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35944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台、冷凝水收集池、水管、自动监控水泵装置、水阀、水压传感器和水箱,所述冷凝水收集池包括池体、网盖,网盖上开有水孔,水管一端通过水孔插入冷凝水收集池中,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自动监控水泵装置包括水泵、电源线、数据线、数据中控装置组成,水压传感器与数据中控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仪器使用过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能有效节约水资源;采用单个水箱独立供水的设计,能够有效保障各测定仪器在使用系统供水时水流速度不会相互影响;此外,采用数据中控装置控制水泵运转能有效避免因为冷凝水流速不够无法起到足够的冷凝效果而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现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台、冷凝水收集池、水管、自动监控水泵装置、水阀、水压传感器和水箱,所述冷凝水收集池包括池体、网盖,网盖上开有水孔,水管一端通过水孔插入冷凝水收集池中,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自动监控水泵装置包括水泵、电源线、数据线、数据中控装置组成,水压传感器与数据中控装置连接。本技术能够对仪器使用过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能有效节约水资源;采用单个水箱独立供水的设计,能够有效保障各测定仪器在使用系统供水时水流速度不会相互影响;此外,采用数据中控装置控制水泵运转能有效避免因为冷凝水流速不够无法起到足够的冷凝效果而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现象。【专利说明】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专利涉及测定仪器辅助装备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常规实验室的冷凝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常规实验室无论是隶属于科研机构还是国有私有企业,都设置有常规分析仪器装置,比如半自动凯氏定氮装置,粗纤维分析装置,粗脂肪分析装置。在这些装置中都利用到了冷凝管,然而冷凝管中需要有流动的自来水才能发挥正常的冷凝作用,而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都将冷凝装置直接接在自来水笼头上,然后从冷凝管中流过的水又经软管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其实这些水在冷凝管中流过之后除了带走热量之外并没有受到污染,可以经散热后再次利用。但目前国内在冷凝水的循环利用方面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循环系统,尤其是在常规实验室的冷凝水处理方面尚缺乏一个合理的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通过收集冷凝管出口流出的自来水,经过水泵提入水箱后再接入到冷凝管入口,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台、冷凝水收集池、水管、自动监控水泵装置、水阀、水压传感器和水箱,所述冷凝水收集池包括池体、网盖,网盖上开有水孔,水管一端通过水孔插入冷凝水收集池中,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自动监控水泵装置包括水泵、电源线、数据线、数据中控装置组成,水压传感器与数据中控装置连接。根据本技术所述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箱的上下端均设置有水阀。根据本技术所述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水管一端通过水孔从其直角方插入冷凝水收集池中。根据本技术所述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传感器位于水箱底部。根据本技术所述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底部设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和水箱靠近墙面部分均以膨胀螺丝固定。根据本技术所述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池池体、网盖、水箱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所述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膨胀螺丝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所述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钢材制成。本技术所述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包括仪器台、冷凝水收集池、水管、自动监控水泵装置、水阀、水压传感器和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池包括池体、网盖、水孔,所述池体从上方观察是长方形结构,而从正面观察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池体从右至左的深度逐渐加深,使流入池体的水向左边收集;所述自动监控水泵装置包括水泵、电源线、数据线、数据中控装置组成,其中数据中控装置由芯片控制,可根据水压传感器传输的水压数据控制水泵的启动;所述水压传感器位于水箱底部,可以将水压数据及时反映到水泵装置的数据中控装置。所述水箱底部设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和水箱靠近墙面部分均以膨胀螺丝固定。所述仪器台采用常规实验室桌面制作材料制成,抗折能力强,结构稳定耐腐蚀。所述冷凝水收集池、网盖、水箱以及膨胀螺丝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轻便耐用。所述三角支架采用结实耐用抗折能力强的钢材制成。本技术的循环系统在使用时,在水箱底部水阀处连接上冷凝装置的软管,打开水箱底部水阀,水箱中的储水可以通过软管直接通入到仪器的冷凝装置中,水从冷凝管流出后经软管穿过网板上的水孔通到冷凝水收集池中保存散热,当水箱中水位下降水压不够时,数据中控装置启动水泵的电源开关,水泵开始运作将冷凝水收集池中的水通过水管抽取到水箱中。此外,每个水箱上部也设置了一个水阀,方便对不需要加水的水箱关闭通道,使水管中的水流入需要加水的水箱。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够对仪器实用过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能有效节约水资源;采用单个水箱独立供水的设计,能够有效保障各测定仪器在使用系统供水时水流速度不会相互影响;此外,采用数据中控装置控制水泵运转能有效避免因为冷凝水流速不够无法起到足够的冷凝效果而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现象。【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凝水收集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侧面)其中:1、仪器台,2、冷凝水收集池,3、水管,4、自动监控水泵装置,5、水阀,6、水压传感器,7、水箱,8、池体,9、网盖,10、水孔,11、水泵,12、电源线,13、数据线,14、数据中控装置,15、三角支架,16、膨胀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应用于常规实验室的冷凝水循环系统,包括仪器台1、冷凝水收集池2、水管3、自动监控水泵装置4、水阀5、水压传感器6和水箱7 ;所述冷凝水收集池2包括池体8、网盖9、水孔10,所述池体8从上方观察是长方形结构,而从正面观察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池体8从右至左的深度逐渐加深,使流入池体8的水向左边收集;所述自动监控水泵装置4由水泵11、电源线12、数据线13、数据中控装置14组成,其中数据中控装置14由芯片控制,可根据水压传感器6传输的水压数据控制水泵11的启动;所述水压传感器6位于水箱底部,可以将水压数据及时反映到水泵装置的数据中控装置14。所述水箱7底部设有三角支架15,三角支架15和水箱7靠近墙面部分均以膨胀螺丝16固定。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台(I)、冷凝水收集池(2)、水管(3)、自动监控水泵装置(4)、水阀(5)、水压传感器(6)和水箱(7),所述冷凝水收集池(2 )包括池体(8 )、网盖(9 ),网盖(9 )上开有水孔(10 ),水管(3 ) 一端通过水孔(10 )插入冷凝水收集池(2 )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规实验室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台(1)、冷凝水收集池(2)、水管(3)、自动监控水泵装置(4)、水阀(5)、水压传感器(6)和水箱(7),所述冷凝水收集池(2)包括池体(8)、网盖(9),网盖(9)上开有水孔(10),水管(3)一端通过水孔(10)插入冷凝水收集池(2)中,另一端与水箱(7)连接;所述自动监控水泵装置(4)包括水泵(11)、电源线(12)、数据线(13)、数据中控装置(14)组成,水压传感器(6)与数据中控装置(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绍锋赵娇韩飞王定越刘贵莲卢倩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