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塑胶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66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塑胶颗粒,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玻璃纤维、硅油和炭黑,所述炭黑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3%~7%,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69%~73%,所述玻璃纤维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2%~16%,所述硅油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8%。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耐磨塑胶颗粒,采用了多种添加剂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制,强度和耐磨性进一步提高,而且刚性高,抗弯曲和热变形能力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颗粒配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塑胶颗粒
技术介绍
塑胶产品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工程塑料在工业中应用较多。工程塑料有多种型号,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与其它工程塑料相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表面硬度和热变形温度低、弯曲强度以及蠕变性能较差等缺点,影响了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还需要不断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塑胶颗粒,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弯曲变形的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磨塑胶颗粒,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玻璃纤维、硅油和炭黑,所述炭黑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3%~7%,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69%~73%,所述玻璃纤维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2%~16%,所述硅油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炭黑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7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纤维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硅油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耐磨塑胶颗粒,采用了多种添加剂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制,强度和耐磨性进一步提高,而且刚性高,抗弯曲和热变形能力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耐磨塑胶颗粒,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玻璃纤维、硅油和炭黑,所述炭黑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3%~7%,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69%~73%,所述玻璃纤维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2%~16%,所述硅油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8%。本专利技术一种耐磨塑胶颗粒,所述炭黑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6%,提高表面硬度。进一步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72%。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5%,玻璃纤维的加入可使耐磨塑胶颗粒表面硬度大幅提高,抗弯曲和抗高温变形的能力也得到加强。进一步的,所述硅油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7%,提升自润滑性能,耐磨效果明显。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耐磨塑胶颗粒,与普通的塑胶颗粒相比,耐磨性能更加突出,强度和刚性有所提高,而且增强了抗弯曲和抗高温变形的能力,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塑胶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玻璃纤维、硅油和炭黑,所述炭黑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3%~7%,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69%~73%,所述玻璃纤维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2%~16%,所述硅油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塑胶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玻璃纤维、硅油和炭黑,所述炭黑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3%~7%,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69%~73%,所述玻璃纤维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2%~16%,所述硅油在耐磨塑胶颗粒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塑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邦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