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阳学院专利>正文

桔皮、橙皮、柚皮脱苦生产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272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3:35
桔皮、橙皮、柚皮脱苦生产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产品含有运用高能振动磨和助剂处理后获得的原料粉,原料粉重量份为:桔皮粉44~46份,橙皮粉31~33份、柚皮粉10~12份,杜氏藻粉6~8份,葛根粉4~6份;助剂11~13份,助剂由固态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氯化钾=18:30:2组成。将桔皮、橙皮、柚皮、杜氏藻、葛根晒干或烘干,含水量为7~9%,分别粉碎至60~80目的粗粉;按比例将各原料粗粉混合再与助剂混合,混匀后使用高能振动磨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15~30min,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脱去了桔皮、橙皮、柚皮的苦味,将废物利用加工成食品或饲料添加剂,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可为企业带来明显经济社会效益,并缓解环保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桔皮、橙皮和柚皮脱苦生产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柑桔、柚子、橙子生产大国,年产量3000万吨以上,除鲜食外,主要加工成水果罐头或果汁等较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过程中去皮是必要工序,果皮中含有柚皮苷,叶黄素,维生素C等多种活性成分,但仅有不足一成被加工成为中药陈皮或提取精油,其余大多作为垃圾被处理掉,并未发挥其最大生物学功效,不但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企业还需支付高额的垃圾处理费。有学者尝试过将桔皮简单粉碎后加入到动物日粮中,作为饲料添加剂,拟发挥其作用。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正常饲料相比,实验动物对加入桔皮粉的饲料的采食量显著降低。究其原因是柑桔类水果的果皮中含有较多苦味成分,如柠檬苦素等,严重影响饲料适口性,所以动物抗拒摄食,采食量降低。同理,桔皮、橙皮、柚皮单纯粉碎后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显著的苦味也难以被消费者接受。而发酵或糖渍虽可掩盖苦味,但周期较长且改变原有风味。所以,对桔皮、橙皮、柚皮进行脱苦,是对其深加工的关键技术。现有方法多是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或者有机溶剂浸渍技术,成本和环保方面难以适应生产和社会发展实际。所以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环境友好、低成本的桔皮、橙皮、柚皮脱苦方法,使其能够广泛被下游的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所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对桔皮、橙皮和柚皮进行脱苦,生产食品或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充分利用食品工业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桔皮、橙皮、柚皮脱苦生产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产品含有运用高能振动磨和助剂处理后获得的原料粉,原料粉重量份为:桔皮粉44~46份,橙皮粉31~33份、柚皮粉10~12份,杜氏藻粉6~8份,葛根粉4~6份,助剂11~13份;助剂由固态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氯化钾=18:30:2组成。原料优选配方是:桔皮粉45份、橙皮粉32份、柚皮粉11份,杜氏藻粉7份,葛根粉5份,助剂12份。制备方法是将桔皮、橙皮、柚皮、杜氏藻、葛根晒干或烘干,含水量在7~9%,分别粉碎至60~80目的粗粉;助剂由18份羟丙基-β-环糊精、30份环糊精和2份氯化钾构成;按所述比例将各原料粗粉混合再与助剂混合,混匀后使用高能振动磨进行处理,在冷却循环水温19~21℃、频率16 Hz、钢棒加速度8~9 g下,处理时间15~30 min,各原料发生固态机械化学反应,得成品。配方中原料重量比例十分重要,原因在于:1. 三种主要成分中两两间比例的特殊性桔、橙、柚同属芸香科,其果皮的主要活性成分相似,一并脱苦处理会节约成本,也提高本技术的适用地理、收获期范围,故三者并存,同时处理符合生产实际的需要。但桔皮、橙皮、柚皮又有各自特点,通常桔皮含水量较少,苦味最重,含糖量少;橙皮含水量居中,苦味小,含糖量多;柚皮质地疏松,且具有吸附性。若桔皮用量过高,则苦味成分过多,需消耗大量助剂,相对于所得活性成分得不偿失;若橙皮含量过高,则糖分多,物料易聚团结块,较难粉碎,处理难度加大;若柚皮含量过高,则物料体系过于松散,降低单次机器装填质量,也就降低了生产效率。干桔皮脆且锐,干柚皮松散,两者以合适比例结合,既可提高破碎的效率,又预防物料局部过热(分散不均、受力不均都会使得苦味成分反应不充分、残留),处理后超微粉的飞散。干橙皮含挥发性成分最多,但含糖量亦多,需加入分散剂中和,而干桔皮和干柚皮的混合物兼具低糖和疏松的特点,是理想的分散剂,所以干橙皮的比例与干桔皮-柚皮混合物之间的比例也是特定的。综上,桔皮、橙皮、柚皮三者的两两比例具有显著的特殊性,是本技术的创新点之一,非经过多次试验不能得到合适的三者间比例。若仅凭经验或常识粗配,显然无法将三种物料的苦味同时脱去,得到的产品可能残留明显苦味、要么易飞散(难浸润或投喂)、要么易结块、易粘连、易腐败,难贮藏或混匀。2. 葛根粉与杜氏藻比例特殊性葛根粉与杜氏藻都是生产保健品、营养品的原料,其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毋庸置疑。葛根粉在该配方中起到的作用是部分包合桔皮、橙皮、柚皮中的活性成分及精油等挥发性成分,使其在高能振动磨的高速撞击力、剪切力的作用下不会早于柠檬苦素释放出来,从而使以时间梯度来定向处理柠檬苦素等苦味成分成为可能。但添加量过多,会影响整体的水溶性(葛根粉的溶解性较低),为后续加工增加负担;添加量过少,又起不到保护、包合的作用,使有益成分损失。杜氏藻在该配方中起到预防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变性的作用,杜氏藻中含有极高比例的类胡萝卜素,在高能振动磨的强剪切力、强撞击力的作用下,即使有循环冷水降温措施,处理仓局部也会有短时间的极热情况,而导致桔皮、橙皮、柚皮中的类胡萝卜素等成分变性、损失。加入杜氏藻,可缓解这种现象,且干杜氏藻也具脆性边缘,分散性好,一定程度上起到助磨剂的作用,对于缩短处理时间也有重要的意义。杜氏藻添加过量,会改变物料颜色和风味,也增加盐度,添加量过少,则效果不明显。综上,葛根粉与杜氏藻在整体配方中的比例具有特殊性,仅凭从业人员的常识或想象难以获得,该特殊比例是正交实验-响应面优化实验(RSM)获得的,是本方法的主要创新点之一。3. 助剂比例特殊性本技术无机助剂由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氯化钾组成,且比例并非常见的等比例混合,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氯化钾=18:30:2。选择该特定比例的依据简述如下:首先,羟丙基-β-环糊精是环糊精类化合物中包被-释放效果最好的一种,腔体适中,解离方便,但成本较高;添加量大则成本过高,添加量小则目标物质包被不充分,在本技术中直接导致脱苦不充分。普通环糊精也具有一定包被效果,且分散和适用范围较宽泛,对于主要目标成分以外的苦味类似物的包被效果好于羟丙基-β-环糊精,成本较低;适量加入可以辅助羟丙基-β-环糊精结合柠檬苦素、单宁等一系列苦味、涩味成分,进行脱苦、脱涩,且可平衡成本,但其本质并不能完全代替羟丙基-β-环糊精,而羟丙基-β-环糊精也不具有环糊精的所有功效,二者并存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和科学依据。而兼具脆性和锐性的无机盐氯化钾,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常用原料,脱水性能和促进生物活性成分释放功能尤为重要;添加量过大,使得盐度过高,无论加工成食品还是饲料都给下游处理造成负担;添加量过小,作为助剂中主要的破壁剂,又难以发挥使目标物质充分释放的功能。所以,三种助剂的相对比例也是经过预实验-粗筛-正交实验-响应面优化(RSM)实验得到的最佳比例,并非仅凭本行业的简单常识就可草拟而出,这也是本技术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高能振动磨处理桔皮、橙皮、柚皮等生产废弃物,发生固态机械化学反应,脱去苦味,提高适口性,显著降低了现有技术的原料生产成本,使桔皮、橙皮、柚皮适合加工成食品或饲料添加剂,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缓解环保压力。(1)桔皮、橙皮、柚皮经本专利技术技术处理后,苦味显著降低,适口性符合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要求,不需糖渍或发酵来掩盖苦味;(2)经本技术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桔皮、橙皮、柚皮脱苦生产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运用高能振动磨和助剂处理后获得的原料粉,其原料粉重量份为:桔皮粉44~46份,橙皮粉31~33份,柚皮粉10~12份,杜氏藻粉6~8份,葛根粉4~6份;助剂11~13份,助剂由固态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氯化钾=18:30: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桔皮、橙皮、柚皮脱苦生产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运
用高能振动磨和助剂处理后获得的原料粉,其原料粉重量份为:桔皮粉44~46
份,橙皮粉31~33份,柚皮粉10~12份,杜氏藻粉6~8份,葛根粉4~6份;
助剂11~13份,助剂由固态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氯化钾=18:30: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其特征是:原料粉重量份为:
桔皮粉45份、橙皮粉32份、柚皮粉11份,杜氏藻粉7份,葛根粉5份,助剂
12份。
3.桔皮、橙皮、柚皮脱苦生产的食品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菲菲李化强赵良忠蒋盛岩彭玲慧李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