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型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095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7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注型母线槽,包括多条并行的导体和复合绝缘材料,每条导体均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还包括导体固定托架,所述导体固定托架设有用于固定导体的导体槽,导体和导体固定托架被复合绝缘材料固化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浇注型母线槽中设置有导体固定托架(其本身是绝缘的),该结构在浇注过程中可以对导体起到很好的支撑、固定、和隔相作用,还能够增强浇注型母线槽的强度,对母线槽的刚性起较大作用;对抗母线槽开裂起一定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浇注型母线槽能够防水,可在水中长期使用,耐酸、碱,阻燃,防护等级达到国标GB7251.1-2005规定的最高防护等级即IP68级,运行时不会开裂;可在多种恶劣环境中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浇注型母线槽,包括多条并行的导体和复合绝缘材料,每条导体均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还包括导体固定托架,所述导体固定托架设有用于固定导体的导体槽,导体和导体固定托架被复合绝缘材料固化成一个整体。本技术浇注型母线槽中设置有导体固定托架(其本身是绝缘的),该结构在浇注过程中可以对导体起到很好的支撑、固定、和隔相作用,还能够增强浇注型母线槽的强度,对母线槽的刚性起较大作用;对抗母线槽开裂起一定作用。本技术浇注型母线槽能够防水,可在水中长期使用,耐酸、碱,阻燃,防护等级达到国标GB7251.1-2005规定的最高防护等级即IP68级,运行时不会开裂;可在多种恶劣环境中使用。【专利说明】浇注型母线槽
本技术属于输配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浇注型母线槽。
技术介绍
现有的母线槽包括壳体,壳体内并行设有多条导体,为了保证各导体之间的绝缘,主要采用聚酯薄膜进行绝缘,如图1所示,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外壳、特别是弯头、连接器处(即接头处)易进水,或潮湿空气易使绝缘降低,或直接引起短路,严重时还会引起连接器处爆炸,甚至同时将连接器本身及与之连接的两个母线槽单元严重损坏,无法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注型母线槽。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浇注型母线槽,包括多条并行的导体和复合绝缘材料,每条导体均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还包括导体固定托架,所述导体固定托架设有用于固定导体的导体槽,导体和导体固定托架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并固化成一个整体。设置导体固定托架不仅便于浇注,还能够增强浇注型母线槽的强度,对母线槽的刚性起较大作用;对抗母线槽的开裂性起一定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固定托架分别设置在浇注型母线槽的两端。在母线槽的两端设置导体固定托架;导体固定托架其本身是绝缘的,是由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其绝缘电阻达1000ΜΩ (用额定电压1000V兆欧表测试),设置导体固定托架在浇注过程中可以对导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母线槽的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烧注型母线槽的轴向每隔500_550mm设置一个导体固定托架。沿浇注型母线槽的轴向每隔500-550mm设置一个导体固定托架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母线槽的刚性,延长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槽的槽壁厚度为10-12_,导体槽的深度至少为导体高度的一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固定托架的顶部与其相邻的母线槽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7-15mm(参见图4)。距离若小于7mm,则固定托架离母线槽上部表面太近,由于操作工艺及导体的变形可能使固定托架的上部覆盖的绝缘材料很薄,影响母线槽的强度,甚至浇注时因操作把握不好托架部分露出母线槽表面。距离若大于15mm,在母线槽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则固定托架本体的上部就变薄了,进而影响固定托架本身的强度,从而母线槽的强度也会减弱;若要保持托架上部厚度不变,则只能增加母子线槽的高度,这样就增加了母线槽的成本。7-15mm这个数据是从多方面考虑及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技术浇注型母线槽防水,可在水中长期使用,耐酸、碱,阻燃,防护等级达到国家标准GB7251.1-2005规定的最高防护等级即IP68级,运行时不会开裂;可在多种恶劣环境中使用。2、本技术浇注型母线槽中设置有导体固定托架,该结构在浇注过程中可以对导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还能够增强浇注型母线槽的强度,对母线槽的刚性起较大作用,与复合绝缘材料联合作用起到抗母线槽本体开裂的作用。3、沿烧注型母线槽的轴向每隔500_550mm设置一个导体固定托架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母线槽的刚性,延长使用寿命;导体固定托架还能降低母线槽在通电运行特别是过载或短路时导体间产生的电动力对母线槽本体的破坏作用,增强母线槽本体(或壳体)抗击外部力量的破坏作用,从而提高母线槽的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母线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浇注型母线槽的正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浇注型母线槽的俯视图;图4为A-A剖视图;图5为B-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导体;102、托架、103、复合绝缘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阐述。参考图2-5,本实施例一种浇注型母线槽,包括多条并行的导体101和复合绝缘材料103,每条导体均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还包括导体固定托架102,所述导体固定托架设有用于固定导体的导体槽,导体和导体固定托架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并固化成一个整体。所述导体槽的槽壁厚度为10_12mm,导体槽的深度为导体高度的一半。所述导体固定托架的顶部与其相邻的母线槽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7_15mm。导体固定托架其本身是绝缘的,是由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其绝缘电阻达1000ΜΩ(用额定电压1000V兆欧表测试),设置导体固定托架在浇注过程中可以对导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母线槽的强度,对母线槽的刚性起较大作用,与复合绝缘材料联合作用起到抗母线槽本体开裂的作用。所述导体固定托架分别设置在浇注型母线槽的两端,同时沿所述浇注型母线槽的轴向每隔500-550mm设置一个导体固定托架。在母线槽的两端及沿烧注型母线槽的轴向每隔500-550mm设置导体固定托架,在浇注过程中可以对导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还能较大程度地增强母线槽的强度,并延长母线槽的使用寿命;导体固定托架还能降低母线槽在通电运行特别是过载或短路时导体间产生的电动力对母线槽本体的破坏作用,从而提高母线槽的安全性。将导体固定托架的顶部与其相邻的母线槽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限定在7_15mm(参见图4)之间。距离若小于7mm,则固定托架离母线槽上部表面太近,由于操作工艺及导体的变形可能使固定托架的上部覆盖的绝缘材料很薄,影响母线槽的强度,甚至浇注时因操作把握不好托架部分露出母线槽表面。距离若大于15mm,在母线槽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则固定托架本体的上部就变薄了,进而影响固定托架本身的强度,从而母线槽的强度也会减弱;若要保持托架上部厚度不变,则只能增加母子线槽的高度,这样就增加了母线槽的成本。7-15mm这个数据是从多方面考虑及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本技术浇注型母线槽防水,可在水中长期使用,耐酸、碱,阻燃,防护等级达最高级别即IP68级,运行时不会开裂;可在多种恶劣环境中使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浇注型母线槽,包括多条并行的导体和复合绝缘材料,每条导体均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体固定托架,所述导体固定托架设有用于固定导体的导体槽,导体和导体固定托架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并固化成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固定托架分别设置在浇注型母线槽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浇注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浇注型母线槽的轴向每隔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注型母线槽,包括多条并行的导体和复合绝缘材料,每条导体均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体固定托架,所述导体固定托架设有用于固定导体的导体槽,导体和导体固定托架被复合绝缘材料包裹并固化成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强夏超陈庆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半径电力铜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