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东亮专利>正文

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095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属于农机机械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籽粒的收集装车全自动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体的前部安装有驾驶座,发动机箱体安装在车体的中部,车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与输送槽的底面中部铰接,输送槽后端通过液压缸与车体铰接在一起,输送槽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集粮台且后端固定安装有下粮槽,输送槽的内部设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的轴与发动机箱体内的发动机通过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在一起,输送带上均匀安装有多个阻止籽粒从输送带上滑落的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农作物籽粒的收集装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属于农机机械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籽粒的收集装车全自动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体的前部安装有驾驶座,发动机箱体安装在车体的中部,车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与输送槽的底面中部铰接,输送槽后端通过液压缸与车体铰接在一起,输送槽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集粮台且后端固定安装有下粮槽,输送槽的内部设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的轴与发动机箱体内的发动机通过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在一起,输送带上均匀安装有多个阻止籽粒从输送带上滑落的刮板;本技术主要用于农作物籽粒的收集装车。【专利说明】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
本技术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属于农机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籽粒的收集装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籽粒装车一般都采用铲车,但铲车装车存在三个缺点:一是成本太高,二是铲不干净,三是只能铲大堆,小而散的籽粒它就无能为力了。还有种是输送带输送装车,只能原地作业,还得用人工或铲车往上填料,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籽粒的收集装车全自动化,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包括车体、发动机箱体、动力传递装置、输送槽、集粮台和下粮槽,车体的前部安装有驾驶座,发动机箱体安装在车体的中部,车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与输送槽的底面中部铰接,所述输送槽后端通过液压缸与车体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车体的后部且其活塞杆端部与输送槽的后端底面铰接在一起,输送槽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集粮台且后端固定安装有下粮槽,输送槽的内部设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轴与发动机箱体内的发动机通过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输送带上均匀安装有多个阻止籽粒从输送带上滑落的刮板;所述集粮台的结构为:铲斗固定安装在输送槽前端且输送带的从动轮伸入到铲斗内部,两个集粮胶龙位于铲斗内部并对称安装在从动轮两侧,所述集粮胶龙的结构为螺旋拨片呈螺旋状设置在轴体上,集粮胶龙的轴体与从动轮的轴体固定连接;所述下粮槽的结构为长形槽体内部固定安装有下粮胶龙,所述下粮胶龙的结构与集粮胶龙的结构相同,下粮槽的一端与输送槽后部连通,且下粮胶龙的轴体与主动轮的轴体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下粮槽的另一端设有下粮口。所述的发动机箱体内部的发动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离合器和减速装置。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为皮带传动装置。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为,支架上设有轴体并与发动机箱体内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支架轴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主动轮的轴体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为,支架上设有轴体并与发动机箱体内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支架轴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主动轮的轴体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输送槽中部的上面安装有两个同轴设置的中间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分别与两个中间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为下行输送带由下往上传输。所述两个集粮胶龙的轴体与从动轮的轴体连为一体。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发动机提供动力,并由动力传输装置将动力传递给输送带,输送槽前的铲斗将籽粒推成堆并由集粮胶龙从两边收集籽粒到中间的输送带上后,由输送带将籽粒输送至后端,输送带后端的下粮胶龙将粮食送至下粮口并落入后方储粮装置,不需人工堆粮,更不用人工填料,实现全自动集粮,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且结构简单、性能良好、制作成本低廉。2、本技术在输送带上均匀安装多个阻止籽粒从输送带上滑落的刮板,结构简单,使得籽粒的输送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离合器和减速装置,一方面限定了输送带的传输速度,另一方面在集粮工作中离合器闭合,动力传递给输送带使其正常工作,在行走时离合器分开,输送带无动力停止工作,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又延长了输送带及各部件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中的支架用来作为输送槽的支点,由输送槽后端的液压缸伸缩带动输送槽前端的集粮台上升与下降,使本技术实现工作与行走两种状态,行走时集粮台上升,不会对车体的行进形成阻碍。5、本技术在输送槽中部的上面安装有两个同轴设置的中间皮带轮,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第一皮带轮传递给中间皮带轮,再通过中间皮带轮传递给第二皮带轮,同时带动输送带的主动轮旋转,实现动力传递功能的同时,还保证了输送槽在液压缸作用下上下移动时皮带的松紧度不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行走状态示意图。图中:I为车体,2为发动机箱体,3为支架,4为输送槽,5为液压缸,6为集粮台,7为下粮槽,8为输送带,9为刮板,10为主动轮,11为从动轮,12为伊斗,13为集粮胶龙,14为螺旋拨片,15为下粮胶龙,16为下粮口,17为第一皮带轮,18为第二皮带轮,19为中间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包括车体1、发动机箱体2、动力传递装置、输送槽4、集粮台6和下粮槽7,车体I的前部安装有驾驶座,发动机箱体2安装在车体I的中部,车体I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架3,所述支架3与输送槽4的底面中部铰接,所述输送槽4后端通过液压缸5与车体I连接,所述液压缸5的缸体铰接在车体I的后部且其活塞杆端部与输送槽4的后端底面铰接在一起,输送槽4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集粮台6且后端固定安装有下粮槽7,输送槽4的内部设有输送带8,输送带8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10和从动轮11,所述主动轮10的轴与发动机箱体2内的发动机通过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输送带8上均匀安装有多个阻止籽粒从输送带上滑落的刮板9 ;所述集粮台6的结构为:铲斗12固定安装在输送槽4前端且输送带8的从动轮11伸入到铲斗12内部,两个集粮胶龙13位于铲斗12内部并对称安装在从动轮11两侧,所述集粮胶龙13的结构为螺旋拨片14呈螺旋状设置在轴体上,集粮胶龙13的轴体与从动轮11的轴体固定连接;所述下粮槽7的结构为长形槽体内部固定安装有下粮胶龙15,所述下粮胶龙15的结构与集粮胶龙13的结构相同,下粮槽7的一端与输送槽4后部连通,且下粮胶龙15的轴体与主动轮10的轴体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下粮槽7的另一端设有下粮口 16。所述的发动机箱体2内部的发动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离合器和减速装置。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为皮带传动装置。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为,支架3上设有轴体并与发动机箱体2内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支架3轴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7,所述主动轮10的轴体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8,第一皮带轮17与第二皮带轮18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为,支架3上设有轴体并与发动机箱体2内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支架3轴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马东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