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秀华专利>正文

具辨识效果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681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14:18
一种工具,是由一本体与一套件组成。本体外表形成一锥部,锥部有一宽端与一窄端。套件为中空的造型,其外部形成一辨识层,且内部壁面形成一内锥面,内锥面也有一宽端与一窄端。当本体插入套件时,以宽端对宽端、窄端对窄端的方式,让内锥面接触锥部表面,从而阻止套件离开本体,以致本体具备辨识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工具,是由一本体与一套件组成。本体外表形成一锥部,锥部有一宽端与一窄端。套件为中空的造型,其外部形成一辨识层,且内部壁面形成一内锥面,内锥面也有一宽端与一窄端。当本体插入套件时,以宽端对宽端、窄端对窄端的方式,让内锥面接触锥部表面,从而阻止套件离开本体,以致本体具备辨识的效果。【专利说明】具辨识效果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工具的辨识领域,特别是指一款工具,以套件配合本体组成而具备辨识的效果。
技术介绍
已知的工具,以动力来源区分手动工具、电动工具和气动工具等。这些工具通常有一连接端,采用插入、套接或其它联结方法,连接一些体积小的联结工具,如起子头、接杆与套筒等。这些联结工具不仅造型变化繁多,且规格、尺寸不一,容易发生辨识混淆、拾取错误等情况,添加使用上的困扰。为了改善前述问题,纷纷研究并创作新款联结工具。此类工具的共通处在于:具备一种辨识构造。简单地说,就是将染料附着于工具表面形成一色层,根据色系轻松辨认工具的规格、尺寸。然而,色层有受力剥落的缺点,对辨识产生妨碍。类似的辨识结构,还有中国台湾技术第M341583号、第M343559号及第M344226号等专利案。在第M341583号专利案披露一起子头,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凹陷处,供一拥有颜色的披覆层附着于凹陷处上面。虽然,不同颜色的披覆层,可以帮助一使用者辨识起子头的规格,但是披覆层的范围受到凹陷处所局限,能够识别的规格非常有限。如第M343559号专利案揭露一把螺丝起子,在螺丝起子邻近端部处凹陷一环槽,采用压纹、环状色区或电镀上色等手段之一,在环槽里面形成一用以辨别规格的辨识部。又如第M344226号专利案的起子头,同样布置有以凹环槽为主的辨识结构。此凹环槽围绕起子头外表,槽内容纳多道环体,每道环体拥有一定的颜色,供使用者辨识工具的规格。但是,前述既有的辨识构造,依然存在剥落或颜色变淡等弊端,不利于工具规格、尺寸的辨识,仍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如何让辨识效果长期有效,就成为本技术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深入探讨先前技术的问题,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的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一款具备辨识效果的工具,来改善现有创作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采用组合的方法,将套件与工具结合在一起,套件具备长期的辨识效果,相对延长辨识工具规格、尺寸的使用期限。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技术的工具由一本体与一套件所组成。该本体外表形成一锥部,锥部有一宽端与一窄端。该套件为中空的造型,其有一辨识层与一内锥面,该辨识层位于套件外部,该内锥面形成于套件内面并拥有一宽端与一窄端。当本体插入套件时,以宽端对宽端、窄端对窄端的方式,让内锥面接触锥部表面,从而阻止套件离开本体,以致本体具备辨识的效果。此处所称的本体,选自起子头、接杆与套筒组成族群之一。而且,本体有一受力段与一施力段,受力段与锥部窄端毗邻,施力段靠近锥部的宽端。因此,受力段拥有非圆形或多边形的凹陷或突出轮廓,如六边柱或四角槽。同样的,施力段也拥有非圆形或多边形的凹陷或突出轮廓,如十字形、一字形、梅花形、六边形或四角形等。此处所称的套件,选自C形环和圆环之一。该套件有一顶端与一底端,顶端与内锥面宽端毗邻,底端靠近内锥面的窄端。自套件顶端到内锥面宽端围成一直径大于本体外部宽度的内环面。如此,当本体插入套件时,以宽端对宽端、窄端对窄端的方式,让内锥面接触锥部表面。因为套件受阻于锥部而不易往施力段方向脱离本体,所以套件保留在本体上,使本体具备辨识的效果。以下,基于图式详述相关实施例的目的、构造及特征,相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具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工具的组合示意图,并剖开套件;图3是本技术工具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工具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工具-10 ;本体(起子头)_20 ;受力段-21 ;施力段-22 ;锥部-23 ;宽端-24 ;窄端-25 ;环面-26 ;套件(圆环)-30 ;缩径段-31 ;辨识层-32 ;内环面-33 ;内锥面-34 ;顶端-35 ;底端-36 ;宽端-37 ;窄端-38 ;接杆(本体)-40 ;套筒(本体)_5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阐明一工具10的具体构造。这款工具10是由一本体20与一中空的套件30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0是一起子头,其拥有一受力段21与一施力段22,在受力段21与施力段22间形成一锥部23与一环面26。其中,该受力段21为多边形体,自起子头20—端往中央方向延伸一定的长度,可以插入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或气动工具的连接端(图面未绘)。该施力段22自起子头20另端往中央方向形成十字状,用以插入一螺丝(图面未绘)头部相应的凹陷部位。该锥部23位于起子头20外表的中间部位,其拥有一宽端24与一窄端25,二端24、25之间形成一圆锥面。该环面26依半径方向布置在起子头20中间部位,其外缘邻接起子头20圆周面,其内缘衔接锥部23窄端25,以致环面26与锥部23圆锥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图中的套件30是圆环。采用阳极处理方式,在圆环30表面形成一辨识层32,辨识层32具备一种或多种颜色,充当起子头20规格或尺寸的辨认基础。而且,圆环30外部下方形成一缩径段31,圆环30内面形成一内环面33与一内锥面34,二者彼此相连。前述内环面33属于圆环30局部内壁,恰好对应于缩径段31。该内环面33自圆环30顶端35往底端36方向延伸,其直径大于施力段22外表紧邻锥部23的宽度。前述内锥面34—端与圆环30底端36毗邻,并界定为一窄端38。自窄端38依一定角度往圆环30顶端35方向延伸,直到内锥面34另端连接内环面33为止,形成内锥面34的宽端37。以宽端24对宽端37、窄端25对窄端38的方式,把起子头20施力段22插入圆环30 (或圆环30套在施力段22),使内锥面34接触锥部23相应的部位表面。倘若,圆环30受力欲往施力段22方向移动。因为窄端38小于宽端24的缘故,所以锥部23对内锥面34形成阻挡作用,避免圆环30离开起子头20。相反地,圆环30受力欲往受力段21方向移动。由于环面26对圆环30底端36形成阻止作用,故圆环30同样不易离开起子头20。如此,内锥面34与锥部23的结合构造,就能让圆环30长期保留在起子头20上,从而拥有较佳的辨识效果。根据上开说明,尚能衍生其它的实施例。譬如图3的工具10,不同于前揭实施例之处在于:一接杆40取代起子头,充当本体予以实施。至于锥部23仍旧形成于接杆40 二端之间,其构造原封不动的实施于接杆40中间部位外表,用以结合前述套件30。又,如图4所示的工具10,其不同于前揭实施例之处在于:一套筒50取代起子头,充当本体予以实施。同样的,锥部23形成于套筒50外表而与一端毗邻,其构造原封不动,足以与前述套件30结合在一起。以上对本技术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本体外表形成一锥部,锥部有一宽端与一窄端;以及一中空的套件,其有一辨识层与一内锥面,该辨识层位于套件外部,该内锥面形成于套件内面并拥有一宽端与一窄端;当本体插入套件时,以宽端对宽端、窄端对窄端的方式,让内锥面接触锥部表面,从而阻止套件离开本体,以致本体具备辨识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秀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