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14310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包含有该自爬升式千斤顶的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同时还提供一种利用该自爬升式施工装置进行自爬升式施工的方法。该自爬升式千斤顶由穿心式千斤顶、后推进器、前锁紧器和前退锚器构成,所述前退锚器包括前退锚器盖板和前退锚器调节芯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通过对自爬升式千斤顶进行改进,可以实现夹持各种规格的钢绞线,并且操作更加简单,每根钢绞线在工作时的受力更均匀;同时,能够较大地降低成本,具有重量轻、构造简单、施工操作方便、便于安装和拆卸等优点;并且,能够实现穿心式千斤顶和钢绞线的受力自动卸载,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爬升式施工装置进行自爬升式施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一种利用该自爬升式施工装置进行自爬升式施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型柔性索网结构的施工中,通常采用对径向索进行提升的方法。而提升的方法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提升千斤顶放置在周围环梁处进行提升;一种是将千斤顶放在被提升索头处进行爬升。在实际施工中,被普遍应用的是后一种提升方法。但后一种提升方法在爬升时,拉索的受力方向不是竖直的而是倾斜的,对于普通的100T提升顶来说,高度约1.2m,重量约800kg,由于重量和体积大,容易造成千斤顶的受力方向和被提升索的轴线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普通的提升千斤顶只能夹持Φ15.2钢绞线,为了实现比较大的提升力,一般是一台千斤顶夹持多根Φ15.2钢绞线,各钢绞线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现有技术中,普通千斤顶在提升就位以后,千斤顶受力不能自动卸载,大多采用强行切割钢绞线的方法使千斤顶卸载,这样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千斤顶只能通过夹持多根钢绞线实现大提升力、多根钢绞线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现象以及卸载困难等缺点,提供一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3/201410065941.html" title="一种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爬升式施工装置进行自爬升式施工的方法,包括施工时使用的钢结构耳板和拉索,其特征在于:这种自爬升式施工装置,用于在大型柔性索网结构的施工中对径向索进行提升,它包括可转动叉耳、钢绞线、承力架和至少两个自爬升式千斤顶,该自爬升式千斤顶由穿心式千斤顶、后推进器、前锁紧器和前退锚器构成,所述后推进器安装在所述穿心式千斤顶底部,所述前锁紧器安装在所述穿心式千斤顶顶部,所述前退锚器安装在所述前锁紧器上方;所述后推进器包括后推进器压盖、后推进器弹簧、后推进器夹片、后推进器夹片压环和后推进器锚杯,后推进器锚杯与穿心式千斤顶的出缸端固定连接,后推进器夹片插入在后推进器锚杯中,后推进器夹片的厚端朝下,后推进器夹片压环顶着后推进器夹片的厚端,后推进器弹簧套在后推进器夹片压环的外表面,后推进器弹簧位于后推进器压盖和后推进器夹片压环之间;所述前锁紧器包括前锁紧器锚杯、前锁紧器固定螺栓、前锁紧器夹片、前锁紧器夹片压环和前锁紧器弹簧,前锁紧器锚杯通过前锁紧器固定螺栓固定在穿心式千斤顶的顶部,前锁紧器夹片插入在前锁紧器锚杯中,前锁紧器夹片的厚端朝下,前锁紧器夹片压环顶着前锁紧器夹片的厚端,前锁紧器弹簧套在前锁紧器夹片压环的外表面,前锁紧器弹簧位于穿心式千斤顶的顶部和前锁紧器夹片压环之间;所述前退锚器包括前退锚器盖板和前退锚器调节芯子,前退锚器盖板与前锁紧器锚杯固定连接,前退锚器调节芯子位于前退锚器盖板与前锁紧器锚杯之间,每两个自爬升式千斤顶对称穿过承力架的两端,两根钢绞线穿过自爬升式千斤顶和承力架分别与两个可转动叉耳连接,所述可转动叉耳为U形结构,钳口部位对称夹持在钢结构耳板的两端,并由销轴与钢结构耳板铰接,其自爬升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钢绞线的规格和自爬升式千斤顶的规格;步骤2:用销轴将可转动叉耳和钢绞线对称固定在钢结构耳板上;步骤3:将承力架安装在拉索的下端,并将钢绞线的下端穿过承力架;步骤4:将自爬升式千斤顶安装到承力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龙钱英欣王泽强尤德清王丰李国立蔡兴东吕品喻馨段有恒刘占省张翠翠吴源华张东孙善星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