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22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包括可调高的框架、棘爪齿条式传动装置、收集装置和储物装置四部分,传动装置包括踏板、杠杆和齿条杆,杠杆一端通过拉链与踏板连接,杠杆另一端安装有棘爪,通过棘爪拨动齿条杆向上移动,齿条杆下端与收集装置连接;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收集槽前端安装有用于采摘浆果的指状梳,通过齿条杆拉动收集槽沿导向杆向上移动;通过调整框架高度,适应不同物种植株的采摘高度要求;带有指状梳的收集槽通过棘爪齿条式传动装置至下而上移动,将同一水平面内的浆果梳理下来,经收集槽装入储物袋;本发明专利技术容易拆装,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有效地解决了人工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浆果表面易破损难存储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涉及一种浆果采摘机,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
技术介绍
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山地和丘陵地带分布较广,在这些区域普遍生长着蓝莓、草莓、黑加仑子、菇娘等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草本植物浆果。受地域条件和种植条件限制,在我国这些浆果主要以野生和田间地头、树丛坡地等小面积人工种植为主,由于地形复杂,植株矮小,在果实成熟期,人只能以蹲或半蹲姿势一粒粒手工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由于手直接接触成熟的浆果表面,容易使表面损伤,破坏了浆果的品质,缩短存储时间,造成高成本、低回报。以美国蓝莓种植为例,其植株行距在1米左右,高大、粗壮,高度一般1.5米至2米,种植面积大,土地平整开阔,采摘时使用柴油动力的振动式采摘车,效率高,采摘质量好。由于该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不适用山地和小面积的矮小植株采摘,将其引进国内没有实用价值。因此,研制容易拆装,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适于我国栽种条件的、矮小草本植株的浆果采摘机十分必要且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山地和小面积矮小植株采摘的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代替人工完成采摘和收集工作,以减轻人工采摘的劳动强度,提高采摘效率和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上传动装置和收集装置,及安装在收集装置上的储物装置;所述框架由上横梁、下横梁、两根用于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高度可调节立柱、安装于下横梁上的后支座和安装于高度可调节立柱上的把手组成;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支架,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支座上踏板,中部通过销轴二安装于支架侧壁上的杠杆,杠杆一端通过拉链与踏板连接,杠杆另一端安装有棘爪和使杠杆复位的扭簧一,齿条杆安装在框架上横梁上能够上下活动,所述棘爪与齿条杆嵌合,通过棘爪拨动齿条杆向上移动,齿条杆下端与收集装置连接;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收集槽前端安装有用于采摘浆果的指状梳,收集槽安装在固定于框架上横梁和下横梁间的导向杆上,齿条杆下端与收集槽连接,通过齿条杆拉动收集槽沿导向杆向上移动。所述高度可调节立柱由内立柱和外立柱组成,内立柱能够相对外立柱移动,调高销轴穿过内、外立柱上的调整孔并固定,用以调立柱整机高度,把手通过螺栓与外立柱相联。所述支架安装有用于防止棘爪拨动齿条杆时收集槽下坠的止动爪,止动爪通过销轴四安装于支架上,并安装有扭簧三使止动爪前端插入齿条杆齿面内与齿条杆充分接触。所述棘爪通过销轴三安装于杠杆端部,棘爪上还安装有扭簧二使止棘爪前端插入齿条杆齿面内与齿条杆充分接触。所述齿条杆为圆柱形,圆柱形齿条杆外圆周一半为有齿面另一半为光滑面。所述储物装置由与收集槽后端收集口插槽配合的储物袋卡口和储物袋组成,通过将储物袋卡口插入收集槽收集口插槽内将储物袋与收集槽连接。采摘机包括多个不同间距的指状梳。所述收集槽槽底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主要包括可调节高度的框架、棘爪齿条式传动装置、收集装置和储物装置四部分;通过高度可调节立柱调整框架高度,适应不同物种植株的采摘高度要求;带有指状梳结构的收集槽通过棘爪齿条式传动装置至下而上移动,将同一水平面内的浆果梳理下来,经收集槽装入储物袋,适于野生或人工种植的蓝莓、草莓、黑加仑子、菇娘等草本植物的浆果采摘。本专利技术以人脚为动力源,以杠杆、棘爪齿条为传动形式,采用梳理原理将采摘下来的浆果经倾斜式收集槽收集到储物袋内,完成采摘和收集工作,以减轻人工采摘的劳动强度,提高采摘效率和质量,且结构简单、容易拆装,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有效地解决了人工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及浆果表面易破损、难存储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的主视图;图2为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的左视图;图3为收集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储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螺栓一1、下横梁2、后支座3、螺栓二4、踏板5、外立柱6、收集槽7、螺栓三8、螺栓四9、上横梁10、拉链11、杠杆12、销轴一13、销轴二14、扭簧一15、销轴三16、扭簧二17、棘爪18、齿条杆19、扭簧三20、止动爪21、销轴四22、支架23、导向杆24、螺栓25、把手26、调高销轴27、指状梳28、齿条座29、导向孔座30、插槽31、储物袋卡口32、储物袋33、内立柱3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涉及野生或人工种植的草本植物浆果采摘设备,采用棘爪齿条的机械传动形式,具有采摘、收集的功能;包括框架、传动装置、收集装置和储物装置四部分。其中框架由上横梁10、下横梁2、外立柱6、内立柱34、后支座3和把手26组成,螺栓一1、螺栓二4、螺栓三8和螺栓四9组成;上横梁10、下横梁2通两根用高度可调节立柱连接。参考图5,高度可调节立柱由内立柱34和外立柱6组成,内立柱能够相对外立柱移动,调高销轴27穿过内、外立柱上的调整孔并固定,用以调立柱整机高度,把手26通过螺栓三8与外立柱6相联;用于操作者工作时把扶。内立柱34可相对外立柱6滑动,用以调整立柱高度,用来采摘不同高度类型的植物,调好后用调高销轴27固定,并通过螺栓一1和螺栓四9与上横梁10、下横梁2联接;后支座3通过螺栓二4与下横梁2固定,与左右外立柱6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用以支撑采摘机。传动装置包括踏板5、拉链11、杠杆12、棘爪18、止动爪21、齿条杆19、导向杆24、支架23、联接螺栓25、销轴一13、销轴二14、销轴三16和销轴四22、扭簧一15、扭簧二17和扭簧三20。框架上安装有支架23,支架上设置有侧壁,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支座3上踏板5,中部通过销轴二14安装于支架23侧壁上的杠杆12,杠杆12一端通过拉链11与踏板5连接,杠杆12另一端安装有棘爪18和使杠杆12复位的扭簧一15,齿条杆19安装在框架上横梁10上能够上下活动,所述棘爪18与齿条杆19嵌合,通过棘爪拨动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上传动装置和收集装置,及安装在收集装置上的储物装置;所述框架由上横梁(10)、下横梁(2)、两根用于连接上横梁(10)和下横梁(2)的高度可调节立柱、安装于下横梁(2)上的后支座(3)和安装于高度可调节立柱上的把手(26)组成;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支架(23),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支座(3)上踏板(5),中部通过销轴二(14)安装于支架(23)侧壁上的杠杆(12),杠杆(12)一端通过拉链(11)与踏板(5)连接,杠杆(12)另一端安装有棘爪(18)和使杠杆(12)复位的扭簧一(15),齿条杆(19)安装在框架上横梁(10)上能够上下活动,所述棘爪(18)与齿条杆(19)嵌合,通过棘爪拨动齿条杆(19)向上移动,齿条杆(19)下端与收集装置连接;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7)、收集槽(7)前端安装有用于采摘浆果的指状梳(28),收集槽(7)安装在固定于框架上横梁(10)和下横梁(2)间的导向杆(24)上,齿条杆(19)下端与收集槽(7)连接,通过齿条杆(19)拉动收集槽(7)沿导向杆(24)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安装在
框架上传动装置和收集装置,及安装在收集装置上的储物装置;所述框架
由上横梁(10)、下横梁(2)、两根用于连接上横梁(10)和下横梁(2)
的高度可调节立柱、安装于下横梁(2)上的后支座(3)和安装于高度
可调节立柱上的把手(26)组成;
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支架(23),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支座(3)上
踏板(5),中部通过销轴二(14)安装于支架(23)侧壁上的杠杆(12),
杠杆(12)一端通过拉链(11)与踏板(5)连接,杠杆(12)另一端安
装有棘爪(18)和使杠杆(12)复位的扭簧一(15),齿条杆(19)安装
在框架上横梁(10)上能够上下活动,所述棘爪(18)与齿条杆(19)嵌
合,通过棘爪拨动齿条杆(19)向上移动,齿条杆(19)下端与收集装置
连接;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7)、收集槽(7)前端安装有用于采摘浆
果的指状梳(28),收集槽(7)安装在固定于框架上横梁(10)和下横
梁(2)间的导向杆(24)上,齿条杆(19)下端与收集槽(7)连接,通
过齿条杆(19)拉动收集槽(7)沿导向杆(24)向上移动。
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半自动浆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高度可调节立柱由内立柱(34)和外立柱(6)组成,内立柱能够相对
外立柱移动,调高销轴(27)穿过内、外立柱上的调整孔并固定,用以调
立柱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信伟郭艳玲王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