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000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该矫正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校验杆以及定距杆,其中,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均包括多组并列的夹紧组件;每一组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夹紧机构,每个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头、与夹紧头连接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座,两个夹紧机构中的两个夹紧头相对设置;所述校验杆为具有平直表面的直杆;所述定距杆的长度等于待矫正的两琴手内侧的指定位置之间的设计距离。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矫正装置可以方便、快捷且精确地实现对琴手的矫正,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钢琴的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该矫正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校验杆以及定距杆,其中,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均包括多组并列的夹紧组件;每一组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夹紧机构,每个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头、与夹紧头连接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座,两个夹紧机构中的两个夹紧头相对设置;所述校验杆为具有平直表面的直杆;所述定距杆的长度等于待矫正的两琴手内侧的指定位置之间的设计距离。利用本技术的矫正装置可以方便、快捷且精确地实现对琴手的矫正,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钢琴的质量。【专利说明】一种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琴部件的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和图2,琴圈I是钢琴的主体框架,呈半圈状,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后部的内侧设有多根背柱1-3以及一根背架横梁1-4,用于限定琴圈I后部的形状以及加强整体刚度,其上设置音板等部件;前部为两个自由的延伸臂,称之为琴手(分别为左琴手1-2和右琴手1-1),两个琴手的下方设置中盘,中盘上设置击弦机、键盘等部件。在装配中盘前,由于两个琴手处于自由状态,且琴圈I由木材制成,因此容易发生变形,例如,向内或向外偏摆,但是装配后两个琴手的外侧面应该与后部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两个琴手之间的距离也要符合设定值。因此在装配中盘之前,必须将琴手矫正到正确的形状。现有的琴手的矫正方法是:(I)当琴手向外变形时,用长条形的压杆压紧在琴手的外侧,使琴手向内侧矫正,再用内定距杆量度琴手内距,(2)当琴手向内变形时,用长条形的压杆压紧在琴手的内侧,使琴手向外侧矫正,再用外定距杆量度琴手内距。该方法存在不容易调整琴手外侧面与后部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缺点,两个琴手可能同时向一侧偏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该矫正装置可方便且准确地对琴手进行矫正。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实现的钢琴琴手的矫正方法。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校验杆以及定距杆,其中,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均包括多组并列的夹紧组件;每一组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夹紧机构,每个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头、与夹紧头连接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座,两个夹紧机构中的两个夹紧头相对设置;所述校验杆为具有平直表面的直杆;所述定距杆的长度等于待矫正的两琴手内侧的指定位置之间的设计距离。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机架由用于支承琴圈后部的固定机架和用于支承琴圈的琴手的活动机架组成,其中,固定机架与地面固定连接,活动机架上设有车轮,该车轮与设在地面上的导轨配合。优选地,所述活动机架包括位于两端的两个支承框架以及两根连接在两个支承框架之间的横梁,所述车轮设置在支承框架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架由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架和设在固定框架上的可转动支架构成,其中,所述可转动支架的底部与固定框架的边沿铰接,该可转动支架具有延伸出固定框架外的部分,该延伸部分的端部设有定位杆。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紧装置与机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紧装置与机架之间为可相对机架作横向滑动的滑动连接。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均包括两块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中的每组夹紧组件中:两个固定座分别设置在其中一块安装板上,两个夹紧头位于两安装板的内侧,两个螺杆分别从两安装板的外侧穿越固定座和安装板与夹紧头连接;所述两个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底板,该底板支承在机架上。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杆与夹紧头之间采用可偏转结构连接,该可偏转机构为:螺杆的末端设有球面凸起,所述夹紧头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球面凹窝;所述螺杆上还设有环形槽,所述夹紧头上设有螺钉,该螺钉的末端伸入所述环形槽内,且螺钉与环形槽之间具有间隙。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分别设置在活动机架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夹紧装置中的底板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夹紧装置与活动机架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为:所述两个横梁的内侧面构成滑槽,所述底板的下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板,该导向板的宽度等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底板的两端向外延伸,其底面支承在所述横梁的顶面上,所述两个横梁中与第二夹紧装置对应的端部设有连接梁,位于外侧的安装板上连接有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穿越所述连接梁并与该连接梁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二夹紧装置与活动机架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所述底板与横梁之间设有锁紧结构,该锁紧结构包括设在横梁上的沿滑动方向延伸的长孔、设在所述底板上的螺栓孔以及螺栓,所述螺栓穿过底板和长孔将底板和横梁锁紧。一种应用上述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实现的钢琴琴手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待矫正的琴圈放置到机架上,其中,琴圈的后部支承在固定机架上,琴手支承在活动机架上,其中左琴手位于第二夹紧装置处,右琴手支位于第一夹紧装置处;琴圈的中盘的平面向上放置;(2)调节第一夹紧装置中的螺杆,使得多个夹紧头均夹紧在右琴手的两侧进行矫形;同时利用校验杆校验右琴手是否被正确矫正,校验方法是:将所述校验杆的平直表面贴紧在与右琴手对应的琴圈后部的外侧面上,并判断右琴手的外侧面是否也与校验杆的平直表面贴紧,如果不贴紧,则通过调整螺杆来逐步修正,直至右琴手被正确矫正;(3)将定距杆放置到两琴手内侧的指定位置,调节第二夹紧装置中的螺杆对左琴手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两琴手的内侧面的指定位置贴紧在定距杆的两端,实现两琴手之间距离的矫正,同时也实现了左琴手的外侧面与对应的琴圈后部的外侧面之间的矫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首先由第一夹紧装置的夹紧组件中成对的夹紧头对其中一个琴手进行夹紧,只要将夹紧头的工作面设置成平面,便可将变形的琴手矫正到平面状态,通过设置多组夹紧组件,将这些夹紧组件分布在琴手的长度范围内,利用校验杆进行校验,并通过调节所述螺杆来逐渐调整琴手的形状,最终可以实现将琴手的外侧面与相应的琴圈的后部的外侧面调整到位于同一平面内,实现单个琴手的矫正。接着利用定距杆的定距功能,调整第二夹紧装置中的夹紧头位置使得两个琴手的内侧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此时另一个琴手的外侧面与对应的琴圈后部的外侧面也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实现对两个琴手形状的正确矫正。由此可见,利用本技术的矫正装置可以方便、快捷且精确地实现对琴手的矫正,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钢琴的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一种钢琴琴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图3?图5为本技术的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为主视图,图4为左视图,图5为俯视图。图6为图3中第二夹紧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图11为图3?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固定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为王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琴琴手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校验杆以及定距杆,其中,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均包括多组并列的夹紧组件;每一组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夹紧机构,每个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头、与夹紧头连接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座,两个夹紧机构中的两个夹紧头相对设置;?所述校验杆为具有平直表面的直杆;?所述定距杆的长度等于待矫正的两琴手内侧的指定位置之间的设计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辉区迎林启东黄耿志李建萍梁悦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