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环和扣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327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扣环和扣合结构。所述扣环由一根连续的可弯折杆状件构成,所述扣环包括相互间隔并且相互平行的左竖直杆部分和右竖直杆部分,连接在所述左竖直杆部分的上端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的上端之间的上杆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左竖直杆部分的下端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的下端之间的下杆部分,所述上杆部分形成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水平中心线且在所述扣环内部延伸的上部绕圈,并且所述下杆部分形成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水平中心线且在所述扣环内部延伸的下部绕圈,当拉伸所述扣环时,所述上部绕圈和所述下部绕圈被拉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扣环和具有扣环的扣合结构可以被应用在大小不同的器具上,使用更加方便和灵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扣环和扣合结构。所述扣环由一根连续的可弯折杆状件构成,所述扣环包括相互间隔并且相互平行的左竖直杆部分和右竖直杆部分,连接在所述左竖直杆部分的上端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的上端之间的上杆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左竖直杆部分的下端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的下端之间的下杆部分,所述上杆部分形成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水平中心线且在所述扣环内部延伸的上部绕圈,并且所述下杆部分形成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水平中心线且在所述扣环内部延伸的下部绕圈,当拉伸所述扣环时,所述上部绕圈和所述下部绕圈被拉伸。本技术的扣环和具有扣环的扣合结构可以被应用在大小不同的器具上,使用更加方便和灵活。【专利说明】一种扣环和扣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环和扣合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被拉伸的扣环及具有这样的扣环的扣合结构。
技术介绍
扣环及具有扣环的扣合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扣环其结构是固定的单框结构,由于其本身弹性变形是有限的,只能适用于某种特定大小的器具的扣合。一旦需要在其他器具上使用扣环时,则不得不购买和使用具有其他尺寸结构的扣环。从而,使得扣环和具有扣环的扣合结构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且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扣环和扣合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扣环和扣合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扣环由一根连续的可弯折杆状件构成,所述扣环包括相互间隔并且相互平行的左竖直杆部分和右竖直杆部分,连接在所述左竖直杆部分的上端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的上端之间的上杆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左竖直杆部分的下端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的下端之间的下杆部分,所述上杆部分形成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扣环的水平中心线且在所述扣环内部延伸的上部绕圈,并且所述下杆部分形成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扣环的水平中心线且在所述扣环内部延伸的下部绕圈,当拉伸所述扣环时,所述上部绕圈和所述下部绕圈被拉伸。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上杆部分和下杆部分可以相对于扣环的水平中心线是对称的。容易理解的是,这只是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上杆部分和下杆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可弯折杆状件可以是均匀直径的细长柱体。在更加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弯折杆状件可以是均匀直径的细长圆柱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可弯折杆状件,只要满足当拉伸扣环时,所形成的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能够被拉伸即可。例如,可以将可弯折杆状件设置为其截面略呈扁圆的细长柱体,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左竖直杆部分和右竖直杆部分的长度可以相同,并且左竖直杆部分、右竖直杆部分、上杆部分以及下杆部分构成一矩形的形状。容易想到的是,以上各部分所构成的形状不限于矩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上述各部分最终构成的形状(即,扣环所呈现的形状),例如可以为不对称的多边形结构(比如,梯形)等。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中的任意一个可以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矩形或菱形。需要说明的是,“绕圈”在本技术中所指的是由可弯折的杆状件形成的广义的圈结构,而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环状或圆环状的圈结构,亦可以为具有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的形状可以是一致的,并且相对于扣环的水平中心线是对称的。然而,本技术并不限于这样的实现方式,上部绕圈与下部绕圈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还可以具有任意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邻近扣环的水平中心线。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二者可以都邻近扣环的水平中心线,例如在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具有同样的形状和大小且相对于扣环的水平中心线对称的实施方案中,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调整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的位置,而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扣环的垂直中心线可以穿过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中的至少一个的中间。在更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相对于扣环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并且扣环的垂直中心线同时穿过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然而,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优选实施方案中,上部绕圈和下部绕圈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偏离扣环的垂直中心线。本技术提供的扣合结构用于扣合一物品的两端,所述扣合结构包括固定单元、扣紧单元以及扣环,所述扣环由一根连续的可弯折杆状件构成,所述扣环包括相互间隔并且相互平行的左竖直杆部分和右竖直杆部分,连接在所述左竖直杆部分的上端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的上端之间的上杆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左竖直杆部分的下端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的下端之间的下杆部分,所述上杆部分形成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扣环的水平中心线且在所述扣环内部延伸的上部绕圈,并且所述下杆部分形成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扣环的水平中心线且在所述扣环内部延伸的下部绕圈,当拉伸所述扣环时,所述上部绕圈和所述下部绕圈被拉伸;其中所述固定单元将所述左竖直杆部分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中的一个固定到所述物品的一端,所述扣紧单元连接所述左竖直杆部分和所述右竖直杆部分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物品的另一端,并且所述扣紧单元锁定所述扣环,从而所述扣合结构扣合所述物品的两端。本技术的扣环是可拉伸的,从而可比较大程度地改变其拉伸方向的尺寸结构。由此,本技术的扣环和具有扣环的扣合结构可以被应用在不同大小的器具上,使用更加方便和灵活。【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参照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图示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案的扣环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案的具有图1所示的扣环的扣合结构用在器具上的示意图;图3a-图3c是图2所示的扣合结构使用在不同器具上时的示意图;图4a_图4c是对应图3a_图3c所示的用在不同器具上时扣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描述中,为了达到解释说明的目的以对本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阐述了大量的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无需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他示例中,公知的结构和装置在方框图表中示出。在这方面,所举的说明性的示例实施方案仅为了说明,并不对本技术造成限制。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上述具体实施方案所限,仅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参考所附附图进行描述的方向。因此,所使用的各种方向用语是说明性的而并非限制性的。具体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技术的扣环可以水平使用,可以垂直使用,也可以以任何其他取向使用,而这些使用方式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案的扣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扣环10由一根连续的可弯折杆状件构成。其中,该连续的可弯折杆状件可以为连续的可弯折金属杆状件,优选地,可以为铁丝或钢丝,或者可以为任何其他材质的可弯折杆状件,比如,对于炊具等高温下使用的物品,可以是耐一定的高温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的杆状件等。扣环10包括相互间隔并且相互平行的左竖直杆部分11和右竖直杆部分12,连接在左竖直杆部分11的上端和右竖直杆部分12的上端之间的上杆部分13,以及连接在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彪
申请(专利权)人:汉怡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