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的隔震
,特别是一种控制存在有浮置文物的建筑结构隔震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引发建筑运动对结构产生位移、加速度等宏观动力学响应,建筑运动加速度对建筑质点产生惯性力,惯性力产生地震剪力、倾覆力矩等宏观整体力学响应及剪力、轴力、弯矩等微观构件力学响应。如何选用减震系数的确定指标,进而调整隔震支座性能参数,提高隔震效率,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现行规范设计方法合理、安全的关键。结构水平位移越是接近结构底部,位移值越小,以非隔震模型的位移与固结模型的位移比值确定的减震系数,对于底部楼层来说误差较大,不适于作为减震系数的确定指标;而结构构件的内力响应,复杂多变,规律性较差,尤其是竖向不规则结构体系的构件还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同样不适于作为减震系数的确定指标。现行规范采用整体结构的宏观力学响应的层剪力、层倾覆力矩作为隔震结构减震系数的确定指标,从而调整隔震支座性能参数,提高隔震效率;而对于竖向不规则的隔震结构,上述两个指标还不能全面的反映隔震结构的减震系数。具体到存在有重要浮置文物的建筑物中,其浮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储藏有浮置文物的建筑结构隔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结构分析软件建立建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上部结构体系为非隔震模型;
步骤二、结构布置与设计:进行建筑结构的整体构件布置及初步设计;
步骤三、确定隔震支座的型号及数量:使用步骤二中得到的上部结构竖向力设计值确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1)的型号及数量;
步骤四、选定隔震支座的性能参数:根据步骤三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型号及数量初步选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1)的性能参数;
步骤五、进行隔震支座布置建立隔震层;
步骤六、建立隔震模型: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家琪,张国军,王明珠,刘鑫刚,马伯涛,张玲,王树,管志忠,张曼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