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8599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以及控制该三个三通阀动作的控制器;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且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三三通阀的E1接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E1接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三通阀的E3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E2接口连接。第三三通阀的E2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E3接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E2接口及第三三通阀的E3接口均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低压端连接。第二三通阀的E1接口与压缩机的高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高低温的换热损失,同时也避免了高低压的串气,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以及控制该三个三通阀动作的控制器;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且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三三通阀的E1接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E1接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三通阀的E3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E2接口连接。第三三通阀的E2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E3接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E2接口及第三三通阀的E3接口均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低压端连接。第二三通阀的E1接口与压缩机的高压端连接。本技术减少了高低温的换热损失,同时也避免了高低压的串气,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专利说明】空调器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均是通过控制四通阀的转换,来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而实现空调器制冷和制热的功能。由于在四通阀换向时,流过四通阀的高温制冷剂和低温制冷剂存在热交换,尤其是高低温制冷剂温差比较大时,热损失就更严重,因此四通阀的效率就非常低,进而导致空调器效率的下降。另外由于四通阀换向不成功还将造成高低压串气,从而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和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系统,旨在减少高低温的换热损失,同时也避免了高低压的串气,提高了空调器系统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以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动作的控制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且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三三通阀的El接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El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E3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E2接口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E2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E3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E2接口及所述第三三通阀的E3接口均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低压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El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的连接管道上,另外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三三通阀和室内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上。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的连接管道上,另外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的连接管道上。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的连接管道上,另外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压缩机的高压端和第二三通阀的连接管道上。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在空调器系统运行在制热或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在空调器系统运行在制热除霜模式时,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本技术的空调器系统通过增加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以及控制单元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对该三个三通阀的控制,使得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时,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与低温低压制冷剂的流路互相独立,从而减少高低温的换热损失,同时也避免了高低压的串气,提高了系统的效率。本技术的空调器系统还通过增加电磁阀,使得在制热除霜模式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的一部分气体通过电磁阀进入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不再需要经过四通阀和低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所以进入室外换热的制冷剂温度更高,除霜速度更快,除霜效果更好;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另外一部分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放热,维持室内的温度,由于高温高压气体不用通过四通阀,因此就减少了和低温制冷剂热交换的热损失,提高了进入室内换热器制冷剂的温度,和目前的通过除霜方案相比,波动更加小,实现了持续制热,提高了热舒适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的循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在制热运行时制冷剂的循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空调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在制热除霜运行时制冷剂循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空调器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在制热除霜运行时制冷剂循环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空调器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在制热除霜运行时制冷剂循环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空调器系统的控制流程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包括:压缩机11、室内换热器12、节流装置13和室外换热器14。该空调器还包括第一三通阀15、第二三通阀16、第三三通阀17。所述室内换热器12、节流装置13和室外换热器14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且室内换热器12的另一端与第三三通阀17的El接口连接;室外换热器14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15的El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15的E3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16的E2接口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17的E2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三通阀16的E3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15的E2接口及所述第三三通阀17的E3接口均通过管道与压缩机11的低压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16的El接口与所述压缩机11的高压端连接。该空调器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21,该控制单元21控制第一三通阀15、第二三通阀16和第三三通阀17的动作。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的循环示意图。在制冷运行时,控制单元21将控制上述三个三通阀的动作为:第一三通阀15的El接口和E3接口接通,第一三通阀15的E2接口关闭;第二三通阀16的El接口和E2接口接通,第二三通阀16的E3接口关闭;第三三通阀17的El接口和E3接口接通,第三三通阀17的E2接口关闭。因此,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11的高压端、第二三通阀16、第一三通阀15、室外换热器14、节流装置13、室内换热器12、第三三通阀17、压缩机11的低压端,从而经过压缩机11的高压端排出的制冷剂经过循环回路再次到达压缩机11的高压端,重复上述的循环。在此循环过程中,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14放热,在室内换热器12吸热,从而实现室内制冷降温。由于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流过第二三通阀16、和第一三通阀15,低温低压制冷剂流过第三三通阀17,彼此流路互相独立,减少高低温的换热损失,同时也避免了局低压的串气,提局了系统的效率。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在制热运行时制冷剂的循环示意图。在制热运行时,控制单元21将控制上述三个三通阀的动作为:第一三通阀15的El接口和E2接口接通,第一三通阀15的E3接口关闭;第二三通阀16的El接口和E3接口接通,第二三通阀16的E2接口关闭;第三三通阀17的El接口和E2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以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动作的控制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且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三三通阀的E1接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E1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E3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E2接口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E2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E3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E2接口及所述第三三通阀的E3接口均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低压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E1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