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质量监控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7702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视频质量监控方法和系统。其中在视频质量监控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若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则显示警报信息。其中,视频质量指标包括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包括:媒体丢包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或者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停顿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视频停顿次数;业务请求时延,用于描述从客户端发起视频请求到成功观看到视频的时间。通过对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的检测,能够及时感知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信息的质量,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便于运营商及时处理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视频质量监控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安防意识的强化和普及,安防领域逐渐扩展,监控对象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和家庭希望通过网络监控产品帮助他们尽量避免损失、防止意外、随时掌控现场,减少不安全、不公平等因素。而中小企业与家庭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接入以公网为主,视频质量难以保证。通常,视频画面质量问题都是用户首先发现,然后将质量问题反馈给运营商以等待维修。对于这种方式,用户体验欠佳,阻碍运营商对中小企业以及家用视频监控业务的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视频质量监控方法和装置。通过检测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信息的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及时感知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信息的质量并及时处理,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该专利技术的应用便于运营商及时处理故障,有利于中小企业以及家用视频监控业务的大规模推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视频质量监控方法,包括:采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若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则显示警报信息;其中,视频质量指标包括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包括:媒体丢包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或者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媒体丢包率的预定条件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丢包阈值,或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时间占比阈值;停顿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视频停顿次数,停顿率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10次/小时;业务请求时延,用于描述从客户端发起视频请求到成功观看到视频的时间,业务请求时延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2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视频质量监控系统,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分析装置,用于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识别装置,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报警装置,用于在识别装置判断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时,显示警报信息;其中,视频质量指标包括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包括:媒体丢包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或者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媒体丢包率的预定条件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丢包阈值,或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时间占比阈值;停顿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视频停顿次数,停顿率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10次/小时;业务请求时延,用于描述从客户端发起视频请求到成功观看到视频的时间,业务请求时延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2秒。本专利技术通过采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若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则显示警报信息。其中,视频质量指标包括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包括媒体丢包率、停顿率和业务请求时延。通过对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的检测,能够及时感知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信息的质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便于运营商准确、快速处理故障,有利于中小企业以及家用视频监控业务的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视频质量监控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视频质量监控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呈现视频质量指标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视频质量监控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视频质量监控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视频质量监控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视频质量监控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01,采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步骤102,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步骤103,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其中,视频质量指标包括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包括媒体丢包率、停顿率和业务请求时延。其中:媒体丢包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或者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媒体丢包率的预定条件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丢包阈值,或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时间占比阈值。停顿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视频停顿次数,停顿率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10次/小时。业务请求时延,用于描述从客户端发起视频请求到成功观看到视频的时间,业务请求时延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2秒。步骤104,若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则显示警报信息。基于本实施例的视频质量监控方法,通过采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若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则显示警报信息。其中,视频质量指标包括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包括媒体丢包率、停顿率和业务请求时延。通过对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的检测,能够及时感知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信息的质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便于运营商准确、快速处理故障,有利于中小企业以及家用视频监控业务的大规模推广。与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网络电视)业务和视频会议业务不同,视频监控业务包括前端到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到客户端两部分。因此需要分别对前端到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到客户端两部分的媒体丢包率进行监控。媒体丢包率超过阈值时表现为马赛克。优选的,每30秒计算一次媒体丢包率。通常,对于CIF(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公用中间分辨率格式)流,在30秒周期内接收到的包数约为1100个;对于D1流,在30秒周期内接收到的包数约为5000个;对于高清(720P)流,在30秒周期内接收到的包数约为10000个。优选的,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与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之间,媒体丢包率的预定条件为:CIF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3个,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99.75%。D1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8个,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99.86%。720P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6个,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99.96%。优选的,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与客户端之间,媒体丢包率的预定条件为:CIF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4个,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频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若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则显示警报信息;其中,视频质量指标包括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包括:媒体丢包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或者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媒体丢包率的预定条件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丢包阈值,或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时间占比阈值;停顿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视频停顿次数,停顿率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10次/小时;业务请求时延,用于描述从客户端发起视频请求到成功观看到视频的时间,业务请求时延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2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
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
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
若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则显示警报信息;
其中,视频质量指标包括用户主观感受指标,用户主观感受指标包
括:
媒体丢包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包个数,或者单位时间
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媒体丢包率的预定条件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丢
包个数小于丢包阈值,或单位时间内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时间占比
阈值;
停顿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的视频停顿次数,停顿率的预定条件
为不大于10次/小时;
业务请求时延,用于描述从客户端发起视频请求到成功观看到视频
的时间,业务请求时延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2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与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之间,媒体丢包率的预
定条件为:
公用中间分辨率格式CIF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3个,
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99.75%;
D1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8个,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
小于99.86%;
720P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6个,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
不小于99.9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与客户端之间,媒体丢包率的预定条件为:
公用中间分辨率格式CIF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4个,
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不小于99.68%;
D1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12个,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
不小于99.77%;
720P流在30秒内的平均丢包个数小于8个,或不丢包的时间占比
不小于99.9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视频质量指标还包括:
业务请求成功率,用于描述客户端成功接收视频数据的成功率,业
务请求成功率的预定条件为不小于90%;
异常中断率,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客户端接收到相邻两个数据包
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定间隔并发生视频停顿的次数,异常中断率的预
定条件为不大于6次/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视频质量指标还包括:
云台转动请求响应时延,用于描述客户端从转动云台到成功观看到
视频的时间,云台转动请求响应时延的预定条件为不大于1100毫秒。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视频质量指标还包括:
视频监控点可用率,用于描述视频监控网管系统中能够使用的视频
监控点的比率,视频监控点可用率的预定条件为不小于98%。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析视频信息中的视频质量指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显示所述视频质量指标;
然后执行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预定条件的视频质量指标的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姝崔瑞琳赵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