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5954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7 00:07
一种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包括燃烧器、通道杆、排尘通道、回温炉体、散温片、刷毛分布状金属条状块,所述的燃烧器的通道杆同回温炉体导接,回温炉体还同热泵导通。所述的回温炉体中部带有金属过滤层。有效地避免了燃料耗损非常大还得不到相应的取暖热度的缺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包括燃烧器、通道杆、排尘通道、回温炉体、散温片、刷毛分布状金属条状块,所述的燃烧器的通道杆同回温炉体导接,回温炉体还同热泵导通。所述的回温炉体中部带有金属过滤层。有效地避免了燃料耗损非常大还得不到相应的取暖热度的缺陷。【专利说明】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
本技术属于地质
,具体涉及一种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在野外地质勘探的时候,往往耗时几天到几个月以上,这样就涉及到野外生存的问题,在野外取暖不可能通过电热管道来加热,通常只能采用燃烧器通过供给燃料来进行,但是野外的环境吸取燃烧器的热量过多,由此导致燃料耗损非常大还得不到相应的取暖热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包括燃烧器、通道杆、排尘通道、回温炉体、散温片、刷毛分布状金属条状块,所述的燃烧器的通道杆同回温炉体导接,回温炉体还同热泵导通。所述的回温炉体中部带有金属过滤层。有效地避免了燃料耗损非常大还得不到相应的取暖热度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包括燃烧器1、通道杆2、排尘通道3、回温炉体4、散温片5、刷毛分布状金属条状块6,所述的燃烧器I的通道杆2同回温炉体4导接,回温炉体4还同热泵7导通。所述的回温 炉体4中部带有金属过滤层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所述的燃烧器I的通道杆2同回温炉体4导接,回温炉体4还同热泵7导通。所述的回温炉体4中部带有金属过滤层8。就能循环的利用燃料的热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包括燃烧器1、通道杆2、排尘通道3、回温炉体4、散温片5、刷毛分布状金属条状块6,所述的燃烧器I的通道杆2同回温炉体4导接,回温炉体4还同热泵7导通。所述的回温炉体4中部带有金属过滤层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所述的燃烧器I的通道杆2同回温炉体4导接,回温炉体4还同热泵7导通。所述的回温炉体4中部带有金属过滤层8。就能循环的利用燃料的热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I)、通道杆(2)、排尘通道(3)、回温炉体(4)、散温片(5)、刷毛分布状金属条状块(6),所述的燃烧器(I)的通道杆(2)同回温炉体(4)导接,回温炉体(4)还同热泵(7)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温炉体(4)中部带有金属过滤层(8)。【文档编号】F24D15/04GK203595174SQ201320650810【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专利技术者】张刚 申请人:西安汇科地质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地质勘探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1)、通道杆(2)、排尘通道(3)、回温炉体(4)、散温片(5)、刷毛分布状金属条状块(6),所述的燃烧器(1)的通道杆(2)同回温炉体(4)导接,回温炉体(4)还同热泵(7)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汇科地质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