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透镜壳体,所述透镜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透镜壳体的另一端设有透镜本体,所述安装槽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LED芯片,所述透镜本体为倒V型,所述透镜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内反射面、外反射面,所述透镜壳体的两侧分别形成内折射面、外折射面;该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由于倒V型的透镜本体的内凹双面反射结构和LED芯片之间的距离较短,使一部分光线在内反射面上全反射,一部分在外内反射面上全反射,从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从正面射出,实现整个灯泡300°配光,呈现晶莹璀璨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透镜壳体,所述透镜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透镜壳体的另一端设有透镜本体,所述安装槽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LED芯片,所述透镜本体为倒V型,所述透镜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内反射面、外反射面,所述透镜壳体的两侧分别形成内折射面、外折射面;该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由于倒V型的透镜本体的内凹双面反射结构和LED芯片之间的距离较短,使一部分光线在内反射面上全反射,一部分在外内反射面上全反射,从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从正面射出,实现整个灯泡300°配光,呈现晶莹璀璨的效果。【专利说明】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
技术介绍
随着LED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以LED作为光源的照明产品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形成多种门类的产品。目前,LED照明产品中使用的芯片出光多为Lambertian分布,这样的光场分布,必须要经过合适的二次光学处理才能直接应用于需要全周发光的LED灯泡中。目前主要通过反射罩、透镜、挡光板等进行二次光学处理。其中,透镜的均匀性与投光度更优。现有的LED透镜虽然能够提升LED的出光效率、透镜改变LED的光场分布,但是正面的光线过于集中,侧面与侧上方的光线较少,导致配光角度与范围仍然较小,不能满足更高的使用需求。上述问题是在透镜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正面的光线过于集中,侧面与侧上方的光线较少,导致配光角度与范围仍然较小,不能满足更高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透镜壳体,所述透镜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透镜壳体的另一端设有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为倒V型,所述透镜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内反射面、外反射面,所述透镜壳体的两侧分别形成内折射面、外折射面。优选地,所述安装槽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LED芯片。优选地,所述透镜壳体的外折射面由若干折射单元组成,所述折射单元为弧面、平面、菱面或钻石面。优选地,所述透镜壳体采用柱形,或所述透镜壳体的中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直径。优选地,所述透镜本体与LED芯片的距离为2-12mm。优选地,所述透镜本体的外反射面的倒V型内角小于或等于内反射面的倒V型内角。优选地,所述透镜本体的内反射面的倒V型内角为40-130°,所述透镜本体的外反射面的倒V型内角为40-130°。优选地,所述透镜壳体采用玻璃、水晶切割成型,或采用有机玻璃注塑成型。本技术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LED芯片置于安装槽中时,LED芯片正面出射的光,由于倒V型的透镜本体的内凹双面反射结构和LED芯片之间的距离较短,使一部分光线在内反射面上全反射,一部分在外内反射面上全反射,从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从正面射出,实现整个灯泡300°配光,呈现晶莹璀璨的效果。LED芯片侧面出射的光从经透镜壳体内折射面和外折射面上折射后出射,即提高了发光角度,同时又使得大部分光向下输出。该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所述透镜上部采用倒V型内凹双面结构,对不同尺寸的光源调整内反射面和外反射面相对LED光源的距离和角度,实现对入射光的全反射,起到扩大出射角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直射方向的出光量。该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在普通折射透镜的基础上集成了反光功能,且无需喷涂反射层材料,可用一种材料一次成型。同时实现出射光线近300°配光形成晶莹璀璨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由于倒V型的透镜本体的内凹双面反射结构和LED芯片之间的距离较短,使一部分光线在内反射面上全反射,一部分在外内反射面上全反射,从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从正面射出,实现整个灯泡300°配光,呈现晶莹璀璨的效果。LED芯片侧面出射的光从经透镜壳体内折射面和外折射面上折射后出射,即提高了发光角度,同时又使得大部分光向下输出。在普通折射透镜的基础上集成了反光功能,且无需喷涂反射层材料,可用一种材料一次成型。同时实现出射光线近300°配光形成晶莹璀璨的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壳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光线反射或折射的说明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应用于LED灯的配光效果图;其中:1_透镜本体,2-透镜壳体,3-安装槽,4-线路板,5-LED芯片,6-内反射面,7-外反射面,8-内折射面,9-外折射面,10-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I和透镜壳体2,所述透镜壳体2的一端设有安装槽3,所述透镜壳体2的另一端设有透镜本体I,所述安装槽3设有线路板4,所述线路板4设有LED芯片5,所述透镜本体I为倒V型,所述透镜本体I的两侧分别形成内反射面6、外反射面7,所述透镜壳体2的两侧分别形成内折射面8、外折射面9。所述透镜壳体2的中部设有凸缘10,所述凸缘10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安装槽3的槽口直径。所述透镜本体I与LED芯片5的距离为2-12皿1,优选为4mm。所述透镜本体I的外反射面7的倒V型内角小于内反射面6的倒V型内角。所述透镜本体I的内反射面6的倒V型内角为40-130°,优选为110°,所述透镜本体I的外反射面7的倒V型内角为40-130°,优选为80°。所述透镜壳体2采用玻璃切割成型。本实施例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LED芯片5置于安装槽3中时,LED芯片5正面出射的光,由于倒V型的透镜本体I的内凹双面反射结构和LED芯片5之间的距离较短,使一部分光线在内反射面6上全反射,一部分在外内反射面6上全反射,从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从正面射出,实现整个灯泡300°配光,呈现晶莹璀璨的效果,如图3所示。LED芯片5侧面出射的光从经透镜壳体2内折射面8和外折射面9上折射后出射,即提高了发光角度,同时又使得大部分光向下输出。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镜壳体2采用仿钻石型多切面设计,透镜壳体2的外折射面9由若干圈折射面一次围城钻石形状,每圈折射面由多个折射单元一次连接而成,所述每个折射单元可以为弧面、平面、菱面、钻石面的一种或几种。如图4所示,采用光源向下安装在灯头上并配有本实施例的透镜,灯体上配有反射器。LED芯片5出射的光经过透镜反射-折射后,大部分朝灯体侧下方出射,正面出射的少部分光由反射器反射向灯体上部,实现整个灯泡300°配光,呈现晶莹璀璨的效果。该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所述透镜上部采用倒V型内凹双面结构,对不同尺寸的光源调整内反射面6和外反射面7相对LED光源的距离和角度,实现对入射光的全反射,起到扩大出射角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直射方向的出光量。该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在普通折射透镜的基础上集成了反光功能,且无需喷涂反射层材料,可用一种材料一次成型。同时实现出射光线近300°配光形成晶莹璀璨的效果。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由于倒V型的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角度仿钻石型二次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本体(1)和透镜壳体(2),所述透镜壳体(2)的一端设有安装槽(3),所述透镜壳体(2)的另一端设有透镜本体(1),所述透镜本体(1)为倒V型,所述透镜本体(1)的两侧分别形成内反射面(6)、外反射面(7),所述透镜壳体(2)的两侧分别形成内折射面(8)、外折射面(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杰,
申请(专利权)人:史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