“S”形曲线共同构成的曲面平分球体为两部分,两部分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两部分相合即完成立体爱心太极球的内部结构;第一辅助性平面圆中的“S”或反“S”形曲线在两侧半球球面上的投影又把整个立体爱心太极球的球面分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每一部分皆为一曲面爱心图,两个爱心图用不同颜色表示,即完成立体爱心太极球的外部即球面形态;若把曲面爱心图中无穷多对相互对称的点相连,所构成的曲面又可将球体分成与上述分法完全不同的阴阳鱼相互环抱的两部分;立体爱心太极球的球面爱心形图及内部结构,除颜色外皆以球心为对称点而完全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大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