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污水絮凝排污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设备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采用的絮凝排污处理系统多是根据传统的絮凝净水特点设计,絮凝罐内外结构有许多缺点,往往会造成絮凝及排污过程脱节,且操作调整过程需停机后手工实现,技术方法落后。已有的絮凝排污技术通常会造成絮凝上清液质量不稳定,污物排放不及时以及不能连续自控供给等缺点,具体体现以下几点:(1)在传统污水絮凝排污系统中,由于设备机构大都受到一次性操作限制,无法根据污水絮凝过程中的水质、色度及浊度等性质,适时得对污水进入、絮凝剂添加以及排污等操作进行调整,这样就造成絮凝排污的过程操作存在极大盲目性;(2)由于污水絮凝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絮凝污物,目前污物收集只能够通过简单的导流筒、搅拌装置这些结构来完成,但是沉底的污物会很容易被带起,进而造成污物在搅拌过程中不能够被快速稳定收集,特别对于希望连续运转的絮凝排污系统,这个不足会带来更大的问题;(3)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絮凝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罐体(2、支架(3)、双级搅拌机(4)、集水槽(5)、溢流槽(6)、螺旋伞形罩体I(7)、螺旋伞形罩体II(8)、沉淀器(9)、水质监测元器件、污物收集筒(12)、离心甩干机(13)及设备调节中心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2)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与罐体(2)相连,用于将污水导入到罐体(2)内;双级搅拌器(4)的旋转轴位于罐体(2)内,所述螺旋伞形罩体I(7)嵌连在双级搅拌机(4)的旋转轴上,在罐体(2)底部固定安装螺旋伞形罩体Ⅱ(8),所述沉淀器(9)安装于所述螺旋伞形罩体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絮凝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罐体(2、
支架(3)、双级搅拌机(4)、集水槽(5)、溢流槽(6)、螺旋伞形罩体I(7)、螺旋伞形罩
体II(8)、沉淀器(9)、水质监测元器件、污物收集筒(12)、离心甩干机(13)及设备调
节中心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2)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
路(1)与罐体(2)相连,用于将污水导入到罐体(2)内;双级搅拌器(4)的旋转轴位于
罐体(2)内,所述螺旋伞形罩体I(7)嵌连在双级搅拌机(4)的旋转轴上,在罐体(2)
底部固定安装螺旋伞形罩体Ⅱ(8),所述沉淀器(9)安装于所述螺旋伞形罩体Ⅱ(8)正下
方。沉淀器(9)的出口连接到污物收集筒(12),污物收集筒(12)与离心甩干机(13)相
连,污物收集筒(12)与离心甩干机(13)之间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集水槽(5)和溢流
槽(6)内焊在罐体(2)上端,所述的集水槽(5)用于收集污水样品,所述溢流槽(6)接
收集水槽(5)外溢液体,集水槽(5)和溢流槽(6)之间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污水及絮
凝剂导入管路(1)为中间带有Y型电磁阀体的输入管道;所述水质监测元器件分别安装在
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和集水槽(5)中,所述的设备中心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污水及絮
凝剂导入管路(1)和集水槽(5)中的水质监测元器件连接,所述设备中心处理器的控制端
与絮凝剂导入管路(1)上的电磁阀相连连接,控制絮凝剂添加Y型电磁阀的开闭,所述设
备中心处理器的控制端与与双级搅拌机(4)旋转轴控制电机连接,所述设备中心处理器的
控制端分别与集水槽(5)和溢流槽(6)之间的电磁阀、控制污物收集筒(12)与离心甩干
机(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