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带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7397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22:24
一种条带型连接装置(1),其中条带(3)具有齿列(8),每个齿在相邻狭槽(8a)之间形成桥接撑杆(10),从而当使螺杆(9)在螺旋螺纹(9a)处与壳体(4)内的狭槽(8a)配合时,使螺旋螺纹(9a)与桥接撑杆(10)配合。桥接撑杆(10)弯曲地变形以沿其纵长方向(P)提供宽度减小的沟槽(10a),以形成横杆段(11、13),该横杆段沿着条带(3)的周向方向(R)的几何惯性矩增大,且提供充足的刚度来抵抗在转动操作螺杆(9)使从螺旋螺纹(9a)受到的弯曲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条带型连接装置,该条带型连接装置以预定卷绕力将条带卷绕在管状构件和金属管之间的连接部分,尤其涉及一种经过改进以在相邻狭槽之间形成的横杆段处确保充足强度的条带型连接装置,在转动操作螺杆时,螺杆利用其螺旋螺纹与这些狭槽紧密配合。
技术介绍
在相关现有技术中,条带型连接装置具有条带,该条带设置成卷绕在用作待卷绕的物件的连接器软管周围。近年来,连接器软管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该空气调节器利用高压来压缩液体制冷剂。连接器软管还用于车辆的涡轮增压器,该涡轮增压器暴露于高温高压环境下。为了应付安装连接器软管的那些不利环境,连接器软管需要较高的耐久性能。为了增大连接器软管的机械强度,利用硬度增大的橡胶来强化连接器软管或者在橡胶中嵌入增多数量的纤维来加固连接器软管。作为替代,条带借助合成橡胶与连接器软管一体地形成以产生胶合复合结构。通过胶合复合结构形成的连接器软管所需要的卷绕力高于普通橡胶软管所需的卷绕力。已探寻各种方式来确保连接器软管处产生稳定的卷绕力。作为此种条带类型的一般结构,在条带的一个端部侧设有狭齿列,而在条带的另一端部侧设有壳体。在壳体内,条带的一个端部侧与另一端部侧交迭,螺杆利用其螺旋螺纹与狭齿配合,并且结合螺杆的转动操作,使条带的一个端部侧相对于另一端部侧滑动,以紧密地卷绕在连接器软管周围。作为条带型连接装置的示例,现有技术还介绍了螺纹带(日本实用新型申请07-44962,称为第一参考文献),软管夹持装置(日本技术申请01-176293,称为第二参考文献),软管夹持件(日本专利申请2003-28366,称为第三参考文献),软管夹(日本国内专利申请06-507465,称为第四参考文献)以及连接用夹持装置(日本专利4738328,称为第五参考文献)。在第一至第四参考文献中,结合螺杆的转动操作,螺杆利用其螺旋螺纹与相邻狭齿之间呈现的相应桥接撑杆紧密地配合。尤其是在较高的扭矩施加于螺杆时,桥接撑杆会经受来自于螺旋螺纹的较大弯曲力并不利地变形而丧失卷绕力,从而最终使得条带松开。在第五参考文献中,条带沿着宽度方向波状地变形,以在一系列狭齿所位于的位置处形成波状弯曲区域。这会增大桥接撑杆和螺杆的螺旋螺纹之间的配合面积,使得桥接撑杆能抵抗在转动操作螺杆时桥接撑杆从螺旋螺纹受到的较大弯曲力。然而,由于条带的一个端部侧与另一端部侧交迭,因而尤其在有较大的扭矩施加于螺杆时,当波状弯曲区域在条带的另一端部侧上滑动时,会产生如下可能性:条带会将波状弯曲区域紧密地压在条带另一端部侧上,使得该波状弯曲区域塑性地变平。这显然会导致螺杆破坏与桥接撑杆的配合力,使得条带会意外松开。因此,考虑了上述缺点得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条带型连接装置,该条带型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条带的周向方向将增大的几何惯性矩施加于横杆段,由此确保刚度高得足以抵抗在转动操作螺杆时横杆段从螺杆经受的弯曲变形力,并最终使桥接撑杆强化来足以抵抗配合力以改进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条带型连接装置,其中开端的环形条带具有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两个端部侧都是弯曲成使彼此交迭从而卷绕在待卷绕物件的周围。壳体固定地固定于条带的一个端部侧。螺杆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且螺杆具有以预定螺距形成的螺旋螺纹。一系列狭槽以彼此平行的关系、规律间隔地沿周向设置在条带的另一端部侧上。狭槽相对于条带的周向方向以倾斜的方式横穿条带的宽度方向。齿列中的每个齿在相邻的狭槽之间都具有桥接撑杆,以使得当螺杆的螺旋螺纹与壳体内的狭槽配合时,该螺旋螺纹与桥接撑杆配合。在沿预定方向转动操作螺杆时,螺杆使螺旋螺纹沿着桥接撑杆滑动,以使一个端部侧相对于另一端部侧滑动而使条带缩径变形,以紧密地卷绕在物件的周围。桥接撑杆具有通过使桥接撑杆沿纵长方向弯曲变形而提供的横杆段,以具有沿着纵长方向的宽度减小的沟槽。沟槽具有凹部,该凹部可作为朝向条带的中心部分突出或者从条带沿向外方向突出的凸出部分。于是获得这样的结构:桥接撑杆设置在相邻狭槽之间,且螺杆利用其螺旋螺纹与相应的桥接撑杆配合。该桥接撑杆具有沿着纵长方向的沟槽,以形成朝向条带的中心部分或者从条带沿向外方向突出的横杆段。在利用桥接撑杆来提供横杆段的情形下,可相对于条带的周向方向将增大的几何惯性矩施加于横杆段,由此确保刚度大得足以抵抗在转动操作螺杆时横杆段从螺旋螺纹受到的弯曲变形力,且最终使桥接撑杆强化,从而在螺杆利用其螺旋螺纹与横杆段配合时足以抵抗配合力,以改进耐久性。最终,甚至在有较高的扭矩施加于螺杆时仍可防止条带松开,由此使得条带能在延长的时间段内以增大的卷绕力卷绕在物件周围。由于仅仅通过使桥接撑杆弯曲变形来形成横杆段,因而能以简单的结构来生产横杆段以利于成本节约。尤其在横杆段形成为从条带沿向外方向突出时,螺杆利用其螺旋螺纹通过与横杆段之间的增大接触面积来与该横杆段配合。这使得从螺杆至齿列的传递力稳定,与此同时,增大螺旋螺纹相对于横杆段的配合力,由此使得条带能紧密地卷绕在待卷绕物件的周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横杆段的两个端部都具有横穿条带的宽度方向的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从横杆段的每个端部连续地设置并且朝向条带的中心部分或者从条带沿向外方向凹陷。于是获得这样的结构:凹入部分有助于增大相对于条带周向方向的几何惯性矩,由此确保刚度高得足以抵抗在转动操作螺杆时横杆段从螺杆受到的弯曲变形力。这显然会使得桥接撑杆得以强化,足以抵抗在螺杆利用其螺旋螺纹与桥接撑杆配合时的配合力并改进耐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壳体由借助拉制工艺而加工硬化的金属板形成,以一体地提供具有一件式框架部分和底部基部的有底框架。该底部基部固定地固定于条带的一个端部侧。于是获得这样的结构:由于在转动操作螺杆时,在螺杆使螺旋螺纹相对于齿列滑动的过程中,螺杆从横杆段受到的反作用力,因而壳体会受到绕条带直径方向的扭转力。然而,由于壳体被加工硬化并且具有一体地形成有框架部分和底部基部的有底框架,因而该壳体所具有的强度和刚度高得足以抵抗在转动操作螺杆时产生的扭转力。为此,甚至在以高于许可扭矩量的转动力转动操作螺杆时,壳体仍可确保充足的强度来抵抗扭转力。这使得横杆段和螺杆的螺旋螺纹之间能维持较佳的配合状况,使得条带能在延长的时间段内紧密地卷绕在待卷绕物件的周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有底框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6 JP 2012-244262;2012.11.06 JP 2012-244391.一种条带型连接装置(1),所述条带型连接装置设置成卷绕在
待卷绕物件(2)的周围,其特征在于,开端的环形条带(3),所述开端
的环形条带具有一个端部侧(3A)和另一端部侧(3B),两个端部侧都弯
曲成使彼此交迭从而卷绕在所述待卷绕物件(2)的周围;
壳体(4),所述壳体固定地固定于所述条带(3)的所述一个端部侧
(3A);
螺杆(9),所述螺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且所述螺杆(9)
具有以预定螺距形成的螺旋螺纹(9a);
一系列狭槽(8a),所述一系列狭槽以彼此平行的关系、规律间隔地
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条带(3)的所述另一端部侧(3B)上,所述狭槽(8a)
相对于所述条带(3)的周向方向(R)以倾斜的方式横穿所述条带(3)的
宽度方向(W);
齿列(8),每个齿在相邻的狭槽(8a)之间都具有桥接撑杆(10),
以使得当所述螺杆(9)的所述螺旋螺纹(9a)与所述壳体(4)内的所述
狭槽(8a)配合时,所述螺旋螺纹(9a)与所述桥接撑杆(10)配合;
藉此,在沿预定方向转动操作所述螺杆(9)时,所述螺杆(9)使所
述螺旋螺纹(9a)沿着所述桥接撑杆(10)滑动,以使所述一个端部侧(3A)
相对于所述另一端部侧(3B)运动而使所述条带(3)缩径,从而所述条带
(3)会变形以紧密地卷绕在所述待卷绕物件(2)的周围,
所述桥接撑杆(10)具有通过使所述桥接撑杆(10)沿纵长方向(P)
弯曲变形而形成的横杆段(11、13),以具有沿着所述纵长方向(P)的宽
度减小的沟槽(10a),所述沟槽(10a)具有凹部,凹部作为朝向所述条
带(3)的中心部分(M)或者从所述条带(3)沿向外方向(N)突出的凸
出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型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
杆段(11、13)的两个端部都具有横穿所述条带(3)的宽度方向(W)的
凹入部分(12、14),所述凹入部分(12、14)从所述横杆段(11、13)

\t的每个所述端部连续地设置并且朝向所述条带(3)的中心部分(M)或者
从所述条带(3)沿所述向外方向(N)凹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型连接装置(1),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髙木龙一木村茂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总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