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高盐液态存贮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首先于一定高径比并配备曝气系统的柱形装置中,加入纯水并开启曝气,对待存贮好氧颗粒污泥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好氧颗粒污泥装入500mL的3±2%%NaCl溶液中,置于4±1°C冰箱内恒温存贮。经过一年的存贮后,好养颗粒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可以达到26.02±5%mgO2/gMLSS·h;其次,存贮后好养颗粒污泥中活菌的比例可以保持在83.3±5.4%%;最后,在20KHz、65W的超声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破碎时间可以延迟持至30min,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高盐液态存贮方法。
技术介绍
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具有更快的泥水分离效率、更强的耐受冲击负荷能力等优点,并且在许多废水处理中都已经证实了其高效的处理能力,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污水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是近年来环境生物处理
的研究热点之一,好氧颗粒污泥是在流体力学剪切力条件下微生物聚集形成具有优良沉降功能的聚集体。其典型的特征是不需要投加载体即可实现自我固定化过程,并且具有致密的立体结构,与传统的活性污泥相比,不仅可以耐受更高的冲击负荷和环境条件的突变,而且还具有优越的沉降性能,这可以极大的促进了后续的泥水分离效率。此外,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具有较大的高径比,这使得所需的土地面积要远远低于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这种集约化工艺无论是在具有高人口密度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应用方面还是在用地紧凑的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然而,好氧颗粒污泥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性是公认的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问题,实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存贮被发现是可能的解决途径之一,虽然不能够彻底的解决颗粒的稳定性问题,但是通过外源投加存贮颗粒可以很好的维持现有工艺的处理能力并且可以将贮存颗粒作为种泥实现工艺的快速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长久维持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操作简单易行的好氧颗粒污泥存贮方法,以进一步推动颗粒污泥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存贮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把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纯水预处理;然后,在4±1℃条件下,把经过预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装入3±2% NaCl(g/mL)溶液中存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的纯水预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准备一个具备一定高径比的柱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例子中所采用的的柱形装置,内径为6cm,高180cm,相应的高径比为30:1的柱形序批式间歇工艺装置(即SBR),有效工作体积约2.3 L。将好氧颗粒污泥装入该柱形装置中,加入纯水至终体积为2±0.5L;然后,开始曝气,曝气量为5±2L/min,持续曝气12±5h后,将装置内的水排出;重新加入纯水至2±0.5L,持续曝气12±5h后,将装置内的水排出;即完成预处理过程;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经过预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存贮的具体操作如下:称取30±20g NaCl于500mL纯水中溶解配制浓度为3±2%(g/mL)的NaCl溶液,作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存贮液;将500mL的高浓度NaCl溶液转入1L的蓝盖瓶中,随后将上述预处理后的好氧颗粒污泥装入配制的NaCl溶液中,密封,置于4℃冰箱内,恒温保存。本专利技术的结果表明,4±1℃条件下,存贮在3±2% NaCl溶液中的好氧颗粒污泥实现了长期的有效存贮,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和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存贮后好氧颗粒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可以达到26.02±5 mg O2/g MLSS·h;存贮1年后,好氧颗粒污泥的活性仅失去了8.1%;通过死菌活菌染色鉴定发现,存贮前的初始好氧颗粒污泥中活菌的比例为92.1±3.1%,存贮后活菌的比例仍然可以保持高达83.3±5.4%%;在20KHz、65W超声条件下,存贮后好氧颗粒污泥完全破碎的时间可以延长30min,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存贮的初始好氧颗粒污泥。图2为在4±1℃条件下3% NaCl溶液中存贮1年后的好氧颗粒污泥。图3为存贮前后死菌活菌分析。图4为颗粒强度分析。图5为在4±1℃条件下5% NaCl溶液中存贮1年后的好氧颗粒污泥。图6为5% NaCl溶液中存贮1年后存贮前后死菌活菌分析。图7为5% NaCl溶液中存贮1年后颗粒强度分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采用内径为6cm,高180cm,相应的高径比为30:1的柱形序批式间歇工艺装置(即SBR),有效工作体积约2.3 L。将好氧颗粒污泥装入该柱形装置中,加入纯水至终体积为2L;然后,开始曝气,曝气量为5L/min,持续曝气12h后,将装置内的水排出;重新加入纯水至2L,持续曝气12h后,将装置内的水排出;即完成预处理过程;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经过预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存贮的具体操作如下:称取30g NaCl于500mL纯水中溶解配制浓度为3%(g/mL)的NaCl溶液,作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存贮液;将500mL的高浓度NaCl溶液转入1L的蓝盖瓶中,随后将上述预处理后的好氧颗粒污泥装入配制的NaCl溶液中,密封,置于4℃冰箱内,恒温保存。结果表明,4℃条件下,存贮在3% NaCl溶液中的好氧颗粒污泥实现了长期的有效存贮,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和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存贮后好氧颗粒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可以达到26.02 mg O2/g MLSS·h;存贮1年后,好氧颗粒污泥的活性仅失去了8.1%;通过死菌活菌染色鉴定发现,存贮前的初始好氧颗粒污泥中活菌的比例为92.1%,存贮后活菌的比例仍然可以保持高达83.3%%;在20KHz、65W超声条件下,存贮后好氧颗粒污泥完全破碎的时间可以延长30min,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实施例2:采用内径为6cm,高180cm,相应的高径比为30:1的柱形序批式间歇工艺装置(即SBR),有效工作体积约2.3 L。将好氧颗粒污泥装入该柱形装置中,加入纯水至终体积为2L;然后,开始曝气,曝气量为5L/min,持续曝气12h后,将装置内的水排出;重新加入纯水至2L,持续曝气12h后,将装置内的水排出;即完成预处理过程;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经过预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存贮的具体操作如下:称取50g NaCl于500mL纯水中溶解配制浓度为5%(g/mL)的NaCl溶液,作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存贮液;将500mL的高浓度NaCl溶液转入1L的蓝盖瓶中,随后将上述预处理后的好氧颗粒污泥装入配制的NaCl溶液中,密封,置于4℃冰箱内,恒温保存。结果表明,4℃条件下,存贮在5% NaCl溶液中的好氧颗粒污泥实现了长期的有效存贮,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和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存贮后好氧颗粒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可以达到23.33 mg O2/g MLSS·h;存贮1年后,好氧颗粒污泥的活性仅失去了17.7%;通过死菌活菌染色鉴定发现,存贮前的初始好氧颗粒污泥中活菌的比例为90.4%,存贮后活菌的比例仍然可以保持高达80.1%%;在20KHz、65W超声条件下,存贮后好氧颗粒污泥完全破碎的时间可以延长30min,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高盐液态存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把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纯水预处理;然后,在4±1℃条件下,装入3±2%?NaCl(g/mL)溶液中存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高盐液态存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把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纯水预处理;
然后,在4±1℃条件下,装入3±2% NaCl(g/mL)溶液中存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的纯水预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准备一个具备一定高径比的柱形装置,其有效工作体积约2.3 L;将好氧颗粒污泥装入该柱形装置中,加入纯水至终体积为2±0.5L;
然后,开始曝气,曝气量为5±2L/min,持续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春黎,张沁澜,李笃中,李杰妮,刘翔,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