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434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注出如液体味噌那样粘稠的胶状液体,也能够稳定地注出液体的栓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栓体包括栓体主体(1)、插入栓体主体(1)的阀杆(3)、使阀杆(3)上下运动的操作扳手(4),栓体主体(1)设置为前倾,在所述栓体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有液体流入口(5),所述栓体主体(1)的下端部设有液体流出口(5),在阀杆(3)的下端部具有堵塞液体流出口(5)的阀体(7),所述阀杆与栓体主体(1)的前倾相平行地进行往返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注出如液体味噌那样粘稠的胶状液体,也能够稳定地注出液体的栓体。本专利技术的栓体包括栓体主体(1)、插入栓体主体(1)的阀杆(3)、使阀杆(3)上下运动的操作扳手(4),栓体主体(1)设置为前倾,在所述栓体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有液体流入口(5),所述栓体主体(1)的下端部设有液体流出口(5),在阀杆(3)的下端部具有堵塞液体流出口(5)的阀体(7),所述阀杆与栓体主体(1)的前倾相平行地进行往返运动。【专利说明】栓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注出饮料或液体调味品的栓体。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开发了一种饮料供应机并申请了专利(参考专利文献1),向瓶子的口部连接弯管和栓体,使其在底座上保持倒置的状态,通过操作栓体的扳手,能够注出瓶子内的饮料。由于所述饮料供应机的栓体并不具有计量功能,所以使用于烧酒、威士忌或液体味噌等调味品的注出时,由于栓体把手的操作,会使饮料或调味品的味道过浓或过淡。专利文献2提供了一种具有计量功能的栓体。该栓体包括具有液体流入口和流出口的量杯和开关所述流入口、流出口的阀体,其中,所述阀体能够在所述量杯内上下移动,形成以下结构,即,在阀体下降的状态下流出口关闭且流入口打开,量杯内聚集一定量的液体,然后使阀体上升,流入口关闭,流出口打开,从而注出量杯内的液体。所述栓体在阀体上升时,量杯内的液体会由于其自重而从流出口落下,但当注出的液体为味噌、蛋黄酱、番茄酱、酱汁等粘稠的胶状(半固态状)液体时,会产生由于液体会残留在量杯内而使注出量减少,或液体在内部阻塞难以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在从容器中注出20升的饮料包或塑料瓶中填充的饮料水等时,由于饮料水等的注出,容器内将变成真空状态,从而饮料水将难以流出。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现有技术从栓体向容器内的底部附近插入空气导入管,通过该空气导入管随着饮料水等的注出向容器内导入空气,但是,一旦该结构复杂化,栓体的连接操作也将变得麻烦。专利文献I特开2009-12022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7-2183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课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注出如液体味噌那样粘稠的胶状液体时,也能够稳定地注出并且能够以规定量一点一点地注出液体的栓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栓体包括栓体主体、插入栓体主体的阀杆、使阀杆上下运动的操作扳手,其特征在于,栓体主体设置为前倾,在所述栓体主体的中间位置设有液体流入口,所述栓体主体的下端部设有液体流出口,在阀杆的下端部具有堵塞液体流出口的阀体,阀杆与栓体主体的前倾相平行地进行往返运动。所述“前倾”是指以液体流路的下游侧为前侧,沿垂直方向向前侧倒下地倾斜。技术方案2所述的栓体建立在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栓体主体的前倾角度0为5?15°,连通液体流入口的连接管向前侧下降地倾斜。技术方案3所述的栓体建立在技术方案I或2的专利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栓体主体具有上下方向的空室,所述空室的下侧为计量部,并且所述空室的上侧为收容遮板部的遮板部收容部,其中,所述遮板部安装于阀杆的中间部分,在计量部的下侧具有液体流出口,在计量部的侧方具有液体流入口,通过操作扳手向下按压阀杆时,阀体从液体流出口离开,并且遮板部从遮板部收容部下降至计量部以堵塞液体流入口。技术方案4所述的栓体建立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遮板部收容部和遮板部的至少一方具有堵塞遮板部收容部和遮板部之间间隙的填料。技术方案5所述的栓体建立在技术方案3或4的专利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遮板部的下方配置有隔离件,从而调节液体的注出量。技术方案6所述的栓体建立在技术方案I?5的专利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液体流出口的前半部呈圆弧形、后半部比正圆轨迹在内侧呈弧形,当阀体上升堵塞液体流出口时,阀体接触所述液体流出口的后半部。技术方案I所述的栓体通过使栓体主体前倾和使阀杆与所述栓体主体的前倾相平行地进行往返运动,使液体能够简单地从栓体主体内流下。其结果是,即使像液体味噌这样的粘稠的胶状液体也能够稳定地以一定的量注出。进而,随着液体从液体流出口的流出,液体容器内产生真空部分,即使该真空部分增大,空气也会与液体相交换,逆流经过栓体主体,流入液体容器侧。其结果是,无需向液体容器或栓体另外设置空气导入管。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栓体中,栓体主体的前倾角度0为5?15°,连通液体流入口的连接管向前侧下降地倾斜,由此,即使像液体味噌这样的粘稠的胶状液体也能够流畅地流出,并且空气能够随着液体的流出逆流至液体容器侧。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栓体中,当通过操作扳手向下按压阀杆时,阀体从液体流出口离开,另一方面,遮板部从遮板部收容部下降至计量部堵塞液体流入口,并且向液体流出口挤压出滞留在计量部内的液体,由此,即使像液体味噌这样的粘稠的胶状液体,也能够通过操作操作扳手以一定的量一点一点地注出。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栓体中,遮板部收容部和遮板部的至少一方具有堵塞遮板部收容部和遮板部之间间隙的填料,由此,液体不会随着遮板部的往返运动而进入栓体主体和遮板部之间,从而能够防止液体从栓体主体的上部漏出。填料至少可以设置在遮板部收容部或遮板部的其中一方,但在其两方都设置,则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液体漏出的效果。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栓体中,通过向遮板部的下方选择设置不同厚度的隔离件,能够简单地调节液体的注出量。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栓体中,液体流出口的前半部呈圆弧形、后半部比正圆轨迹在内侧呈弧形,当阀体上升堵塞液体流出口时,阀体接触所述液体流出口的后半部,由此,具有刮下附着在液体注出口上的液滴并使其迅速落下的作用,进而,能够防止堵塞液体流出口以后液体的滴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栓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图2是表示该栓体的操作扳手至中途的状态的纵截面图;图3是表示该栓体的操作扳手到底的状态的纵截面图;图4是表示该栓体的分解状态下的纵截面图;图5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栓体的液体注出装置的一部分切割侧视图。图6 Ca)是表示液体注出口的周边放大纵截面图、(b)是其仰视图。图7是表示通过阀杆使液体注出口呈关闭状态的纵截面图。图8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栓体的仰视图。图9时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栓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符号说明)1、栓体主体2、计量部3、阀杆4、操作扳手5、液体流出口、5a前半部、5b后半部6、液体流入口7、阀体、7a斜面8、遮板部、8a遮板部底面9、隔离件10、栓体11、弯管12、底座13、倾斜管道14、垂直管道15、连接器16、栓体连接部17、轴部18、邻接部19、卡合槽20、凹部21、切口部22、座部23、竖孔24、套25、遮板部收容部26、主题盖、49出口盖28、盘簧29、连接管30、插入部31、突起32、螺丝33、端盖 3338、遮板部主体39、盖体41、上部填料、46下部填料43、水平轴44、钩部45、按压部47、圆环48、突起50、垂直轴W、液态味噌(液体)E、容器P、塑料瓶(液体容器)A、空气0、栓体主体的前倾角度【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基于图5说明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栓体10 (以下简称为“本栓体10”)的液体注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液体注出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500毫升的塑料瓶P通过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豊村惠庸
申请(专利权)人:丸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