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量熔融纺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348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量熔融纺丝机,它包括加压系统、纺丝系统、加料系统、冷却系统、拉伸系统和组合支架;纺丝系统的料筒直径为5~6mm,喷丝头放置于料筒的底部;熔融纺丝实验前,先将铸铝均热块与加热筒分别调至预设温度,自料斗中加入纺丝树脂,并用加料柱塞压入到料筒中,待树脂熔融后,通过纺丝柱塞将树脂熔体自喷丝头中挤出;挤出的熔体细流经风冷凝固后,手动牵引至导丝辊与卷绕辊上进行纺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熔融纺丝机结构紧凑,便于拆装,占地面积小,操作便捷,单人即可完成整个流程。完成单次纺丝实验所需的树脂仅为3~5g,适合于新型合成树脂的纺丝试验。纺丝设备也适合作为课堂演示装置,满足教学需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造纤维的纺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实验室的微量熔融纺丝设备。 
技术介绍
实验室用熔融纺长丝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市场上能买到的大部分是小型纺丝设备,如公开号为CN 202499939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新纤维试验纺丝机,所述的试验纺丝机包括:由纺丝物料料斗、熔融螺杆挤出机、计量泵、内有熔体管道的纺丝箱体以及纺丝组件组成纺丝部分;由侧吹风系统、油嘴、导丝钩、导丝盘组成的纺丝成型部分;由第一热辊、热板、第二热辊、网络器以及卷绕头组成的卷绕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挤出机、纺丝箱体、侧吹风系统、第一热辊、第二热辊、卷绕头都布置在同一层面;该设备可模拟熔纺长丝的整个生产过程,单次试机所需的树脂原料的用量一般在1kg以上。然而,实验室更需要原料使用量更小的微量纺丝设备,而它们一般为静电纺丝或湿法纺丝设备,无法形成规则长丝,如公开号为CN 102071484 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高压静电梭纳米纺丝装置”和公开号为CN 2685358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再生蜘蛛丝微型纺丝机”等。 目前,可纺制连续长丝的微量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量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系统(1)、纺丝系统(2)、加料系统(3)、冷却系统(4)、拉伸系统(5)和组合支架(6);纺丝系统(2)由组合支架(6)悬空固定,加压系统(1)置于纺丝系统(2)的上方,加料系统(3)置于纺丝系统(2)的侧边,冷却系统(4)置于纺丝系统(2)与拉伸系统(5)中间,由组合支架(6)固定;所述的纺丝系统中,料筒(7)的直径为5~6mm,料筒(7)的底部出口处设有一环形侧边,环形侧边的直径为4mm;喷丝头(8)的外径为5mm,内径为0.5~1.2mm,喷丝头(8)置于料筒(7)的底部;纺丝柱塞(9)置于料筒(7)中,纺丝柱塞(9)的顶部与加压系统(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熔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系统(1)、纺丝系统(2)、加料系统(3)、冷却系统(4)、拉伸系统(5)和组合支架(6);纺丝系统(2)由组合支架(6)悬空固定,加压系统(1)置于纺丝系统(2)的上方,加料系统(3)置于纺丝系统(2)的侧边,冷却系统(4)置于纺丝系统(2)与拉伸系统(5)中间,由组合支架(6)固定;所述的纺丝系统中,料筒(7)的直径为5~6mm,料筒(7)的底部出口处设有一环形侧边,环形侧边的直径为4mm;喷丝头(8)的外径为5mm,内径为0.5~1.2mm,喷丝头(8)置于料筒(7)的底部;纺丝柱塞(9)置于料筒(7)中,纺丝柱塞(9)的顶部与加压系统(1)连接;料筒(7)的外部设有铸铝均热块(10),石棉保温层(11)包覆于铸铝均热块(10)的外侧,隔热板(12)分别设置在铸铝均热块(10)的上、下方;所述的加料系统(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礼兴王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