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抛秧机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用于农村进行抛秧作业的自动抛秧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是采用人工抛秧的方式进行作业,人工抛秧均存在抛秧稀密不匀、工效低、难抢上季节、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巧,方便移动,工效高,抛秧稀密均匀,劳动强度小的自动抛秧机。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有秧夹推拉机构和秧夹移动机构,秧夹推拉机构中的秧夹推拉杆上铰接有由行走轮上的拉动机构带动拉动秧夹推拉杆的拉杆连卡、由行走轮上的推动机构带动推动秧夹推拉杆的推卡连杆,秧夹推拉杆上铰接有多个小秧夹,小秧夹的一端是与转轴连接;在支架上铰接有由行走轮上的摆动机构拨动的下拉杆、弹簧;秧夹推拉杆是套接在带有齿条的小秧夹转轴支架上,小秧夹转轴支架是支承在轴承上定位;秧夹移动机构中具有由行走轮上的拨动机构带动摆动的下拉杆,下拉杆的一端铰接有后吊圈和前吊圈,后吊圈和前吊圈有与前后双向组合齿轮的齿相适应的孔,双向组合齿轮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秧夹推拉机构和秧夹移动机构,秧夹推拉机构中的秧夹推拉杆(23)上铰接有由行走轮(5)上的拉动机构带动拉动秧夹推拉杆(23)的拉杆连卡(2)、由行走轮(5)上的推动机构带动推动秧夹推拉杆(23)的推卡连杆(11),秧夹推拉杆(23)上铰接有多个小秧夹(20),小秧夹(20)的一端是与转轴(27)连接;在支架(4)上铰接有由行走轮(5)上的摆动机构拨动的下拉杆(12)、弹簧(13);秧夹推拉杆(23)是套接在带有齿条(28)的小秧夹转轴支架(26)上,小秧夹转轴支架(26)是支承在轴承(37)上定位;秧夹移动机构中具有由行走轮(5)上的拨动机构带动摆动的下拉杆(12),下拉杆(12)的一端铰接有后吊圈(16)和前吊圈(18),后吊圈(16)和前吊圈(18)有与前后双向组合齿轮(34)的齿相适应的孔,双向组合齿轮(34)为两个齿轮一正向一反向设置,分别与后吊圈(16)、前吊圈(18)上的孔相适应,前吊圈(18)、后吊圈(16)是由行程控制装置顶动分别与双向组合齿轮(34)相连;双向组合齿轮(34)与齿条(28)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程控制装置是在齿条(28)两端有限位杆(35),推触器(29)是套接在支架上,推触器(29)是在两边与后钢勾片(30)和前钢勾片(33)连接;双向组合齿轮(34)是分别与由后钢勾片(30)连接的后吊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