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271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9 0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在五金板材上冲工艺孔;步骤二,将五金板材加工出头部、尾部和中间部;锻压出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步骤三,冲功能孔,切两个V型切口;步骤四,在尾部的端头侧面用刀口切出第一组斜面;步骤五,在头部的端头的底面和顶面锻压加工出第二组斜面;在尾部的端头的底面和顶面锻压加工出第三组斜面;步骤六,在尾部的端头侧面用刀口切出第四组斜面;步骤七,将整个产品从五金板材上用刀口切下;步骤八,将金属端子插入到主体塑胶件的插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实现了自动化,挤压锻造成型的产品尺寸稳定,内部金属结构良好通过规定电流上限值发热量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在五金板材上冲工艺孔;步骤二,将五金板材加工出头部、尾部和中间部;锻压出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步骤三,冲功能孔,切两个V型切口;步骤四,在尾部的端头侧面用刀口切出第一组斜面;步骤五,在头部的端头的底面和顶面锻压加工出第二组斜面;在尾部的端头的底面和顶面锻压加工出第三组斜面;步骤六,在尾部的端头侧面用刀口切出第四组斜面;步骤七,将整个产品从五金板材上用刀口切下;步骤八,将金属端子插入到主体塑胶件的插孔内。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实现了自动化,挤压锻造成型的产品尺寸稳定,内部金属结构良好通过规定电流上限值发热量低。【专利说明】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器具输入插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器具输入插座插销使用在家用和类似用途耦合器标准活页上,即广泛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工业设备等各个领域。目前,器具输入插座插销,一般是通过对异型铜材原料或普通铜材二次加工后进行冲压成型的方式生产而成的传统工艺。异型材或经二次加工后的普通铜材,难以达到自动生产的目的,所需异型铜材是特定铣削加工出来的。为保证铣削精确度,铜材只能控制在3米/条的长度内加工,则需每间隔3米/条的长度铣削完成后人工重新上料。是以劳动力为主的一种加工方式,增加危险性的概率。特定异型铜材原料生产困难,供应源指定单一。普通材料二次加工后,原料尺寸不稳定。且难以设计成全自动冲压方式。因冲压成型工艺以冲裁加工为主,所需冲床吨位较小,所以成型后插销抗拉力小,变形量大,通过规定电流上限值时发热明显。异型铜材原料或普通铜材二次加工后进行冲压成型后与塑胶外壳切出V行切口铆合时易裂开,所以只能采用装入注塑机模内通过镶嵌件的方式(Insert molding)成型,因需人工将加工好的五金件插销装入塑胶模内,所以只能是人工操作,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用此工艺生产出的产品性能优良、质量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在五金板材上冲用于方便材料在锻压过程中流动的工艺孔;步骤二,将五金板材加工出头部、尾部和中间部;并在中间部上锻压出第一台阶面,在头部上锻压出第二台阶面;步骤三,在第二台阶面上冲功能孔,在中间部靠近头部的一端切两个V型切口 ;步骤四,在尾部的端头侧面用刀口切出第一组斜面;步骤五,在头部的端头的底面和顶面锻压加工出第二组斜面;在尾部的端头的底面和顶面锻压加工出第三组斜面;步骤六,在头部的端头侧面用刀口切出第四组斜面;步骤七,将整个产品从五金板材上用刀口切下,即完成了金属端子的制造;步骤八,将金属端子插入到主体塑胶件的插孔内。其中,所述五金板材为标准型铜带。其中,在所述步骤八中,主体塑胶上设有凸台,插孔位于凸台上。其中,在所述步骤八中,主体塑胶上共设有三个凸台,每个凸台的插孔内均安插有一个金属端子。其中,在所述步骤二中,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锻压过程为一至多次挤压成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主要工序为挤压锻造成型,产品尺寸稳定,内部金属结构良好,成型后产品抗拉力大,变形量小,通过规定电流上限值发热量低;由于内部金属结构良好,V行切口不会裂开,金属端子以铆合压接的方式固定在主体塑胶上,易于实现全自动化操作。避免了繁累重复的操作摆放插销,直接提高合格品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且减少操作工人的失误数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端子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尾部11、第一组斜面12、第三组斜面2、中间部21、工艺孔22、第一台阶面23、V 型切口3、头部31、第二台阶面32、第二组斜面33、第四组斜面34、功能孔4、主体塑胶41、凸台【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在五金板材上冲用于方便材料在锻压过程中流动的工艺孔21 ;步骤二,将五金板材加工出头部3、尾部I和中间部2 ;并在中间部2上锻压出第一台阶面22,在头部3上锻压出第二台阶面31 ;步骤三,在第二台阶面31上冲功能孔34,在中间部2靠近头部3的一端切两个V型切口 23 ;步骤四,在尾部I的端头侧面用刀口切出第一组斜面11 ;步骤五,在头部3的端头的底面和顶面锻压加工出第二组斜面32 ;在尾部I的端头的底面和顶面锻压加工出第三组斜面12 ;步骤六,在头部3的端头侧面用刀口切出第四组斜面33 ;步骤七,将整个产品从五金板材上用刀口切下,即完成了金属端子的制造; 步骤八,将金属端子插入到主体塑胶4件的插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主要工序为挤压锻造成型,产品尺寸稳定,内部金属结构良好,成型后产品抗拉力大,变形量小,通过规定电流上限值发热量低;由于内部金属结构良好,V行切口不会裂开,金属端子以铆合压接的方式固定在主体塑胶4上,易于实现全自动化操作,避免了繁累重复的操作摆放插销,直接提高合格品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且减少操作工人的失误数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所用的五金板材为标准型铜带。由于材料源为标准型铜带,材料长度大于100米,决定了人工重新上料的频率很低。跟传统每间隔3米/条的长度铣削完成后人工重新上料的频率相差很大,减少了由于人工上料产生的危险性系数的概率,且完全符合全自动冲压工艺设计要求,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材料源为标准型铜带,易设计冲压工艺为全自动操作,减少人力资源,且杜绝了由于人工疏忽而广生的不良品,广量也相应的提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在步骤八中,主体塑胶4上设有凸台41,插孔位于凸台41上。凸台41能提高金属端子与主体塑胶4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牢固且稳定,避免金属端子发生倾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在步骤八中,主体塑胶4上共设有三个凸台41,每个凸台41的插孔内均安插有一个金属端子。三个金属端子为应用最广泛的插头,当然这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端子数量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为两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的生产工艺,在步骤二中,第一台阶面22和第二台阶面31的锻压过程为一至多次挤压成型。一至多次挤压成型,能保证产品尺寸稳定,内部金属结构良好,保证V型切口 23不易裂开。本专利技术的器具输入插座插销,包括相互铆合的金属端子和主体塑胶4,金属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头部3、中间部2和尾部I ;头部3上设有功能孔34,中间部2设有V型切口23和工艺孔21 ;主体塑胶4上设有插孔,金属端子的尾部I安插在插孔内,中间部2的工艺孔21也位于插孔内,V型切口 23在插孔外。工艺孔21能够为金属端子的生产提供便利,方便材料在锻压生产过程中流动。金属端子通过插孔与主体塑胶4铆合压接,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永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