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辉棕专利>正文

轧纸机之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581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轧纸机之传动机构,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一摆臂,一端枢接在轧纸之机台上,另一端结合于被汽缸升降之连杆上,以连杆升降来摆动该摆臂,于摆臂后端枢轴上结合有一中间传动齿轮,摆臂中间结合有上滚轮之传动齿轮,故当上滚轮升降时,两传动齿轮之间,轴心距不会改变,而保持正常之啮合。操作平台为两截式,内侧平台固定于机架,外侧平台枢接于内侧平台而可摺收,其传动装置也可与内侧脱开。(*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纸机之传动机构。一般之纸箱制造,是先以厚纸板置于模板上,厚纸板连同模板置于轧纸机机台之平台上,以平台上之输送带将厚纸板及模板送经上、下滚轮之间,受上、下滚轮之挤压,将厚纸板裁出纸箱之形状及所需之压痕。传统之轧纸机提供单人操作及双人操作两种作业方式,当双人操作时,两个人分别站在机台两端之平台末端,一人将厚纸板放在模板上再置于机台一端之平台上,使厚纸板连同模板送经上、下滚轮以裁出所需之纸箱雏形,而由另一端之操作者将纸板取下,换上新的厚纸板进行下一轧纸作业。为适应不同模板及纸板之厚度,上滚轮需做适当之升降调整。如果单人操作时,操作者站在机台一端之平台将厚纸板连同模板送经上、下滚轮轧压,近似于双人操作,但是在轧压后,再将马达自动反转,使模板连同轧压后之厚纸板送回至操作者处,以便换上新的厚纸板进行下一作业。为了确保轧纸品质不在回程时受轧压,当模板及厚纸板回送时,上滚轮向上升,使回送行程中,上滚轮不会压到模板。请参阅9所示,传统的轧纸机传动机构中,上滚轮之传动齿轮200偏心地设在一圆轮210上,圆轮210之侧边结合一连杆220,藉连杆220拉动圆轮210旋转,使上滚轮之传动齿轮200升降,达上滚轮升降之目的。然而,请注意,驱动传动齿轮200之小齿轮230为固定轴心,但传动齿200之轴心会被移动(当上滚轮上升时),形成两齿轮200、230之间的轴心距离改变,故两者之接触产生间隙(如附图说明图10),所以齿轮甚易损坏。通常,小齿轮230以塑料制成,使其噪音降低,但终究仍无法解决问题。另外,纸箱的大小不一,一般的机台平台仅适用于单一规格之纸箱而制成,用于轧压特定规格之纸箱可适用,但用于其它规格之纸箱时则造成操作的不便。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纸机之传动机构,使上滚轮升降时,传动齿轮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且平台可部分摺收,而摺收部分之平台无传动动作,以适应不同大小规格之纸箱制造时使用;本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大幅度降低传动时的噪音。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轧纸机之传动机构的特征是,包括一摆臂,摆臂的一端枢接于机台上,且摆臂之枢轴上结合有传动之中间齿轮,摆臂中间设有上滚轮之传动齿轮且此传动齿轮与上述中间齿轮啮合,以驱动上滚轮转动,一连杆枢接于摆臂之另一端,以举起或降下摆臂之此端,而升降上滚轮,因此,无论上滚轮升或降,均使上滚轮之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二者之轴心保持恒定的距离,确保两者之间正常啮合。本技术纸机之传动确实可克服上滚轮之齿轮移动间隙之发生,消除连杆及汽缸元件之空隙,避免产生噪音,而且可调整平台之规格来适应不同尺寸纸箱制造时之需求。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之轧纸机之立体图。图2及图3为本技术轧纸机传动机构摆臂及齿轮组之平面图,分别显示摆臂升及降之状态。图4及图5分别显示外侧平台传动轴之传动齿轮上离合装置之离合状态。图6及图7分别显示平台展开及摺收之平面图。图8为一平面图,显示纸板及模板承载于平台上,以进行轧纸作业。图9为传统轧纸机之传动机构。图10显示传统轧纸机之传动齿轮略分离之状态。轧纸机,示于图1中,在机台之两侧设有平台,机台中设有上、下滚轮240、244以挤压通过之厚纸板241及模板242(如图8),一驱动马达提供动力于原动轴245,以驱动平台上输送带243之输送、带动齿轮组及上、下滚轮之旋转,以及一汽缸及连杆用以带动上滚轮之升降,而下滚轮仅保持在原高度旋转,由于上述之构造与传统者近似且非属本技术之特征,故仅简述至此而已。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之传动机构包含一摆臂10,摆臂10之第一端枢接在机台上,第二端结合引动连杆20,以连杆20升降来摆动摆臂10。摆臂10的第一端枢接轴同时结合传动齿轮组之最末中间齿轮30,上滚轮之传动齿轮31设于摆臂10中间,且与中间齿轮30啮合。因此,当连杆20将摆臂10向上举使上滚轮上升时,两齿轮30及31仍保持固定之轴心距及正确啮合,不会产生很大间隙,故能克服传统传动机构之问题。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一般的连杆20之升降是利用汽缸(图中未示)来驱动,当连杆关节及汽缸尾端活动关节等构件之间有任何磨耗时,会产生空隙,造成上、下滚轮作业时齿轮间发生甚大的噪音,故本技术设有一空隙消弭装置40,空隙消弭装置40内具有一弹簧41,弹簧41结合一向上延伸之顶柱42,顶柱42抵于摆臂10下缘,所以随时将摆臂10向上顶住,而消除因连杆20及汽缸诸关节磨耗产生之空隙,减少机器操作时之噪音。如图1与图6所示,本技术机台平台为两截式,内侧平台50结合于机台上,外侧平台60枢接内侧平台50,且以一对支脚70支持。如图7所示,当支脚70收起后,可将外侧平台60摺收以减少平台之面积,供较小纸箱之作业。本技术提供一对传动箱80,于传动箱80中设有第一齿形皮带轮81,其安装于内侧平台50输送带之传动轴51上及第二齿形皮带轮82,其设于外侧平台60输送带之传动轴61处,一皮带83设于第一及第二齿形皮带轮81及82之间,以传动第二齿形皮带轮82之旋转。一离合装置84设于第二齿形皮带轮82上,该离合装置84与外侧平台60之传动轴61为一体且具有销85,以嵌入第二齿形皮带轮82预设之结合孔中。因此,如图5所示,当离合装置84之销85嵌入第二齿形皮带轮82中时,外侧平台60之传动轴61被驱动,以输送模板及厚纸板;如图4所示,当离合装置84之销85被退出,则第二齿形皮带轮82不会传动外侧平台60之传动轴61,故外侧平合60摺收后,传动轴61不会传动,欲轧小纸箱时,为节省轧纸往返时间,可将外侧平台摺收,同时为避免外侧平台之皮带将操作者衣物卷入,可将离合器上的螺栓86放松,弹簧87便将离合装置84推开,使销85脱离第二齿轮82,因此外侧平台之输送带246不作动。权利要求1.一种轧纸机之传动机构,其包括一马达,其经齿轮组驱动轧纸机之机台上之上、下滚轮旋转并驱动机台两端平台之传动轴旋转,以使得平台上之输送带运送模板及厚纸板经上、下滚轮之间进行轧纸作业;其特征在于一摆臂,其一端枢接在轧纸机之机台上,另一端结合于被汽缸升降之连杆上,以连杆升降来摆动该摆臂,于摆臂后端枢轴上结合有传动之中间齿轮,摆臂中间设有上滚轮之传动齿轮,且此传动齿轮与上述中间齿轮啮合,以驱动上滚轮转动,故当上滚轮升降时,两传动齿轮之间,轴心距不会改变,而保持正常之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轧纸机之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平台为两截式,内侧平台固定于机架,外侧平台枢接于内侧平台,此外侧平台可以枢轴为中心旋转而摺收,以便适合较小尺寸之轧纸作业。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轧纸机,其特征在于,内外侧平台枢接处设一齿轮箱,齿轮箱内有一齿形皮带传动之离合装置、一齿形皮带连接第一及第二齿形皮带轮、第一齿形皮带轮设于内侧平台之传动轴上,第二齿形皮带轮设于外侧平台之传动轴上,当外侧平台摺收时,可将离合装置内之螺栓放松且一弹簧将该离合装置外推,使离合装置上之销脱离第二齿形皮带轮,而达到外侧平台上之输送带不作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轧纸机之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空隙消弭装置,其设于摆臂下方,空隙消弭装置具有一弹簧,弹簧结合一向上延伸之顶柱,顶柱上端顶于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纸机之传动机构,其包括一马达,其经齿轮组驱动轧纸机之机台上之上、下滚轮旋转并驱动机台两端平台之传动轴旋转,以使得平台上之输送带运送模板及厚纸板经上、下滚轮之间进行轧纸作业;其特征在于:一摆臂,其一端枢接在轧纸机之机台上,另一端结合于被汽缸升降之连杆上,以连杆升降来摆动该摆臂,于摆臂后端枢轴上结合有传动之中间齿轮,摆臂中间设有上滚轮之传动齿轮,且此传动齿轮与上述中间齿轮啮合,以驱动上滚轮转动,故当上滚轮升降时,两传动齿轮之间,轴心距不会改变,而保持正常之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辉棕陈弘明陈以昌谢森芳
申请(专利权)人:肖辉棕陈弘明陈以昌谢森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