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试验用可拆卸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336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试验用可拆卸夹具,在上固定套筒构件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半圆锥面槽,在下固定套筒构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半圆锥面槽,在上固定套筒构件上开设有上定位孔,在下固定套筒构件上开设有下定位孔;在上半圆锥面槽与下半圆锥面槽组合构成的圆锥形孔内设有夹持芯件,在夹持芯件内沿着其轴线开设有夹持孔,夹持孔为圆柱形孔,在夹持芯件上开设有第一、二伸缩缝,且夹持芯件的外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大于由上半圆锥面槽与下半圆锥面槽构成的圆锥形孔的内圆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0.5~1°。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单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的拉力试验,且可拆卸,能多次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芯棒拉力测试的夹具,尤其是一种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试验用可拆卸夹具。
技术介绍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线膨胀系数小、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韧性较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导线的加强芯。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很难用传统的夹具进行芯棒拉力性能测试。目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拉力测试的夹具几乎都是一次性的,不可反复使用,且拉力性能是每批芯棒必须检测的项目,一次性夹具的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目前急需一种可拆卸夹具,该夹具能保证其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间具有良好的握力且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试验用可拆卸夹具。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试验用可拆卸夹具,它包括上固定套筒构件与下固定套筒构件,在上固定套筒构件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半圆锥面槽,在下固定套筒构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半圆锥面槽,上半圆锥面槽与下半圆锥面槽配合,且上半圆锥面槽与下半圆锥面槽组合构成完整的圆锥形安装腔,在上固定套筒构件上开设有上定位孔,在下固定套筒构件上开设有下定位孔,上定位孔与下定位孔配合,在上定位孔与下定位孔内插装有定位销,在上固定套筒构件上开设有上固定孔,在下固定套筒构件上开设有下固定孔,上固定孔与下固定孔配合,上固定孔与下固定孔通过紧固螺栓安装,使上固定套筒构件与下固定套筒构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在上半圆锥面槽与下半圆锥面槽组合构成的圆锥形孔内设有夹持芯件,所述夹持芯件为圆台形的柱状体,在夹持芯件内沿着其轴线开设有夹持孔,夹持孔为圆柱形孔,在夹持芯件上开设有第一伸缩缝与第二伸缩缝,第一伸缩缝从夹持芯件的大端面沿着其轴线开起,第二伸缩缝从夹持芯件的小端面沿着其轴线开起,且夹持芯件的外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大于由上半圆锥面槽与下半圆锥面槽构成的圆锥形安装腔的内圆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0.5~1°。在上固定套筒构件上开设有上连接孔,在下固定套筒构件上开设有下连接孔,上连接孔与下连接孔配合。由上半圆锥面槽与下半圆锥面槽构成的圆锥形安装腔的内圆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3~15°。夹持芯件的外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3.5~16°。所述夹持芯件的外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大于所述圆锥形安装腔的内圆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0.5~1°。所述第一伸缩缝与第二伸缩缝呈十字型排布。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单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的拉力试验,且可拆卸,能多次重复使用;而且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与操作简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夹持芯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左向视图。图6是图4的右向视图。图7是图5的A-A剖视图。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状态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该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试验用可拆卸夹具,它包括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半圆锥面槽1.1,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半圆锥面槽2.1,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配合,且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组合构成完整的圆锥形安装腔,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上开设有上定位孔1.2,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上开设有下定位孔2.2,上定位孔1.2与下定位孔2.2配合,在上定位孔1.2与下定位孔2.2内插装有定位销3,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上开设有上固定孔1.4,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上开设有下固定孔2.4,上固定孔1.4与下固定孔2.4配合,上固定孔1.4与下固定孔2.4通过紧固螺栓4安装,使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组合成一个整体;在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组合构成的圆锥形孔内设有夹持芯件5,所述夹持芯件5为圆台形的柱状体,在夹持芯件5内沿着其轴线开设有夹持孔5.1,夹持孔5.1为圆柱形孔,在夹持芯件5上开设有第一伸缩缝5.2与第二伸缩缝5.3,第一伸缩缝5.2从夹持芯件5的大端面沿着其轴线开起但不开透其小端面,第二伸缩缝5.3从夹持芯件5的小端面沿着其轴线开起但不开透其大端面,且夹持芯件5的外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β度数大于由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构成的圆锥形安装腔的内圆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α度数为0.5~1°,这样形成过度区,避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6被夹持前端部表面出现应力集中。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上开设有上连接孔1.3,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上开设有下连接孔2.3,上连接孔1.3与下连接孔2.3配合。由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构成的圆锥形安装腔的内圆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3~15°。夹持芯件5的外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3.5~16°。所述夹持芯件5的外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大于所述圆锥形安装腔的内圆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0.5~1°。所述第一伸缩缝5.2与第二伸缩缝5.3呈十字型排布。由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构成的圆锥形安装腔与夹持芯件5相配,圆锥形安装腔的腔口小而腔腹大,这样可以使得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6被夹持的部分沿着轴向圆周面均匀受力。定位销插入上定位孔1.2与下定位孔2.2对哈弗式的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进行定位,确保哈弗式的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不错位;通过紧固螺栓对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上下两瓣进行锁紧。采用哈弗式的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有利于上固定套筒构件1、下固定套筒构件2与夹持芯件5锁紧受力后的分离。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的内锥面光洁度大于▽6,保持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的光洁度利于上固定套筒构件1、下固定套筒构件2与夹持芯件5间的滑动。夹持孔5.1的光洁度大于▽6,光洁的表面可确保能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6有效接触,且不损伤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6表面。本专利技术中上固定套筒构件1、下固定套筒构件2、定位销3、紧固螺栓4、与夹持芯件5均采用高屈服强度材料制成,能承受重载荷时不引起塑性变形的弹簧钢或高强度不锈钢及其它类似材料。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夹具适用于单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的拉力试验,该夹具可拆卸,能多次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试验用可拆卸夹具,其特征是:它包括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半圆锥面槽(1.1),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半圆锥面槽(2.1),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配合,且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组合构成完整的圆锥形安装腔,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上开设有上定位孔(1.2),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上开设有下定位孔(2.2),上定位孔(1.2)与下定位孔(2.2)配合,在上定位孔(1.2)与下定位孔(2.2)内插装有定位销(3),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上开设有上固定孔(1.4),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上开设有下固定孔(2.4),上固定孔(1.4)与下固定孔(2.4)配合,上固定孔(1.4)与下固定孔(2.4)通过紧固螺栓(4)安装,使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组合成一个整体;在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组合构成的圆锥形孔内设有夹持芯件(5),所述夹持芯件(5)为圆台形的柱状体,在夹持芯件(5)内沿着其轴线开设有夹持孔(5.1),夹持孔(5.1)为圆柱形孔,在夹持芯件(5)上开设有第一伸缩缝(5.2)与第二伸缩缝(5.3),第一伸缩缝(5.2)从夹持芯件(5)的大端面沿着其轴线开起,第二伸缩缝(5.3)从夹持芯件(5)的小端面沿着其轴线开起,且夹持芯件(5)的外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大于由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构成的圆锥形安装腔的内圆锥面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度数为0.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棒试验用可拆卸夹具,其特征是:它包括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半圆锥面槽(1.1),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半圆锥面槽(2.1),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配合,且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组合构成完整的圆锥形安装腔,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上开设有上定位孔(1.2),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上开设有下定位孔(2.2),上定位孔(1.2)与下定位孔(2.2)配合,在上定位孔(1.2)与下定位孔(2.2)内插装有定位销(3),在上固定套筒构件(1)上开设有上固定孔(1.4),在下固定套筒构件(2)上开设有下固定孔(2.4),上固定孔(1.4)与下固定孔(2.4)配合,上固定孔(1.4)与下固定孔(2.4)通过紧固螺栓(4)安装,使上固定套筒构件(1)与下固定套筒构件(2)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上半圆锥面槽(1.1)与下半圆锥面槽(2.1)组合构成的圆锥形孔内设有夹持芯件(5),所述夹持芯件(5)为圆台形的柱状体,在夹持芯件(5)内沿着其轴线开设有夹持孔(5.1),夹持孔(5.1)为圆柱形孔,在夹持芯件(5)上开设有第一伸缩缝(5.2)与第二伸缩缝(5.3),第一伸缩缝(5.2)从夹持芯件(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怀鞠霖周瑾徐俊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能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