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净化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净化室内空气的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空气净化器的结构一般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空气净化组件,在净化器内设有过滤网,而现有的净化器其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的传感器都是安装在过滤网后,其检测结果不准确且当负压源开启时传感器容易阻挡净化器的空气净化通道,导致净化器的效率降低,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申请号:200920025718.0],包括气流通道内设置的输风装置和除尘装置,该空气净化器还设有室内外压力检测装置,气流通道内还设有通道阀,室内外压力检测装置连接并控制输风装置的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化室内空气的无耗材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空气净化通道(1a)的壳体(1),空气净化通道(1a)横向水平设置,该空气净化通道(1a)的一端为室内空气进口,另一端为净化空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净化通道(1a)内设有从室内空气进口端至净化空气出口端依次排列且竖直设置的前置过滤网(1b)、静电吸附模块(1c)、等离子净化模块(1d)、负离子发生模块(1e)、陶瓷活性炭装置(1f)、加湿装置(1k)和能使气流从空气净化通道(1a)的室内空气进口端向净化空气出口端流动的负压源(1g),在壳体(1)上设有位于空气净化通道(1a)室内空气进口端且与空气净化通道(1a)相连通的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室内空气的无耗材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空气净化
通道(1a)的壳体(1),空气净化通道(1a)横向水平设置,该空
气净化通道(1a)的一端为室内空气进口,另一端为净化空气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净化通道(1a)内设有从室内空气进口端
至净化空气出口端依次排列且竖直设置的前置过滤网(1b)、静电
吸附模块(1c)、等离子净化模块(1d)、负离子发生模块(1e)、
陶瓷活性炭装置(1f)、加湿装置(1k)和能使气流从空气净化通
道(1a)的室内空气进口端向净化空气出口端流动的负压源(1g),
在壳体(1)上设有位于空气净化通道(1a)室内空气进口端且与
空气净化通道(1a)相连通的旁路孔(11),在旁路孔(11)内设
有用于实时采集室内空气的旁路空气采样装置(2),且当负压源
(1g)开启时能使室内空气在负压源(1g)的作用下经旁路空气采
样装置(2)后通过旁路孔(11)进入空气净化通道(1a),所述的
旁路孔(11)设于空气净化通道(1a)侧部且位于前置过滤网(1b)
和静电吸附模块(1c)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室内空气的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路孔(11)上固定有位于旁路空气采样装置
(2)内侧且能使通过旁路孔(11)进入空气净化通道(1a)的空
气被过滤的旁路过滤网(2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室内空气的无耗材空气净化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过滤网(1b)、静电吸附模块(1c)、
等离子净化模块(1d)、负离子发生模块(1e)和陶瓷活性炭装置
(1f)均呈扁平式结构,所述的壳体(1)侧部设有若干与空气净
化通道(1a)贯通且竖直设置的条形孔(12),所述的前置过滤网
(1b)、静电吸附模块(1c)、等离子净化模块(1d)、负离子发生
模块(1e)和陶瓷活性炭装置(1f)分别对应一条形孔(12)且插
于相应的条形孔(1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室内空气的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t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吸附模块(1c)的上下两端、等离子净化
模块(1d)的上下两端、负离子发生模块(1e)的上下两端分别设
有第一导电片(1z),在静电吸附模块(1c)、等离子净化模块(1d)
和负离子发生模块(1e)插于相应的条形孔(12)的顶部与底部分
别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导电片(1z)一一对应且电连的第二导电片
(1x),所述的前置过滤网(1b)和壳体(1)之间、静电吸附模块
(1c)和壳体(1)之间、等离子净化模块(1d)和壳体(1)之间、
负离子发生模块(1e)和壳体(1)之间、陶瓷活性炭装置(1f)
和壳体(1)之间分别设有自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室内空气的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前置过滤网(1b)的
下端、静电吸附模块(1c)的下端、等离子净化模块(1d)的下端、
负离子发生模块(1e)的下端和陶瓷活性炭装置(1f)下端的第一
卡扣部,在壳体(1)的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