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清洁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7459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01:20
热交换器清洁度检测方法,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内热交换管内表面的清洁度检测方法,包括步骤A至步骤M,其中步骤A至步骤H采用过滤法可以精确的过滤出固体杂质,步骤I至步骤M采用蒸馏法可以蒸馏出有机油份杂质,这样就能得出热交换器内杂质的含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精确的检测出热交换器生产完后残存的固体杂质和有机油份杂质含量,用以确定生产完的热交换器清洁度是否符合标准,同时可以判断这批次热交换器是否需要清洗后出厂还是可以直接出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热交换器内热交换管内表面的清洁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生产完成后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内多少残余一些杂质与油脂,这些残余物多少会影响到热交换器制冷剂的工作效率。为此在热交换器使用前,必须对同一批次的热交换器进行清洁度检测,依此判定此批次的热交换器清洁度是否符合规格,能否直接出厂,如果不符合清洁度要求,就必须对着同一批次的所有热交换器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清洁度检测方法,能够精确的检测出热交换器生产完后残存的固体杂质和有机油份杂质含量,用以确定热交换器是否需要清洗后出厂还是可以直接出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热交换器清洁度检测方法, 其特征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确认热交换器内管路为有效的通路,然后将热交换器倾斜15°固定放置,且所述热交换器上所述管路的入口与出口都向上,在所述入口和所述的出口上使用聚乙烯管分别连接循环泵与烧杯,所述的循环泵与烧杯之间也用所述的聚乙烯管连接,所述的烧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流入侧, 所述的入口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交换器清洁度检测方法, 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确认热交换器内管路为有效的通路,然后将热交换器倾斜15°固定放置,且所述热交换器上所述管路的入口与出口都向上,在所述入口和所述的出口上使用聚乙烯管分别连接循环泵与烧杯,所述的循环泵与烧杯之间也用所述的聚乙烯管连接,所述的烧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流入侧, 所述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泵流出侧,连接完成后确认形成一个有效的通路;步骤B):在所述的烧杯上设置有漏斗,并在烧杯的表面覆盖有铝箔防止灰尘进入烧杯,往所述的漏斗内连续滴入清洗液,所述的清洗液至少比热交换器内的容量多250ml,滴完后启动所述的循环泵,循环清洗时间在17min至23min之间,清洗过程中轻轻摇动所述的人交换器;步骤C):清洗完毕后,先关闭所述的循环泵,再拔掉所述的循环泵与所述入口之间所述的聚乙烯管,然后往所述的入口内缓慢的充入氮气,使得所述热交换器内所述的清洗液被全部吹出到所述的烧杯内;步骤D):使用至少300ml所述的清洗液对所述的循环泵内部进行清洗,清洗时间在7min至13min之间,清洗完成后把这部分所述的清洗液也全部倒入到所述的烧杯内;步骤E):把虑孔孔径不大于5.0μm且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的滤纸在105℃的温度下烘干,然后使用镊子把所述的滤纸放到精度至少为0.1㎎的电子秤上称重,记录下所述滤纸使用前的质量;步骤F):使用所述的镊子把所述的滤纸放入过滤装置内,过滤装置固定放置有三角瓶,然后把所述烧杯内所述的清洗液缓慢倒入过滤装置内且经过所述的滤纸进入所述的三角瓶,倒完后再用所述的清洗液清洗所述的烧杯,并把这部分所述的清洗液再继续倒入到过滤装置内;步骤G):用所述的镊子把所述的滤纸放入到浅底铝箔碟中,然后用所述的镊子把所述的浅底铝箔碟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恒定在100℃至110℃,干燥时间至少30min;步骤H):干燥完成后用所述镊子把所述的浅底铝箔碟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冷却完成后用所述的镊子把所述的滤纸放到所述的电子秤上称重,记录下所述滤纸使用后的质量,根据所述滤纸使用前的质量得出杂质的质量;步骤I):清洗干净所述的烧杯,清洗完后把所述的烧杯放入所述的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恒定在100℃至110℃,干燥时间至少30min;所述烧杯内的水分必须完全烘干干净,烘干后使用烧杯钳把所述的烧杯放入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君贺仕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