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1399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所述天线包含有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的正面设置有多个辐射单元(1),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印刷有与辐射单元(1)馈电相连的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上有设置有低损耗合路器(6)和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所述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相连接,所述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合路器(6)相连,所述反射板(2)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多个集束接头(9),上述低损耗合路器(6)通过同轴电缆与集束接头(9)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体积小、重量轻且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所述天线包含有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的正面设置有多个辐射单元(1),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印刷有与辐射单元(1)馈电相连的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上有设置有低损耗合路器(6)和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所述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相连接,所述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合路器(6)相连,所述反射板(2)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多个集束接头(9),上述低损耗合路器(6)通过同轴电缆与集束接头(9)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体积小、重量轻且便于安装。【专利说明】—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TD-LTE基站上的内置式小型化智能天线,属于天线

技术介绍
目前,TD-LTE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G国际标准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中国主导开发的TD-LTE-Advanced被国际电联接纳为4G标准,得到了国际产业界、运营商的认同,全球TD-LTE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TD-LTE试验网及试商用过程中,新一代TD-LTE宽带基站天线系统,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基本满足了网络的需求,但是与传统的GSM天线和CDMA天线相比,智能天线在体积和重量更大一些,也逐渐暴露出安装困难、基站选址困难;同时由于天线体积重量大受风荷载大,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容易变动,影响网络覆盖,维护比较困难。因此解决LTE基站天线系统的小型化技术难题,开发出TD-LTE小型化高增益FAD频段的宽带基站天线及进一步开发支持3G/LTE小型化多模多频段基站天线迫在眉睫。解决TD-LTE基站天线小型化技术难题,将会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这一专项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小型化天线优化天面系统资源配置,实现多模化、电调化,丰富TD小型化智能天线产品系列,加速TD-LTE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且便于安装的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所述天线包含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正面设置有多个辐射单元,所述反射板的背面印刷有与辐射单元馈电相连的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有设置有低损耗合路器和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所述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相连接,所述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合路器相连,所述反射板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多个集束接头,上述低损耗合路器通过同轴电缆与集束接头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所述辐射单元包含有巴伦、振子臂、引向片、馈电片和塑料固定件,所述巴伦和振子臂均设置有四条,四条巴伦的一端连接于同一圆周上,另一端均与振子臂构成一倒“L”形结构,且四条巴伦围成一腔体结构,所述馈电片安装于该腔体结构内,上述塑料固定件插接该腔体内,对馈电片起固定定位作用,且引向片连接于塑料固定件的顶部。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所述巴伦和振子臂为一体化压铸结构。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多个辐射单元之间通过“L”形隔离板、“U”形隔离板和隔离柱进行相互隔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采用集成化的设计理念,从而使得工作频带宽,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稳定,成本低廉,易于批量生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驻波、隔离测试图。图4-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1880MHz方向图测试结果。图4-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2020MHz方向图测试结果。图4-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2500MHz方向图测试结果。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U”形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L”形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的隔离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辐射单元1、反射板2、“L”形隔离板3、“U”形隔离板4、隔离柱5、低损耗合路器6、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集束接头9 ; 巴伦1.1、振子臂1.2、引向片1.3、馈电片1.4、塑料固定件1.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f 8,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所述天线包含有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的正面设置有多个辐射单元1,且多个辐射单元I之间通过“L”形隔离板3、“U”形隔离板4和隔离柱5进行相互隔离,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印刷有与辐射单元I馈电相连的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上有设置有低损耗合路器6和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所述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相连接,所述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合路器6相连,所述反射板2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多个集束接头9,上述低损耗合路器6通过同轴电缆与集束接头9相连接; 所述辐射单元I为一体化压铸成形单元,所述辐射单元I包含有巴伦1.1、振子臂1.2、引向片1.3、馈电片1.4和塑料固定件1.5,所述巴伦1.1和振子臂1.2均设置有四条,四条巴伦1.1的一端连接于同一圆周上,另一端均与振子臂1.2构成一倒“L”形结构,且四条巴伦1.1围成一腔体结构,所述馈电片1.4安装于该腔体结构内,上述塑料固定件1.5插接该腔体内,对馈电片1.4起固定定位作用,且引向片1.3连接于塑料固定件1.5的顶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最优化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上述方案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含有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的正面设置有多个辐射单元(1),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印刷有与辐射单元(I)馈电相连的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上有设置有低损耗合路器(6)和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所述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相连接,所述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合路器(6)相连,所述反射板(2)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多个集束接头(9),上述低损耗合路器(6)通过同轴电缆与集束接头(9)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I)包含有巴伦(1.1)、振子臂(1.2)、引向片(1.3)、馈电片(1.4)和塑料固定件(1.5),所述巴伦(1.1)和振子臂(1.2)均设置有四条,四条巴伦(1.1)的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TD‑LTE基站内置合路小型化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含有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的正面设置有多个辐射单元(1),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印刷有与辐射单元(1)馈电相连的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所述反射板(2)的背面上有设置有低损耗合路器(6)和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所述低损耗馈电网络单元(8)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相连接,所述低损耗校准网络单元(7)通过同轴电缆与低损耗合路器(6)相连,所述反射板(2)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多个集束接头(9),上述低损耗合路器(6)通过同轴电缆与集束接头(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清王华张强王雅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