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230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包含有一面板及一支撑板,面板的多个侧边周缘分别具有一外固定片;支撑板设在面板的底面,且其周缘具有多个内固定片,其底面凹设有多个凹部,通过使各内固定片与相对应的外固定片相叠结合形成多层结构在地板单元的各边缘,增加地板单元的边缘处的强度;另外,通过以该多个凹部以支撑板的底面中央为中心排列为多个同心环,且各同心环上的各凹部对应于相邻同心环上的两相邻凹部的间隙,使得凹部的周围构成一应力通道,所有凹部周围的应力通道整体呈网状分布在支撑部上,且应力通道整体未直线穿越该支撑部,使应力被分散传递到应力通道整体中且无法直线穿越支撑部,则地板单元可承受的重压强度与抗压性提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的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包含有一面板及一支撑板,面板的多个侧边周缘分别具有一外固定片;支撑板设在面板的底面,且其周缘具有多个内固定片,其底面凹设有多个凹部,通过使各内固定片与相对应的外固定片相叠结合形成多层结构在地板单元的各边缘,增加地板单元的边缘处的强度;另外,通过以该多个凹部以支撑板的底面中央为中心排列为多个同心环,且各同心环上的各凹部对应于相邻同心环上的两相邻凹部的间隙,使得凹部的周围构成一应力通道,所有凹部周围的应力通道整体呈网状分布在支撑部上,且应力通道整体未直线穿越该支撑部,使应力被分散传递到应力通道整体中且无法直线穿越支撑部,则地板单元可承受的重压强度与抗压性提升。【专利说明】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尤其是一种用于架高建筑物地面且具有优选结构强度的地板单元。
技术介绍
高架地板为一种用于架高地面的建筑用材,其主要由若干地板单元排列组合而成,常用于一般办公大楼的办公室或是电脑机房内,其架高地面高度的地板时,可将各种事务机器或电脑服务器的实体线路隐藏,并提升室内的整齐与舒适感;再者,如有维修需求也可以较简便的个别移开地板,来进行维修或其它线路增减作业。请参阅图5至7所示,现有技术的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其包含有一面板30及一支撑板31,面板30具有多个侧边,该多个侧边分别设有一固定片301,支撑板31具有一支撑部311、多个圆形凹部312、多个长形凹部313及一环凸缘314,该多个圆形凹部312间隔凹设在支撑部311的底面中央处,该多个长形凹部313分别凹设在支撑部311的底面侧边处,通过该多个圆形凹部312与该多个长形凹部313的设置增加单元地板在其侧边处的支撑力,而面板30向下与环凸缘314接合,各固定片301弯折包覆环凸缘314的各边,接合并使面板30与支撑板31的相对位置固定。然而,现有技术的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具有下述缺点:1、由于该多个圆形凹部312与该多个长形凹部313整体是以直线方式排列的,容易使应力通过相邻圆形凹部312或相邻圆形凹部312与长形凹部313间的间隙以直线方式穿过整片地板单元,当单元地板承受较大的外力或重量时,地板单元容易变形损坏,因此,地板单元可承受的重压强度与抗压性仍有所不足。2、地板单元的边缘的强度不足,在组装或使用时经常会遭受碰撞而容易变形损坏;目前为使现有技术的地板单元的边缘能承受较大使用强度与外来碰撞力,会采用将现有技术的地板单元的厚度增加的方式,使该多个固定片301与环凸缘314接合处厚度增加,在使用上的确能达到增加强度且减少因碰撞而损坏的功用,但却带来地板单元的重量与制造成本加大的后果,无法有效利用资源且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在不增加其重量且仅增加些许制造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其结构强度,使其各边缘不易受外力撞击而损坏、可承受更大的重压强度并具有更佳的抗压性。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该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包含:一面板,其具有多个侧边周缘,且该多个侧边周缘分别向下弯折有一外固定片;一支撑板,其设置在面板的底面,其具有一支撑部、一环凸缘、多个内固定片及多个凹部,支撑部设置在面板的底面,环凸缘环绕成形于支撑部周缘,环凸缘贴靠在面板的底面,各内固定片向下弯折在环凸缘的端缘,且各内固定片分别与相对应的外固定片向内弯折重叠在环凸缘之下,该多个凹部间隔凹设在支撑部的底面,该多个凹部以支撑板的底面中央为中心排列为多个同心环,各同心环上的各凹部对应于相邻同心环上的两相邻凹部的间隙。本技术通过前述的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如下:1、由于该多个凹部间隔设在支撑部上,该多个凹部以支撑板的底面中央为中心排列为多个同心环,且各同心环上的各凹部对应于相邻同心环上的两相邻凹部的间隙,使相邻的凹部之间具有间隙并在凹部的周围构成一应力通道,所有凹部周围的应力通道整体呈网状分布在支撑部上,且应力通道整体未直线穿越该支撑部,使地板单元可承受的重压强度与抗压性提升,据此,当面板受应力时,应力会被分散传递至应力通道整体中且无法直线穿越支撑部,则能避免地板单元变形损坏。2、支撑板的环凸缘端缘分别设置有一内固定片,其与面板、面板的外固定片、与支撑板的周缘重叠,进而形成多层结构在地板单元的各边缘,增加地板单元的各边缘强度,而不需要通过增加地板单元的厚度,就能强化地板单元各边缘的强度,使其能承受更大的使用强度,并避免因碰撞而使各边缘产生损坏变形的情形发生,仅增加些许地板单元的重量,且节省制造成本。优选的是,位于最中央的三个同心环由内而外依序为第一同心环、第二同心环及第三同心环,第二同心环上的多个凹部均为三角凹部,三角凹部具有三个两两相接的切面,三角凹部的两切面朝向第一同心环及第三同心环的相邻两凹部的间隙,三角凹部的另一切面则朝向第三同心环上两相邻凹部的间隙,以此,能进一步阻挡应力在支撑部上直线传递,则更能增强地板单元的结构强度并避免地板单元变形损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仰视元件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平面图。图4为图3的4-4剖面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元件分解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高架地板的地板单元包含有一面板10及一支撑板20。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的面板10具有多个侧边周缘,且该多个侧边周缘分别向外延伸成形有一外固定片1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面板10呈四边形且具有四个侧边周缘。请参阅图1至3所示,前述的支撑板20设置在面板10的底面,其具有一支撑部21、一环凸缘22、多个内固定片23及多个凹部24,支撑部21设置在面板10的底面,环凸缘22环绕成形于支撑部21周缘,环凸缘22贴靠在面板10的底面,该多个内固定片23向外延伸成形于环凸缘22的端缘,且各内固定片23贴靠在面板10的相对应的外固定片11,该多个凹部24间隔凹设在支撑部21的底面,该多个凹部24的顶部与面板10相接,该多个凹部24以支撑板20的底面中央为中心排列为多个同心环,各同心环上的各凹部24对应于相邻同心环上的两相邻凹部24的间隙;进一步而言,位于最中央的三个同心环由内而外依序为第一同心环、第二同心环及第三同心环,第二同心环上的多个凹部24均为三角凹部,三角凹部具有三个两两相接的切面241A、242A、243A,三角凹部的两切面241A、242A朝向第一同心环及第三同心环的相邻两凹部24的间隙,三角凹部24另一切面243A则朝向第三同心环上两相邻凹部24的间隙,而位于支撑部21的周缘处的同心环为第四同心环,第四同心环上的多个凹部24均具有一切面241B及一弧面242B,切面241B的两端分别与弧面242B的两端相接,第四同心环上的多个凹部24的切面241B均朝向支撑部21的外侧,第四同心环上的多个凹部24的弧面242B均朝向支撑部21的中央。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板20具有四个内固定片23,该多个同心环由内而外从圆形环状渐变为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富权
申请(专利权)人:鸿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