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和具有其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和具有该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为盘锥天线或双锥天线。现有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位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盘锥天线的上部或者双锥天线的中部,受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锥体的影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同轴线缆的屏蔽层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耦合,产生电流,引起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垂直极化全向天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垂直极化全向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包括:底盘;单极子,所述单极子包括中心部和多个辐射部,所述中心部设在所述底盘上,每个所述辐射部的内端与所述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辐射部向远离所述中心部的方向延伸,其中多个所述辐射部的内端彼此间隔开,多个所述辐射部之间形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单极子,所述单极子包括中心部和多个辐射部,所述中心部设在所述底盘上,每个所述辐射部的内端与所述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辐射部向远离所述中心部的方向延伸,其中多个所述辐射部的内端彼此间隔开,多个所述辐射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一馈电件与所述底盘和所述中心部相连;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对应地与多个所述辐射部相连,每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相连;和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单极子,所述单极子包括中心部和多个辐射部,所述中心部设在所述底盘上,每个所述辐射部的内端与所述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辐射部向远离所述中心部的方向延伸,其中多个所述辐射部的内端彼此间隔开,多个所述辐射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一馈电件与所述底盘和所述中心部相连;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对应地与多个所述辐射部相连,每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相连;和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使所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具有对称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件包括外导体和内导体,所述第一馈电件的内导体设在所述第一馈电件的外导体内,所述第一馈电件的外导体与所述底盘相连,所述第一馈电件的内导体穿过所述底盘且与所述中心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辐射部直接相连且与所述底盘耦合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套设在多个所述辐射部上且与每个所述辐射部间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辐射部的内端与所述中心部的中心轴线在所述中心部的径向上间隔预定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辐射部为板状,每个所述辐射部沿竖直方向定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底盘、多个所述连接件中的一个以及多个所述辐射部中的一个上,所述同轴电缆穿过所述底盘。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件的内导体穿过所述底盘的中部,所述同轴电缆穿过所述底盘的中部。10.一种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极化全向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以及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包括:介质板;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上方,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馈线;地板,所述地板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一宏,于伟,
申请(专利权)人:盛宇百祺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