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752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墨盒,包括:主壳体、设置于主壳体内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腔、将墨水腔内的墨水供应至打印机的出墨口,位于主壳体上用于连通外界大气和墨水腔的导气口,控气阀,连通控气阀和出墨口的抽吸通道以及连通墨水腔和控气阀的墨水通道,通过控气阀与所述墨水通道选择性连通的大气通道,抽吸通道和墨水通道位于控气阀的不同侧,抽吸通道由出墨口延伸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反的一侧,墨水通道由墨水腔延伸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同的一侧,?大气通道与抽吸通道保持不连通的关系。实现了一个阀体控制进气和控制排气两种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墨盒的阀体部件较多,装配繁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墨盒
技术介绍
通常,控制液体容器内负压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采用多孔材料、设置有毛细通道的恒压腔和通过阀体控制负压。对于在喷墨打印领域采用阀体控制墨盒内负压的方式,常常设置控制气体进入和控制墨水的阀体,通常控气阀具有密封部分的一侧连通外界大气,另一侧连通墨水腔,在阀自密闭力作用下,该阀体关闭。随着墨水的消耗,墨盒内负压增大,外界大气压对上述控气阀施加压力,使阀打开,外界空气进入到墨盒内部,调节负压。但是墨盒内部压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例如振动、气压的变化或者温度的变化等。若此时墨盒处于非工作状态,外界温度突然升高等因素导致墨盒内部气体膨胀,但膨胀的气体对上述阀体施加的作用力与阀体的自密闭力方向相同,导致阀体密封更紧,因此气体不能通过控气阀排出,导致墨盒内部负压增大,进而引起墨水从出墨口渗出,造成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在进气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排气阀,如图9所示,墨盒100包括墨水腔101,出墨口102,进气阀104和排气阀103。进气阀104的与阀自密闭力相同的一侧连通大气,另一侧通过墨水腔101与出墨口102相连通;排气阀103的与阀自密闭力相反的一侧连通大气,另一侧通过墨水腔101与出墨口102连通。在正常打印时,供墨针抽吸墨水产生的抽吸力通过墨水腔101作用到两个阀体上,使进气阀104打开,排气阀103封闭;在外界环境变化时,墨盒腔体内的压力增大,进气阀104关闭,排气阀103打开,多余的气体排出。但是在一个墨盒上同时设置进气阀和排气阀,部件较多,装配比较复杂,且容易出错。因此,希望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墨盒,能够通过一个控制阀同时控制气体进入和排出,减少繁琐的零部件,简化装配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墨盒的阀体部件较多,装配繁琐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主壳体、设置于主壳体内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腔、将所述墨水腔内的墨水供应至打印机的出墨口,位于主壳体上用于连通外界大气和墨水腔的导气口,控气阀,连通所述控气阀和出墨口的抽吸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墨水腔和所述控气阀的墨水通道,通过所述控气阀与所述墨水通道选择性连通的大气通道,其特征是,所述抽吸通道和所述墨水通道位于所述控气阀的不同侧,所述抽吸通道由出墨口延伸到所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墨水通道由墨水腔延伸到所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同的一侧,所述大气通道与所述抽吸通道保持不连通的关系。所述墨盒还包括可以选择性打开和关闭的控水阀,所述控水阀的打开阈值大于所述控气阀的打开阈值。 所述抽吸通道的一端连通出墨口,另一端分支成两个分别延伸到控气阀和控水阀的子通道。所述控气阀包括密闭的控气凸台。所述控气阀还包括控气阀座、控气阀膜和控气阀盖,所述密闭的控气凸台设置在所述控气阀膜上。所述控水阀包括控水阀座、控水阀膜和控水阀盖,所述控水阀膜上设置有带通孔的控水凸台。所述控气阀和控水阀相邻设置,所述控气阀座和所述控水阀座设置为一体的阀座、所述控气阀膜和所述控水阀膜设置为一体的阀膜,所述控气阀盖和所述控水阀盖设置为一体的阀盖。所述阀座和阀盖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凸缘。所述控气阀座中设置有与所述导气通道连通的通孔以及与所述墨水腔和墨水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控水阀座中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墨水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抽吸通道设置在所述阀盖与阀膜连接侧面的另一侧,所述抽吸通道一端通过通孔与所述供墨腔连通,另一端分支成两个分别延伸到所述控水凸台和控气凸台的子通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抽吸通道和墨水通道位于控气阀的不同侧,抽吸通道由出墨口延伸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反的一侧,墨水通道由墨水腔延伸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同的一侧,大气通道与所述抽吸通道保持不连通的关系。阀在自密闭力作用下密封连通导气通道和墨水通道的通孔,使导气通道和墨水通道不连通。当打印进行时,供墨针对墨水的抽吸力从出墨口经过抽吸通道作用到控气阀,由于抽吸通道设定在控气阀的与控气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反的一侧,因此控气阀所受到的抽吸力和控气阀的自密闭力方向相反,当抽吸力大于自密闭力时,控气阀打开,导气通道与墨水通道连通,外界大气补充到墨水腔中。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而引起墨水腔中气体膨胀时,墨水腔中的正压通过墨水通道对控气阀施加作用力,由于墨水通道设置在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同的一侧,因此,正压对阀的作用力的方向与阀自密闭力的方向相反,当作用力大于控气阀自密闭力时,控气阀打开,使墨水通道与导气通道连通,因此膨胀的气体可以通过导气通道排出,缓解了墨水腔内的压力。可见,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抽吸通道和墨水通道分别设置在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相反的一侧和与阀自密闭力相同的一侧就可以实现一个阀体控制进气和控制排气两种功能,在缓解外界环境变化对墨水腔内负压的影响的前提下减少了墨盒的部件个数,简化了墨盒装配的过程,避免在墨盒部件多的情况下产生装配错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墨盒的阀体部件较多,装配繁琐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墨盒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阀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墨盒的阀腔结构示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墨盒的腔体结构。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阀膜和阀盖的放大结构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墨盒的剖视图。图6b为第一实施例墨盒正常打印时墨水和气体的流路图。图6c为第一实施例墨盒排气状态下气体的流路图。图7为第一实施例变形例的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实施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b为第二实施例中在打印状态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中墨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墨盒1的分解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墨盒1由主体2和适配器3组成,主体2包括主壳体21,墨水腔22,墨水供应腔23,出墨口24以及阀机构25。其中,阀机构25由阀腔26,阀膜27,阀盖28及密封膜B装配焊接而成;墨水腔22由主壳体21和密封膜A焊接而成;出墨口24内填充有密封圈29。下面具体介绍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主壳体、设置于主壳体内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腔、将所述墨水腔内的墨水供应至打印机的出墨口,位于主壳体上用于连通外界大气和墨水腔的导气口,控气阀,连通所述控气阀和出墨口的抽吸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墨水腔和所述控气阀的墨水通道,通过所述控气阀与所述墨水通道选择性连通的大气通道,其特征是,所述抽吸通道和所述墨水通道位于所述控气阀的不同侧,所述抽吸通道由出墨口延伸到所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墨水通道由墨水腔延伸到所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同的一侧,所述大气通道与所述抽吸通道保持不连通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主壳体、设置于主壳体内的用于容纳墨
水的墨水腔、将所述墨水腔内的墨水供应至打印机的出墨口,位于主
壳体上用于连通外界大气和墨水腔的导气口,控气阀,连通所述控气
阀和出墨口的抽吸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墨水腔和所述控气阀的墨水通道
,通过所述控气阀与所述墨水通道选择性连通的大气通道,其特征是
,所述抽吸通道和所述墨水通道位于所述控气阀的不同侧,所述抽吸
通道由出墨口延伸到所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反的一侧,所
述墨水通道由墨水腔延伸到所述控气阀的与阀自密闭力方向相同的一
侧,所述大气通道与所述抽吸通道保持不连通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所述墨盒还包括可以
选择性打开和关闭的控水阀,所述控水阀的打开阈值大于所述控气阀的
打开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所述抽吸通道的一端
连通出墨口,另一端分支成两个分别延伸到控气阀和控水阀的子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所述控气阀包括密闭
的控气凸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所述控气阀还包括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洪明聂冰夏敬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